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2 12:52:41|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燃燒青春、燃燒生命的徐志摩──找到小曼,另一個自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7月7日 耶利米書17~18章

★ 找到小曼,另一個自己

努力地追求「靈魂的伴侶」,不幸落空了,好在遇到另一個自己。
陸小曼通曉英、法文,擅長作詩和畫畫,是交際場所的主角。她不太上相,但是據說面對真人相當驚豔。她的五官柔和清秀,氣質婉約頹廢,連胡適也稱讚她是「不可不看的風景」。

這麼活潑的人,偏偏嫁給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王賡,一個不懂得情趣的人。他經常在書桌上埋頭研究,為授課作準備。小曼跟志摩一樣,在呆板的婚姻生活裡快窒息了。

這兩個人在舞廳認識了,立刻公然談起戀愛。王賡忠於婚姻的承諾,拖了兩年才含悲祝福了小曼,答應離婚。

志摩太興奮了,必須把這個好消息昭告天下,所以非請老師證婚不可。梁啟超再三地推辭,還威脅要在婚禮上行「訓斥禮」,志摩一口答應了。在北京結婚那天,梁啟超果然當著大家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 燃燒吧,辜負和被辜負的火焰

好不容易找到另一個自己,怎麼可能「重新做人」?婚後,過了一年幸福快樂的日子。

小曼來到上海,立刻穿梭在各種社交場合,變成上海社交界的明星。她從小養尊處優慣了,所以出手闊綽。每個月付一百多塊大洋,在有名的弄堂裡租了一層樓,雇用了幾個傭人。天天搭轎車去大西洋、一品香這些高級餐廳吃大餐。上海的夜生活真是迷人啊,跳舞、打牌、看戲或玩票,每天都倘佯到半夜,不醉不歸。

小曼認識了翁瑞午,這是個典型的上海小開,對吃喝玩樂最拿手,而且體貼極了,兩個人成天躺在煙塌上吞雲吐霧的。

志摩背著龐大的家用,實在是狼狽不堪。穿著有窟窿的袍子,託朋友爭取到免費的機票,搭著小型的郵政飛機到處去兼課。課餘寫詩文賺點稿費,也做古董字畫的生意,甚至當起房地產的掮客。

在上海、南京、北京之間長年奔波下來,志摩的身心憔悴、靈感枯竭了,再也不能提筆創作。最後的一批信苦勸小曼要愛護身體,簡直到了聲嘶力竭的地步。小曼最討厭被嘮叨,見面就大吵大鬧的。她告訴朋友,她是籠中的小鳥,要「飛向鬱鬱蒼蒼的樹林,自由自在。」

志摩繼續地飛來飛去,三十五歲那年墜機去世。他為另一個自己而死,可以說是死得其所,沒有太多的遺憾或抱怨。「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小曼後悔了,這時她才二十九歲。她從此由聲色場所絕跡,對各界的指責不作任何辯解,穿著樸素的衣服,潛心編成《徐志摩全集》。其中的跋《編就遺文答君心》,流露出悔恨的心情。她也找名師學畫,變成一個專業的畫師。

翁瑞午算是有情有義,這時開始養活她,兩個人很快就把錢花光了。胡適願意負擔小曼的生活費用,要求他們拆夥。小曼回答,翁瑞午已經貧病交加了,這個時候怎麼能把他趕走呢?

相依為命二十年以後,翁瑞午還是在老年把小曼拋棄了。她在街上遇到老朋友,哭著說:「出門一個人,進門一個人,真是海一般深的淒涼和孤獨啊!」

六十三歲那年,小曼獨自住進上海華東醫院,隨即去世。空蕩蕩的靈堂上根本見不到人影,只掛著一幅輓聯。她沒有留下遺囑,死前唯一的心願是與徐志摩合葬,但是徐家堅決不答應。

台長: 魏筱玉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