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4 13:07:57| 人氣1,0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變髮有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的教育環境,向來不支持創造力的發展。學生在學校裡頂著一樣的髮型,穿一樣的制服,背一樣的書包,念一樣的書,解一樣的問題,背一樣的答案,考一樣的試。這樣的環境,不僅讓有創造力的孩子無法發展,還讓更多的孩子失去培養創造力的機會。


--蔡志浩,頁123,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髮禁的解除已經有好幾年了,但大多數的老師還有家長應該和我一樣,可能從來沒想過可以像「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一書的作者去正面看待這件事吧!

蔡志浩是教育心理學博士,他試著用心理學的角度來提醒師長們不妨多以引導或陪伴學生的方式讓他們藉由髮事去學習許多重要的生命功課。

1、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要培養這樣的能力,首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學生藉由髮型的選擇就有許多機會去練習以及辨識何種髮型比較適合自己,以及該如何去整理。了解這些選擇的代價為何?會不會很難整理?佔用太多出門的時間?需要經常去修剪嗎?(頁121)

2、創造力的養成。就像前幾天我提過的,分工合作是需要練習與學習的,創造力同樣也是需要練習與學習的。我們真的很奇怪,常覺得學生不是少了這項能力,不然就是認為他們欠缺了那項能力,但在家庭與學校,又不給學生機會去學習或練習這些能力。或鮮少認真去思考如何給予適當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慢慢培養這些核心能力。(頁122)

像創造力這件事,彷彿只有在一年一次的校慶或園遊會上的化妝遊行時,才被重視。日常生活呢?學校的生活教育與課程安排呢?就不需要去理它囉?生活教育如果只是「不准那樣!」或「禁止」的威嚇與禁令,真的能讓學生學到什麼創造力或各式各樣我們希望他們學會的能力嗎?所以不妨就讓學生藉由髮型的改變與試誤去培養創造力吧!也讓學生從自身髮型不斷的選擇與試誤中,辨識到創造力或許不等於搞怪能力,這不是很棒的機會嗎?

3、自我探索的機會。我對於作者的這點論述最為認同!青少年時期是他們發展自我與尋求自我的階段,但(再一次)他們在教育體制中幾乎完全是透過自己的摸索與誤打誤撞來獲得自我認同,卻也帶來許多的後遺症,想想我們當年的無知與尷尬並看看現在圍繞在我們身邊青少年的白目或幼稚行為,就可以窺見一二。師長們或學校內的正式/非正式課程對於這項最為關鍵的「自我認同」發展與過渡到底做了什麼呢?究竟給了青少年什麼樣的引導呢? 



作者的這段話,讓我沈思許久。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對於人生中的大小事總有一些偏好;不同的偏好適合不同的世界,一個人愈了解自己,就愈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也更能肯定自己。讓孩子有機會在自己的頭上變出各種花樣,正是一種促進孩子自我認同的機會。(頁124)

我們大人有多少人是花費多少時間才漸漸認識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經過多少時光才慢慢明白適合某人的(髮型、穿著、打扮、工作、伴侶),未必適合我。而這樣的探索與覺察,教育體制難道不該扮演重要的角色嗎?如果學生連自己的外在都不能掌握時,他怎麼可能更廣泛且深入地去自我探索呢?

總之,關於髮禁解除這件事,我承認自己一向以消極雖不負向的角度來看待它。幸好看了蔡志浩的這篇文章「解除心中的髮禁」,才有種茅塞頓開的美好感覺。原來,這件事不只是人權的意涵,它對於學生來說,更意味著一種學習的歷程,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藉由積極且正向的態度來引導學生去獲得上述能力,也就不難明白了。

台長: fianse
人氣(1,0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學一事 |
此分類下一篇:女兒們的願望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