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谷書
子路(傑出的政治家)、冉有(傑出的政治家)、公西華(只有十八歲,比孔子年輕四十一歲)和曾點陪著孔子。
但是自從子路進入孔門,就隨時提出「良心的建議」,所以再也沒有人能批評孔子了。孔子感嘆地說,將來大道不能實行,就搭船去海上流浪吧,子路一定會跟我去。子路沾沾自喜,孔子怕他太得意,又說:「子路比我還逞強,那怎麼能發揮呢?」孔子說:「不要因為我的年紀比你們大一點,就有所顧忌。你們常說沒有人瞭解我,如果有人瞭解,那你們打算做什麼呢?」
語音剛落,急躁的子路就搶著回答,他能治理一個有內憂外患的中型國家,讓它轉危為安,讓百姓個個勇敢善戰,並且懂得道理。孔子聽了微微一笑,子路不懂得謙讓,又怎麼能治理國家呢?
孔子問冉有的志向,他說如果派他去治理一個小諸侯國,能讓百姓富足起來。至於實現禮治的理想,他就沒能耐了,只能等候君子來施行教化。
孔子問:「公西華,你怎麼樣?」公西華回答,我不敢說能做到,只是願意學習。 我願意在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朝見天子的場合,學著當一個小小的司儀官。
冉有和公西華都跟子路一樣,志在從政報國,不過他們的態度很謙虛。孔子認為冉有確實可以治理一個小諸侯國,而公西華能勝任大司儀官。
曾點在旁邊鼓瑟。孔子點名問他,彈瑟的聲音就稀疏下來,最後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我和他們三位的想法不一樣。」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談談志向罷了。」曾點說:「暮春時節,已經穿上春天的衣服。與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涉過沂河,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
那幅郊遊的畫面,正是儒家的理想社會「大同」啊,當政者用文教治國,百姓安和樂利。曾點也可能在形容春天求雨的「雩祭」儀式,那個儀式要求十幾個「冠者」和「童子」(雩祭樂人),魚貫地涉過沂水。孔子感慨地說:「我贊成曾點的想法。」
★ 勇敢果斷,有將帥之才
仲由(子路)就是這樣急躁。他天生桀驁不馴,好勇鬥狠。剛剛跟孔子接觸的時候,不懂得什麼叫「尊重」,曾經欺負過這位只比他大九歲的老師。
孔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出這個人本性不壞,勇敢果斷、耿直而信守承諾;不貪求、不嫉妒,願意跟朋友共患難。他針對子路的個性,想盡辦法來誘導。子路覺悟了,拜孔子為師,思考和個性也越來越成熟。
子路是個實踐家,聽到一件事,就一定要實踐;還沒有實踐這件事,就不敢再聽到下一件。「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孔子說:「穿著舊棉袍,站在穿皮袍的達官貴人旁邊,只有仲由能夠不氣餒吧!一個人只要不嫉妒不貪求,又何必做壞事呢?」子路把這句詩當成座右銘,反覆地背誦。孔子鼓勵他要精益求精,懷抱更高更遠的志向,「只做到這樣,哪能算是是完美呢?」
該怎樣精益求精呢?首先要培養耐心。子路有俠氣,衝動的時候什麼都肯幹,生氣的時候卻撒手不管。所以孔子教他,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比部屬更努力,要有責任感,絕對不可以懈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另外,不可以「暴虎馮河」,用蠻力來解決問題。孔子主張從國家到個人,隨時要有戰鬥的精神和準備,卻不該輕易開戰。
勇敢而果斷的人,最適合從政了。孔子認為子路擅長「政事」,可以治理一個中型的國家。他首先追隨孔子在魯國當官,擔任費邑宰,協助「墮三都」。後來跟著孔子離開魯,到達衛國,替衛國大夫孔悝當過家臣,接著在蒲地擔任大夫,治理三年下來政績很不錯,孔子再三地稱讚他。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漸漸的,各國人公認子路有將帥的才幹。但是他不貪戀功名,反倒兩肋插刀地追隨孔子。
★ 終身跟隨,經常頂撞
子路什麼都不怕,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只佩服孔子一個人,但態度並不是唯唯諾諾、畢恭畢敬的。看到不順眼或不對勁的地方,隨時提出意見,有時候甚至諷刺或頂撞老師。例如魯國的公山弗擾叛變,想請孔子去助陣。孔子正在考慮,子路就跑來問:「你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嗎?為什麼一定要到他那裡去?」
後來佛肸優在晉國作亂,派人來接孔子,孔子考慮要不要去。子路諷刺地問,你自己講過「誰的行為不正確,君子就不去找他。」現在你要去找一個叛變的人,又怎麼解釋呢?
