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給學生上課時,上的是「A White Christmas」這一課。
每年上到這一課時,就是年終將盡的時節,不免又讓我感概時間過往之快,一年又盡,而自己卻馬齒徒長,已屆而立之年,卻無建樹之德。此時,大家歡樂地準備慶祝聖誕節,迎接新年的到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而我則是「吾年重省吾身」,總會趁年終時回想及反省這一整年來的一切,算是一個年度總體檢,看看自己做了什麼事,完成了多少,以及還有那些尚未完成的。
每年在「年度大清倉」時,總是發覺時間不夠用,今年還有好多尚未完成的事,而自己就讓時間在無聲無息中虛度了。
明代于謙在《翁莫惱》詩中有云:
「世間萬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意思是世間萬物有興盛衰微,人生何以能青春長駐?實在是光陰短暫易逝,而人的青春卻只有一次,而不能回頭重來,所以我們更應當珍惜光陰。
陶淵明《雜詩》十二之一也有這樣的詩句: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也是同樣的道理:時間是不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等著我們的。
南朝梁詩人何遜《贈諸遊舊詩》亦云: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人不知珍惜光陰,到老了才了解青春不再,才知要珍惜時間、善用時間。所以,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
漢朝有個人叫董遇的,因家貧無以為生,所以白天要去砍柴販賣,但卻不忘時時帶著經書,一有空便偷閒習讀,他的哥哥常取笑他,但董遇都不為所動。後來有人慕名前來求教,並感嘆找不到時間好好讀書,董遇便以「三餘」勉勵他:「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也。」果真有心,善於利用零碎閒散之時光,哪會耗費時日,一事無成呢?
所以,我的時間多是在片片段段中失去的,不懂得善用零碎的時間。假設我將這些零碎閒散的時間全部集合起來,也許又可以多活好幾年呢!
晉朝的陶侃曾說:「民生在勤,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庶人,當惜分陰,豈可游逸?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看到這段話,自己更加地感到慚愧,因為我的不懂得珍惜光陰,以致未能好好把握時間,完成今年應該完成的事,實在是一種放棄的行為啊!
在秋去冬來,年關將盡的此時,我更應該要把握所剩不多的時間,盡力去完成未完成的事。即使無法在今年度如期完成,也應當先將事情畫出模型,以便在來年時可以順利且快速地完程它。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festiva6646/40/124627840446)
高菊卿《清明》詩中有云: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意思是:人生在世,有酒應盡情喝到醉;死後子孫祭奠,又何曾真的有一滴酒到黃泉?
人生的本質是苦,在世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又不短,所以除了把握時間努力做事外,也當及時行樂。不要因為「忙」於工作,而變成「盲」目生活,最後對人生感到「茫」然無知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