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01 10:00:28| 人氣9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論死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論死亡
面對死亡,是每個人都必定會體驗的一種過程,除了自己會死亡,身邊的親人、朋友也難逃肉體衰敗、毀壞的自然定律,記得,筆者和一般的孩子一般,也喜歡養一些可愛的小動物,舉凡:小鳥、小狗(十幾隻)、小白兔、小白鼠…這些小動物就是讓筆者經歷死亡痛苦的導師。
直到十二歲那年,最後一隻小狗狗死去後,便下定決心以後不再飼養任何的動物,一直到現在三十歲,還真的信守當初的承諾,對於任何的小動物都保持相當的距離,害怕失去就連帶害怕擁有,死亡的陰影始終纏繞,尚未擺脫。最先嚐到親人的死亡,是教養照顧自己的阿公,在他病危彌陀的時候,那時自己是佇立在數公尺遠的地方,兩腳定住無法前行,連手都不敢去碰觸,寒毛聳立恐懼籠罩著全人,百般努力下最終還是逃離外頭,直到歸天還是不敢逼近。
這個自責與遺憾對於往後面對死亡,有很大的助益,雖然有許多的障礙仍咬緊牙關一一的突破,但是總算還是能夠坦然去接受殘酷的死亡事實,不斷重複的認清是鼓勵自己更快面對時況。到現在身為教會的傳道人,面對許多的喪禮,死亡、離別有時是在突發的情況下,措手不及。有自然死亡、意外死亡、病亡、猝死,每一個死亡初次都是那麼的驚駭,驚駭到需要好些時間的調整,往後,經歷再多一些,也許這個驚駭會變為麻木,只因人人都有一死而視之泰若。
現在的傳道人不若以往,現代喪儀社總會把許多事宜弄得穩妥,基督教的重心是放在活人身上,皮囊的老舊與破損是必然的,若能夠脫離世間的重擔進入天家的安息,也許那應該是件喜事,因為天家沒有世俗的愁煩,我們的教義提供我們正面的看法去接受死亡,死亡的解釋不是沉淪、受苦、滅絕,死亡是在上帝的身邊,「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
雖然’’死亡’’對於東方人來看是個禁忌,人們常常不是盡可能閉口不談,就是盡可能去否定,這種心態更是增添了對死的不知所去的迷惘,很糟糕地不論是對亡者或是對活著的人,都無法坦然面對,互傳愛意與感謝,其實正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之道。所遇見的死亡事件,不論是在馬路上搭著帳棚的喪禮,或是還躺在馬路上用白布蓋著的死屍,規避是最常被教導的,特別是民間宗教都很怕孩子或是八字輕的人被煞到,這方式反而更讓死亡增加了許多的神秘與恐懼。
在與喪家的孩子對談中,在教導他們面對親人的死亡需要付上許多的時間,特別是那些幼小的孩子,他們並不了解為甚麼親人會不再理會他們,為此而感到難過,甚至以為自己作錯事才會受到這種懲罰,要讓孩子有死亡的正確觀念,有時必須建立孩子空間與時間的認識,讓他們了解到死亡就是意味著:離開某個空間,存在於另一空間;不在這段時間出現,將會在另一永恆的時間再見。
生死學,本來就是這回事,非知死焉知生,思念是讓人最困惑的情感,接受死亡在理智上是一回事,在情感上有是一回事,特別死者對自己意義非凡,就算不常在一塊,但他的存在與否就是有很大的關係,至少是心理的支柱或是靠山,這種失落感不知道要多久才會消去,有心理準備已經夠難過的,沒有心理準備的話,更是多添了一份驚嚇與慌張,去調整習慣性的對話或是動作,還真是需要時間。
活著的人比死去的人所承受的痛是更長久的,想念是一種折磨、煎熬、撕裂,沒有比這個更痛的,難怪會有許多的人走不出來,而尋死以求解脫,時間真的能夠慢慢的減輕傷痛嗎?因人而異吧!筆者的阿婆,元配三十六歲過世,阿婆二嫁,然阿婆在八十五歲時還不時的因想起而落淚,這段感情還真是歷久彌新,沒有愛就沒有痛,沒有習慣就沒有不習慣。
少一位會友的遺憾與難過是作傳道人的無奈,讓其他的會友早點從不捨與哭泣甚至驚駭中復原也是重要的,死亡並不代表消失,我們的信仰帶給我們最大的盼望是永生,這永生不會因為肉體的毀壞而終止,與永生相比一時的分離是短暫的,我們仍能相見在天家,這是何等大的安慰,不是嗎!

台長: 加恩教會
人氣(9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談禱告
此分類上一篇:算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