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忠,〈反撲系列〉,油畫
之前趁空去桃園文化局看了《臉紅了-桃源獎》入選作品展,由於標榜當代藝術,自然大都是裝置、錄像類型藝術,入選者幾乎全是藝術科班的研究生,此獎可謂是學院派的天下,正呼應了徐文瑞指出的當代台灣藝術圈「近親繁殖」景況。可惜這屆沒看到朋友的名字。
作品大都富有趣味和創意靈光,也看得出用心費工之處。有些作品在別的展覽出現過,比如李思慧〈讓美麗的花朵有缺陷〉曾於CO6展出,再次相逢,五味雜陳:能再次見到不易重現的實體裝置創作固然喜悅,以一個作品通吃所有比賽也叫人不安。可惜不少作品的「創作理念」說明文字,過於西洋化與專業化,甚至是與作品無關的囈語,如〈招魂〉、〈就算要浪費青春〉,老實說,我日漸厭煩創作者用這種矯飾賣弄的修辭來寫創作理念,一般民眾沒有足夠的解說已經不容易接受當代作品,不知所云的創作理念文字徒然雪上加霜。這已是當代藝術歪風,連不少官方展覽的策展說明文字也是冗贅成篇,隨便舉個例:最近北美館的《心智空間衍繹》策展文裡,便有很多不必要的形容詞跟複合名詞,這些撰文者的中文通順程度,實需加強。
然而,我們也可以問:為何要考慮觀眾能否接受裝置藝術或說明文字?他們還不能接受嗎?達達主義出現至今不是很久了嗎?許多行文晦澀的法國思想家不是都辭世多年了嗎?答案顯然是悲觀的,所謂當代藝術,並未深入人心,或說,未深入台灣的藝術教育,以致於一般民眾要接受、理解當代藝術並不容易。大眾對美術的喜好,多仍停留在優雅甜美(多半是寫實)的繪畫雕塑中,花費不貲的「奇美博物館」館藏堪為代表,搞不好這是人性,畢竟參觀寫實作品賞心悅目又免花腦力,況且,對於整個現代主義以降前衛藝術的反思批判,總也不斷出現,更彰顯它偏於孤高的問題;而藝術創作跟藝術教育間的鴻溝亦非一日之寒,甚至連美術系學生也未必都有接觸當代藝術,我念中國美術史的朋友便對當代藝術敬而遠之。
看了一下歷屆白皮書,評審都是當代藝術界的固定班底,這屆更是如此:梅丁衍、顧世勇、黃海鳴、陳愷璜、王嘉驥(較新鮮的是陳冠君、陳世強),難怪作品風味一致。沒辦法,台灣這麼小,搞當代藝術的就那些人,難免陳陳相因;不過,勢之所趨,也不必怨嘆,相較於桃源獎的裝置錄像形式,文化局另設有「桃源美展」可供傳統類型的藝術發揮,所以,各安其位吧!一切都劃分好了!起碼,形式上如此──內容上倒未必,當代裝置藝術的內涵主題,不見得前衛。
驚喜的是,看到曾處理男同志議題的藝術家吳芳義之作〈男子漢大丈夫〉和〈男兒當自強〉。他是唯一設籍桃園者,也是此展唯一直接處理性別議題的男藝術家(另一個可能有些許性別暗示的,是莊宗勳的〈你是我的人馬 我是你的人馬〉),但吳芳義這兩件刺繡作品議題雖佳,陽剛/陰柔的對比處理略嫌開喉見底,未能獲獎,並不意外;的確,有些作品太簡單,群雄環伺下,一看就覺得獲獎無望,如周立穎〈獻給牛頓的蛋糕〉,標題雖呼應了創作者的師範體系出身,但除了可愛造型蛋糕之外並無其它,內容淺薄了些。話說回來,黃彥穎〈就算要浪費青春〉也只是個簡單的概念,但它卻得獎了,何以故?〈就算要浪費青春〉以牛奶停留在牧場半空中呈現出影像瞬間性凝結的效果,其「晴空潑奶」意象猛烈撼人,象徵純潔的揮灑牛奶精準地具像化「青春除了浪費不知還能幹嘛」的憂喜心情,既搶眼又飽含詩意,自然能脫穎而出。所以得獎與否,除了運氣,還要看概念的發展是否切中肯綮。
另有些作品,如陳瑋齡〈廢城-傘舞〉呈現一個女孩穿梭於荒廢城市裡和雨傘共舞的情境,參觀時互動感應似乎有點問題,因為我找了半天也沒發現明顯互動之處(多看展的好處是變得敢動手動腳,放映機忘了放映的、容許觸碰踩踏的,我都大膽給他摸下去),不過,此作複雜的機具、互動的設計、存有學式的含蓄主題和幽暗的色調,應該很合這屆藝術學院派評審的胃口,頗具冠軍相,後來果然受到青睞。