孔子回答:「我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但是堅硬的石頭磨不破,白玉染不黑。我又不是匏瓜,怎麼可以老是掛在那裡,不拿來吃掉呢?」
孔子最後決定,不去拜訪這兩個人。但是在衛國,拜見了把持國政的南子,子路認為真是不值得啊!孔子只好指天搶地的發誓,絕對沒做不正確的事。
孔門師徒在各地推銷自己,有時候淪落到「喪家之狗」的狼狽。在陳蔡之間被圍困,子路再也忍不住了,不高興地問:「君子也有遭難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窮,也要窮得有骨氣。」
★ 劍及履及,不肯深刻地思考
子路有行動能力,劍及履及;相對的,思考卻不很深刻,也不擅長推銷或公關。有人問到孔子,他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時候還被隱士高人嘲弄。
但是自從子路進入孔門,就隨時提出「良心的建議」,所以再也沒有人能批評孔子了。孔子感嘆地說,將來大道不能實行,就搭船去海上流浪吧,子路一定會跟我去。子路沾沾自喜,孔子怕他太得意,又說:「子路比我還逞強,那怎麼能發揮呢?」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子路最大的缺點是自作聰明,不肯深入地領悟道理,在學問上「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孔子提醒他:單單追求善良、智慧、誠信、直爽、勇敢或剛強,是不夠的。沒有咀嚼和思考學問,沒有打好基礎,會產生很大的漏洞,怎麼能正確地發揮呢?
善良卻不吸收學問,容易變成無知的濫好人;只追求智慧,不肯務實地吸收學問,有點好高騖遠;只講誠信,容易被傷害;只追求直爽,講話容易傷害人;只追求勇敢,有點狂亂;只追求剛強,會流於狂妄自大。
★ 哪需要成天讀書?
子路不以為然:「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有百姓、有國家,這些全都是實際的學問,哪需要成天讀書呢?)
每次子路頂撞,孔子都不客氣地批評回去。子路問,假使衛靈公把政權交給你,第一步要先做什麼?孔子認為第一要務是「正名」(釐清重點觀念)。子路說:「老師真迂腐啊,正名有這麼重要嗎?」孔子說:「仲由,你真是野蠻啊!」
接著,仔細地解釋為什麼非從「正名」開始不可。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當然不可能辦成啦。辦不成普通的事,哪能推行禮樂教化呢?更不能恰當地施行刑罰,那百姓就會惶惶不安,手足無措。君子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在觀念上理直氣壯、在邏輯上站得住;只要說得出口,就一定做得到。君子講話,可不能馬馬虎虎啊!
閔子和顏悅色,冉有和子貢侃侃而談,子路卻特別好強。孔子不免替他擔心,這麼好強,將來恐怕會死於非命啊。
閔子伺側,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孔子在晚年回到魯國,有一次病得很重,子路就把同學組織成家臣的陣仗,為料理後事做好準備。孔子嗤之以鼻:「你怎麼盡做這些虛假的事。我只是平民,沒有家臣,卻偏偏裝作有家臣。要欺騙誰呢?欺騙天嗎?我死的時候與其群臣環繞,不如有你們這些學生環繞。有這些學生,我難道還會死在路邊,沒人管嗎?」
★ 不計代價,做正確的事
回到魯國的第二年,獨子孔鯉去世,第三年顏回死了。齊國國君被大夫殺死,孔子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魯哀公顧忌「三桓」,沒有答應,孔子在政治上又受到一次挫折。
第四年,衛國發生宮廷政變,叔叔逼姪兒讓位,外人本來是不必插手的。但是子路認為主人出事了,曾經當過家臣的人一定要回去幫忙。他獨自跟作亂的部隊奮戰,很快就打敗了。在臨死前還記得孔子的教誨,「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就算死,也要把帽子戴好)。把長衫拍乾淨,揀起掉落的帽子,把崩斷的帽帶湊合著綁好,從容赴死。
孔子聽到衛國動亂,知道子路一定會逞強地趕過去,難過地說:「嗟乎,由死矣!」不久,果然傳來他殉難的消息。顏淵像兒子,而子路像弟弟啊,兩個最親近的學生都為信念犧牲了。孔子難過到極點,隨即病倒,幾個月以後去世。
★ 真理的力量最大
子路是個實踐家,他登高望遠,向上帝訴冤,得到天上的啟示,知道真理的力量最大。所以不怕困難、不計代價,堅持做正確的事。
環境一片混亂,子路向上帝發問:
1:2 上主啊,我要呼求多久,你才垂聽?你才救我們脫離強暴?
1:3 ……我的周圍盡是毀壞、強暴,到處都是打鬥、爭吵。
1:4 法律沒有力量,沒有作用;正義永遠不得伸張。壞人欺壓義人,正義被歪曲了。
2:1 我要爬上瞭望臺,等著看上主要我說什麼,看他要怎樣回答我的訴苦。
上帝開口回答了,祂預告壞人的下場:
2:12 你遭殃了!你以罪惡建城,以凶殺立邑。
2:13 你所征服的國家的勞碌盡歸徒然;他們所造的都付之一炬。這是上主─萬軍統帥的作為。
2:14 但是,正像海洋充滿了水,大地將充滿對上主榮耀的認識。
子路聽到上帝的回答,知道祂掌管宇宙。即使環境混亂而危險,上帝仍然能給他力量,讓他穩健地走下去。
3:16 我一聽見就戰抖;我的嘴唇因害怕發顫。我四肢無力;我的步伐搖晃。我要安靜等候那時刻的來臨,那時上帝要懲罰攻擊我們的人。
3:17 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葡萄樹也沒有葡萄;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田地不產五榖;即使羊群死光,牛棚裏沒有牛;
3:18 我仍然要因上主歡喜,因上帝我的救主快樂。
3:19 至高的上主賜給我力量。他使我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他使我在高山上安穩行走。
子路有行動和領導的能力,在孔門的影響很大。後來,孟子也稱讚他「聞過則喜」,把他跟舜禹相提並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