其實《科倫拜校園事件》並不像一部紀錄片,事實上它比較趨近於美國大眾文化的一份文本。雖然導演麥可摩爾要說的是科倫拜校園事件中所引發出的種種美國社會的現象,但是到了最後原來作為手段的「拼貼」到了後來反倒成為這部片的結果。
導演的過度主觀也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例如拿加拿大作為對比美國作為一種美好的範本,但是所憑藉的僅僅只是一些片面的比較,導演並沒有真的拿出很有力的證據,來支撐自己所認為的觀點。
接著就是一連串目不暇給的自問自答,那麼結論呢?1999年科羅拉多州的科倫拜高中發生校園流血暴力悲劇,兩名學生持槍掃射,共有13人死亡與多人受傷。會發生這件事情的原因到底在那裡?麥可摩爾從歷史上來推測(後推翻,各個國家都有著一部很血腥的歷史),從人口的持槍比率(後推翻,因為加拿大也很高)。
裡面沒有去加以推翻的觀點,是所謂的恐懼訴求。因為恐懼九一一再度發生,所以布希瘋狂地恐嚇美國民眾,美國應該打仗,應該無限制的通過軍備法案﹔媒體恐嚇民眾千禧年、殺人大黃蜂或者黑白種族的之間的危險性。
恐懼是不需要加以驗證的,那本來就是人性中的內涵之一,我也十分同意不了解對方所產生的恐懼往往會進而演進成暴力。但是後來麥可摩爾選擇利用媒體的力量帶著兩名科倫拜高中倖存的傷者到K-mart要求退費,退回身上取不出來的一發17分的子彈;以及到了美國步槍協會會長卻爾登希斯頓家,要求他對社會大眾和那個被射殺的小女孩道歉。這部片於是乎定了調,紀錄片導演自己走下去改變事情的發展,就像科學家回到過去更動某些事件的發展一樣,事實的本質都被改變了,再紀錄下去都是麥可摩爾的主觀藝術品。
但是回過頭來想,麥可摩爾高速連接了美國的大眾文化以及社會現象就表現的手法來看,畢竟有些過於龐大的東西,巨大到你無法分析紀錄時,你可以選擇嘲諷,,如果麥可摩爾將台灣的藍綠對決(以下簡稱BG賽)作為題目我想會好一點。
文章定位:
人氣(11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