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門口)

(晉陝峽谷)
★ 鄧小平的學生
晉軍正在擴編,督軍府需要錢糧,光是大量發行晉鈔還不夠。除了現有的賦稅以外,另外在山西全省徵收百分之九的「房屋估價稅」,馬棚、豬圈、廁所和每一所建築物都得交稅。
中農只能勉強餬口,貧雇農更糟。民國成立以來,山西不是擴軍就是打仗,一直在拉伕徵糧,農民微薄的收入已經被剝奪了,哪能再負擔「房屋估價稅」。十七歲的魏純美用「申根」的化名,對報社投書陳情。
太原市的學生更大膽,一萬多名大、中學生罷課,舉行示威遊行,發起「反房稅運動」,市民和工人趕來助陣。遊行隊伍把省議會查封了,接下來直奔督軍府,不要命地向閻錫山請願。閻錫山不願意跟主流民意對抗,只好表示後悔了,把房屋估價稅取消。
太原學生接受了先進的思潮,懂得運用團隊的力量,站在理字上捍衛權益。學問力量大,魏純美立志也要融會古今。
一九二七年,馮玉祥派陝西人于右任,在西安設立「中山軍事學校」(中軍),效法黃埔軍校,培養軍事人才。于右任是北伐的「國民軍駐陝總司令」,他請共產黨員史可軒當校長,鄧希賢(鄧小平)當政治部主任,還延聘了劉志丹等人當教官。
魏純美念完初中,聽到這個好消息,立刻把母親安頓妥當。他帶了幾元盤纏,用急行軍的速度,徒步兩百多公里,只花了四天工夫就趕到西安,考進中軍。魏純美全心全意地學習,各科的成績都很優異,軍事課程平常學不到,所以特別重視。
中山軍校有「北方黃埔」或「第二黃埔」之稱,開設「中國革命史」、「三民主義」、「國民軍史概論」、「帝國主義」等課程,訓練出七百多個學生。不少學生畢業了,變成中共的軍政幹部。
這一年「寧漢分裂」,中山軍校帶有鮮明的共產黨色彩,才開學半年就被國民政府封殺了。蔣介石選于右任當國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的委員,請他去南京就任。魏純美懷著萬分惋惜的心情,離開西安。短短半年的在校生涯,留下明顯的效果,影響很深遠。
魏純美感佩孫中山提倡三民主義,替農民爭取到公平競爭的機會,接受了「三民主義救中國」的理念。國民政府從孫中山手裡接下棒子,魏純美期待它能中興華夏,讓百姓休養生息。他勤奮地求學,對政府效忠,摩拳擦掌地謀求國家的和平,將來還會走上堅決抗日的道路。
★ 捍衛尊嚴與權利
十九歲的魏純美從中軍回家,並沒有閑下來。他希望替國家培養中興的人才,所以去太原讀「山西省國民師範學院」中國文學系。寒暑假期間,回家監督家事和農務,並且在店面輪班。
這所學校是閻錫山創辦的,趙戴文當校長,坐落在小北門街,有嶄新的教室、禮堂、圖書館、實驗室和學生宿舍,是全省第一流的學校。學校像座軍營,晉綏軍軍官當教官。學生穿軍服,打綁腿,束著皮帶,接受政治和軍事的課程,參加野外軍事訓練,過著嚴格的軍事生活。
寒暑假期間,汾南學生為了節省開支,都徒步回家,不搭火車。他們帶著乾糧,在約定的時間地點集合,結隊從太原走到汾南的侯馬,各自回家。同時也約好,開學前的某一天中午,在侯馬某個地點會面,結隊走到太原,各自歸校。萬泉縣人暢藍生也在這列隊伍當中,他去太原讀「北方軍校」。
山西各地的初中畢業生,大多去晉中的太原求學。汾南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重視教育;在太原的外地學生當中,汾南人的數量最多。他們出門在外,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這幾天的旅程裡訴起苦來了。
魏純美認為有理行遍天下,可以成立「河津同鄉會」,把河津學生團結起來,跟其他的汾南學生互相聲援,維護汾南的尊嚴和權益。他被推選為會長,統合了汾南學生的力量,跟晉中勢力抗衡,頓時變成舉足輕重的人。
在家鄉,魏純美也帶著農民捍衛自己的權益。革命尚未成功,近代中國的農村是個貧富懸殊的世界。農民世世代代過著悲哀的日子,不少人在地主家裡當奶媽或長工,每個月賺取一個銀元的工資。
高中學費每學期二十幾元,貧雇農不可能求學;如果家裡出了意外,還得借高利貸。唯一的指望是早點成家,多生幾個男孩,兩代人一齊做工,趕緊把錢還了,才能無債一身輕。
地主擁有求學的權利,畢業以後更是身價百倍。科長月薪四十銀元,縣長一百二十銀元,穿著綢緞,吃香喝辣的,坐汽車或轎子高來高去。氣派的宅院裡雇了長工、奶媽、廚子和車伕,薪水怎麼都花不完。
閻政權的理論是「高薪養廉」,官員根本用不著貪污,而且由於顧忌刑責,也不敢貪污。實際上沒有發揮多大的效果,經常反倒「高薪養貪」。
魏家院只有一條水圳,是幾個大地主出錢挖掘的。根據不成文的傳統,他們寡佔了清澈的河水,農民得向他們買水來澆田。但是有一個例外,下起大雨,山洪就會從「北山」的溝道瀉流而下,湧向山腳下的魏家院。呂梁媽媽送山洪來了,混濁的河水可不是地主的專利品,農民趕緊取水來澆地。
天下哪有免費的河水,幾個大地主想出一個妙計。他們告訴農民,河水再混濁,還是摻雜了清水,不准侵佔咱們的清水。這個辦法很公道,農民不能白白佔便宜了。
魏純美告訴老鄉,只要團結起來,就可以對抗不合理的待遇。他寫了訴狀,帶著大家提起訴訟。河津縣政府判決,農民有權取用混水,大地主不能對裡面的清水主張權利。
大地主氣壞了,這個窮小子帶頭忤逆長輩,真不像話。有位地主酸溜溜地說:「人家廷監當縣長,在良只能做點小事,幹不了大事。」魏廷監是魏家院人,在外縣擔任縣長。農民聽了,忿忿地跑去告訴魏純美。
這種想法太幼稚了,魏純美大笑起來,豪邁地說:「當縣長不是在良的理想,我要管縣長,帶兵領將,替社會做點事。」
文章定位:
人氣(495) | 回應(4)|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