◎黃彥穎,〈就算要浪費青春〉,影像輸出
◎陳宛伶,〈浮動小機車〉,相紙沖印
陳宛伶〈浮動小機車〉將不同時間拍攝的機車影像合成並置於同一畫面,歷時性轉成共時性的手法,隱隱帶有袁廣鳴〈人間失格〉的影子,但是袁廣鳴的「效果」,我已在電影〈香草天空〉看過,即使兩者處理過程不同,但呈現出來的結果一樣,而觀眾通常不會細究你的處理過程,所以我當初面對袁廣鳴或後來看到陳宛伶之作,都無甚驚訝(同學則對我的無甚驚訝頗驚訝),我對〈浮動小機車〉似曾相識,可能源於生活中相似又不同的景況,其處理手法則和此展中李玠樺〈此時此刻〉有異曲同工之妙。宇中怡〈漂浮II-西門町〉呈現人漂浮空中,周遭景物依舊的白日夢境,也像受到電影或其他藝術家(姚瑞中)啟發,當然,細節與內涵有所不同,更多了點柔軟詩意。
提到影響,李玠樺的〈此時此刻〉長時間拍攝一整排老舊公寓,拼貼不同房屋在平面上成同一個模樣,既凌亂卻也有序,並點出當代生活的壓制和螺絲釘化,其灰暗色調和技巧主題,均瀰漫某人徒弟或某學派的聯想;謝牧歧〈沒有起始的地方〉的低調圓形木板更是「很藝術學院」,兩者都得獎了,兩者也都很優秀,不過我較理解、喜歡前者;至於後者,我倒滿想認識這位也得到2006台北獎的作者,我好奇:會創作、偏愛這類遠離生活的抽象主題的藝術家們,都在思索關心些什麼?談論什麼?怎麼走路、進食或擁抱?相貌如何?其實,能偶爾拋開俗世紛擾,專注於媒材思辨的世界,是幸福之事,猶如數學家翱翔於純粹無塵的數字宇宙一般。若這種藝術家能同時擔任言語必須親切易懂又得和家長小孩鬥法的兒童美術老師,那就更神奇了(突然想到維根斯坦)。
其次,我發現很多參展者喜歡討論「時間」(歷時性、共時性)或「空間」等哲學議題,且多以現象學手法切入,包括林俊良的錄像〈時間差〉、鄭濬哲〈顯影〉以及部份得獎作品,這簡直是這掛當代藝術家的註冊商標和必修主題了!學院內的教授對學生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在作品帶給我的聯想上(不好意思,我愛聯想),王惠瑩的〈格〉是人在衣櫥櫃子框格中翻動的錄像,呈示侷限歸屬的感受,手法讓我想到林書民的錄像裝置;丘智華的〈反動〉飛機,勾起某年北美館雙年展之作的記憶;賴玥伶〈虛浮的仰望〉畫面設計喚起超現實主義攝影的典故,吳文成〈波〉重複的綠草波浪,像是變種的極限主義,蔡潔莘〈超馬戲團〉的可愛想必會讓某些觀者注目。朱文忠的得獎油畫〈反撲系列〉指涉童年,執刀牛頭人物,混合了可愛與敵意,令人思及奈良美智的蹙眉持刀娃娃,這次關於童年/回憶的作品也不少,如牛俊強〈貝貝〉、陳韻如〈兒戲〉、謝若琳〈一段在木桌下閃躲的過程〉等,童年與回憶果然有永恆的魅力。
有些作品試著與傳統藝文史對話反詰,如莊榮哲〈紋人畫〉在人體肌膚上刺上國畫,連結虛實古今,構想頗為特別(但模特兒身材不夠好,哈哈);有些直接向理論致敬,如曾淑棻〈擬仿物一〉、李增豪〈I breathe,therefore I am.〉引經據典;有些抒情夢幻,如徐小涵〈一切是(合理)的舒服〉猶如冥想的純白燈箱;有些甜蜜而憂傷,如林維瑜〈再見〉垂掛牆面的布偶小熊;而羅懿君〈蜉蝣〉、黃智皓〈擬境〉、林岱璇〈渣渣〉、翁偉翔〈血脈律動〉在思索物質、靈魂、虛擬實境、血肉之軀上也各有特色。
另外,有一類作品具有繪本或漫畫特質,如張騰遠的黑白插畫〈寂寞男孩房間系列〉便猶如繪本;洋溢漫畫特色的,則有張恩慈的〈來吧 可愛的炸開吧!〉、蘇美惠的cosplay〈司月紅〉等,依照慣例,太過漫畫式又無言外之意的作品,獲獎機率低。劉致宏〈文化載體〉試圖結合中國美術史與日本漫畫美少女二者,只是創作理念寫得有點白目:「延續上一系列作品次文化逆襲概念...」,拜託!誰知道你上次作品是啥呀!
