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舉辦了一個小小的聚會。人性不恆定,那人的聚集當然也不可靠,聽眾這次很受用,下次就不見得啦。在這個「歸零年」,我也漸漸磨練得無所謂了──就當成給恩慈一個人上課吧。
聚會成立的時候,哥哥爸爸得帶著她跑進跑出。今年元旦滿十歲了,發現孔子聰明,老子有趣,屈原好感動,所以自動來上課並且反應熱烈──楚人在湖北發跡,不正是她的祖先嗎?懷王父子真笨哪!……即使感冒或失眠了,也要躺在隔壁的臥室聽,並且不時傳來幾聲反響。
耶穌教我寫故事,每次聚會都來參與呢,鼓勵我一定要寫下去、講下去。光是衝著這份「再造生命」的恩情,我們也要全心投入;設置了投影機和無線音響,高高興興地上課。
★ 沒心情做事
有個老朋友全家來台北度假,十幾年沒見了,特地到聚會來看我。頭一次氣氛很熱烈,他們也眼淚汪汪地猛點頭,這些故事有學問而感人啊。第二週氣氛不太對,他們也跟著「消氣」了。
這些年專心寫故事,沒跟任何人來往。但他們即將回華盛頓,將來未必能再見面,所以破例請他們吃頓便飯。相處三個小時,難道要用寒暄來消耗掉嗎?還是談談重點吧。
「回去可以看看報台,對你們會有好處。」我建議。
客人回答:「我們程度不好,聽不懂這些故事。過幾年你去大陸發展,那裡比較注重文化,應該有機會。」
意思是這幾年我在台灣,鐵定是沒戲唱了。他們回家以後,我對著夜空跟耶穌講:「請你記得今天晚上。」客人正在對食物讚不絕口呢,當主人的本來可以輕鬆輕鬆;我是想推薦你的好東西,才會得到這種待遇!
耶穌說,將來他們想到這段淒涼的歲月,會非常非常後悔。他們屬於頭一批聽眾,原本可以變成正確的人,得到面對病痛和困難的力量。
真恐怖啊,下個月又有老朋友要來探望!我說:「我不玩了!乾脆改成家庭聚會吧,對外不開放。」耶穌卻說這些挫折(鍛鍊)對我有意義:「你快要磨練成功了,只剩下一些你自己不知道的缺點,除掉它才能打造成寶劍。」
這些老朋友能帶來鍛鍊,讓我「出頭天」?「那好吧。但是我為什麼沒辦法面對他們呢?」「你怕他們。他們認為你是個沒價值的人,而你知道自己正是這種人!」
沒錯,我不是生氣而是害怕面對他們,怕在他們眼中看到那個沒有價值的討厭鬼。看看另一邊吧,耶穌瞭解也欣賞我的優點,並且決定要把我打造成有價值的人才。凡人的輕蔑算什麼呢?大君王喜歡我,所以我認為自己很可愛。工作遇到阻力算什麼呢?祂的力量超強,所以我有勇氣面對那些。
★ 沒體力做事
過去憑著本身的熱忱和力量,摩拳擦掌地想造福同胞。經過幾年的挫折,已經放棄奢望並且不急著上陣了。成則恭喜耶穌賀喜同胞,既然失敗就造福自己吧。
最近恩慈的睡眠時間不穩定,決定輪班照顧。聚會那天我只睡了幾小時,頭腦昏沈,渾身軟趴趴的沒什麼力氣。我問耶穌該怎麼辦:「今天要聚會,為什麼偏偏不能睡夠呢?」
祂要我放心,祂有力量負責這個聚會。這時候我感受到耶穌的熱忱,祂知道聽眾過得不好,渴望再造每個人啊!我雖然沒熱忱也沒力氣,卻知道耶穌為我犧牲了,衝著這份大情意,還是願意聽指揮。
在沒心情(持續力)沒體力(執行力)的狀況下工作,這個經驗顯示一些事實:
﹡一個人的持續力沒有意義,執行力沒有效用;持續力和執行力來自天上。
﹡耶穌的熱忱(持續力)和力量(執行力)在推動聚會,我從此不用擔心「困難大、力量小」,也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
★ 有「持續力」,才能發揮「執行力」
這幾年注重品質卻沒有數量(聲勢),凡夫俗子看不懂品質,難免會輕視我們啦。這樣的生涯是有必要的:
﹡﹡停止掙扎,把主權(決定權)交給耶穌。
﹡﹡天上的的光芒開始照耀,讓我看清楚環境與人性──權力讓人腐化,有些既得利益者變得面目猙獰啊,年輕而純真的他們已經蒸發了。
那人生的核心價值(重點)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或許期待人際關係、財富或名望吧。但這些多麼不可靠,瞬間就能消逝;而且趙建銘快樂嗎?光有這些仍然找不到自己,力量徒然浪費到錯誤的方向啦。嗯,我不再為表面的失敗氣餒了。
過去被催促著寫故事,心情是非常勉強的。現在四周一片寂靜,反倒發現其中的樂趣。得到寶藏(重點),其它的(各種想法和際遇)就全是細節了;我能對這些細節保持開放,接受天上的力量(持續力),寫有品質的故事,過積極有效率的生活(執行力)。
﹡﹡「執行力」(做事能幹)和「持續力」(懂得EQ,步調穩定而且長長久久)哪個重要呢?「敗不餒(放棄)」是第一步,「勝不驕(腐化)」是第二步。懂得在寂靜裡接收天上的持續力,之後就會在紛擾裡接收天上的執行力。
★ 先革自己的命
世間找不到智慧或力量,只有黑暗和形式主義。我在其中浸泡太久了,找到耶穌以後哪談得上革別人或社會的命,先得革自己的命!
我需要這個「歸零年」──在長年的挫敗裡,忘掉一切夢想,放棄所有的堅持,不再倚靠自己、環境或任何東西,才能與挫敗(真實的人生)共處,思考生死禍福之道。用耶穌的眼光極目遠眺,我會超越黑暗和形式主義,看到真正的價值,接受正確的東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