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我總會走路到住家附近新開幕的自助餐店用餐,去了幾次便和老板娘熟識了。老板娘知道我節儉成性,而且經濟狀況不佳,所以一餐飯都只算我50元。50元可以換得一頓溫飽,心裏實在相當感恩。
用完餐後,我總會沿著糖廠園區內的小路踱步,曝曬冬天的暖陽。途經糖廠冰店,耳邊飄來柔和輕快的音樂,冬天吃冰的人少,店外的椅子只坐著寥落的二三人,完全沒有摩肩接踵的擁擠人潮,讓人可以從容悠閒地打發時間。
冰店對面是已被列為縣定古蹟的「屏東糖廠辦公廳舍」,廳舍前擺放著古董級的359蒸氣火車頭及德馬(Diema)五分仔車,她們就靜靜地停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任憑風吹日曬雨淋,無人聞問,只有偶爾路過幾隻流浪狗,發出幾聲淒咽的犬吠,似乎在訴說他們有著相同的遭遇。在歷盡滄桑、功成身退後,又有多少人會想起在那個糖業盛產的年代,她們曾風光地載運一車又一車的甘蔗,也曾經有通勤的學生搭程她們上下學。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festiva6646/40/126205244596/)
恣意地漫步在小徑上,兩旁是葉子已掉光的枯樹,光禿禿地,僅剩細瘦的殘幹餘枝茍延殘喘著,發輝堅強的生命力,在寒冬中挺立著。通過整地中的花海區,工作人員已開始栽種花苗,等待花兒來年春天含苞待放,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繽紛。灑水器規律地噴出水花,在陽光下霧化成氤氳的七彩水珠,滋潤花苗。太陽似乎是躲在冬天的背後,僅微微地透露些許熙光,但在寒冬裏卻能讓人感到一點溫暖。午時偌大的糖廠園區,只有零星的幾部車,車內是利用午休時間小睡片刻的上班族。
「隱者自怡悅」,我喜歡坐在小路旁的水泥板凳上,曝曬在和煦的冬陽下,靜靜地看著遠方,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周圍的空氣似乎是凝結了,時間也彷彿是靜止的,靜悄悄地,只聽到葉子緩緩飄落、輕扣地面的聲音,還有偶爾傳來幾聲嗚咽的鳥叫,低沉中帶著些許淒涼。
不知是什麼動物在枯葉覆蓋下的泥土地裏來回鑽動著,沙沙作響,透露出遠方的鐵軌屏東線火車即將到來的訊息,聲音由遠而近,由小而大,直到火車通過的瞬間,柴油機車頭加足馬力發出嚨嚨的巨響,車廂的車輪與冰冷的鐵軌磨擦出一陣一陣有節奏的喀喀聲,隨後便颯沓通過,聲音愈來愈小、愈變愈輕,隨著逐漸淡去的兩點紅色尾燈消失在筆直鐵道的彼端。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我喜歡在此獨自貪婪地享受這一切寧靜的恬適,「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不受打擾,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可悲的是,人卻要為了餬口而必須「為五斗米折腰」,投入大部份的時間在工作上,犧牲許多享受這些簡單美好的時間。等到年老體衰,才想到悠閒地享受這些過去無法及時行之的樂,卻為時已晚,行動已無法自如,只能佝僂地坐在輪椅上任人擺佈,無能為力,黯然神傷,感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悲哀。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festiva6646/40/126205243110/)
唉!僅僅只為了掙一口飯吃,卻必須如此卑微地生活,但真的又有幾個人能夠「本以高難飽」,而不「徒勞恨費聲」呢?只怕「五更疏欲斷」啊!
「祇因守寂寞,還掩故園扉」--何時才能無憂無慮地沉浸在如此的田園中,不問世事,不為五斗米折腰,一個人過著寂靜的隱居生活啊?
引用典故
1. 晉.陶淵明《飲酒》
2. 唐.孟浩然《留別王維》
3. 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 唐.韓愈《山石》
5. 唐.劉禹錫《陋室銘》
6. 唐.李商隱《蟬》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