看到某些作品太晦澀或主題表現不清,甚至內容與文字說明風馬牛不相及,如〈權力物理〉、〈編輯1〉等,我就不禁想:這些自溺難懂的作品與我何干?我為什麼要理解它們?容或他們形式上有巧妙之處,但我看不出來也不感動,比起來,更貼近日常生活、更刻骨銘心的同志藝術不是更值得關注嗎?看多了晦澀之作後,更加強我對同志藝術的支持,至少同志藝術言之有物,雖然在台灣它還有待發展。
既然在當代藝術殿堂,我仍忍不住想到性/別,所以會湧現以下與作品本身無直接關係的遐想:洪鈞元的〈發生〉雖不知所云,但作品中執槍男主角的側臉濃眉、深目、高鼻,似乎滿帥的;林育聖的〈軌跡〉以籃球場為場景主題,一看就是陽光少年的產物。嗯...我這算是意淫嗎?哈哈哈。
◎陳瑋齡,〈廢城-傘舞〉,互動裝置
好一陣子沒去看當代藝術的展覽了,參觀桃源獎,恢復我對當代藝術的記憶:巧妙的裝置、乾淨的牆面、隔間木板的氣味、館中的黃色燈光、安靜的空調,帶出種種搞怪的創意或冷冽的反省...我喜歡現代美術館的寧靜、燈光、神秘氛圍,它讓人沉澱昇華(即使是短暫的或幻覺的),而能在台北以外的地方一口氣看到這麼多有趣的當代藝術作品,是滿美妙的經驗。
必須抱怨一件意外插曲:我在看黃文宗的作品〈內迷宮〉時,覺得有趣但疑惑,便問了旁邊的展場女義工(或員工)一個技術性問題:「為何機器人不會跑出黑框去?」她回答:「因為機器人感應黑色」,還很瀟灑附上一句:「旁邊有解說」,由於在我之前,有幾個亂玩作品的高中生被訓誡後也被附上這句話,致使我認為這句話很敷衍──就是不明白,解說又沒有,才會問妳呀!旁邊文謅謅的作者理念哪有我要的答案?展場員工的態度要再熱心點才是~
最後,我認為此展(或整個文化局藝廊)應該至少要有一天延長開放至夜間,讓白天無法前往的民眾亦能參觀;並可增設「民眾票選獎」,以反映大眾對當代藝術的審美品味。此展會接著巡迴展到十月中。
相關連結:
1.小聖談第5屆桃源創作獎
http://tinyurl.com/2k2pbu2.「第5屆桃源創作獎」得獎名單公佈(轉載)
6月23日上午10時文化局1樓大廳舉行頒獎典禮暨記者會,現場公佈得獎名單,本屆藝術創作者也將來到現場,共同揭開桃源創作獎的神秘面紗。頒獎典禮伴隨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武舞團的精湛演出進行,由文化局陳局長學聖、元智大學資傳係兼任講師吳志芬老師、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副教授李達皓老師共同頒獎。
「桃源創作獎」共有3名,每名可獲獎金壹拾萬元,分別是陳瑋齡(69年次,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作品「廢城-傘舞」呈現一個女孩穿梭於荒廢城市裡和雨傘共舞的情境,為互動裝置作品;謝牧岐(70年次,台北藝術大學油畫組),作品「沒有起始的地方(系列作品)」以個人獨特的色調、符號表達出新世代的繪畫可能;陳宛伶(69年次,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作品「浮動小機車」將不同時間拍攝到的各種機車、騎士同時並置,創造出一個原本不存在的視覺經驗。
「優選」共有3名,每名可獲獎金參萬元,分別是黃彥穎(70年次,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造形藝術),作品「就算要浪費青春」以牛奶停留在牧場的半空中呈現出影像瞬間性凝結的效果;朱文忠(72年次,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作品「反撲系列-自畫像」描繪出童格化的自我形象;李玠樺(71年次,台灣藝術大學造型所西畫組),作品「此時此刻」長時間拍攝一整排老舊公寓,從我們熟悉、原本不起眼的日常生活景象切入,展現生活性的藝術可能。
「入選」共有36名,每名可獲獎狀乙紙。本屆得獎42人從5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7年級生有25位、6年級生有16位,平均年齡不到27歲,作品類型涵括平面繪畫、裝置、影像輸出、立體創作、行為紀錄、錄像、動畫,為本次桃源創作獎帶來豐富多元的活潑面貌。 3.歷屆評審與得獎名單(桃園文化局的網頁到了晚上就不能開啟,很爛)
http://www.tyccc.gov.tw/activities/activities03_content.asp?DKey=63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