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下班回家時,因為家裏沒有人,總是要在拿鑰匙開門後,摸黑在陽台上脫下鞋子。今天晚上回家時,推開厚重的鐵門,竟發現地上有一道光,一道霧銀色的光,微微的,雖然不熾亮,但卻明亮了這個晚上總在等主人回來的屋子。
我趕緊抬頭望著天空,才發現那一輪明月,又圓又大,高掛在又黑又暗的天空。翻了手機上的日曆,才發覺原來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又是月圓時。
很久沒有這樣仔細地凝視月亮了!因為自己的不用心,總是輕易地就忽略了身旁的一切事物,而將它們視為理所當然,久而久之便忘了它們的美好,甚至它們的存在。
今晚,我刻意不打開電燈,就靜靜地看著月亮,心中想到的不是李白《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樣的佳景,也沒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遊子情懷。此時,心中響起的是歌手張信哲《白月光》這首歌。
「白月光 心裏某個地方 那麼亮 卻那麼冰涼
每個人 都有一段悲傷 想隱藏 卻欲蓋彌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他(她)不願提起也不想再回憶的傷心往事,但這些往事卻赤裸裸地躺在每個人心中最暗最冷的角落,發出晦暗的光,如同今晚幽明的月光。人是騙不了自己的,愈是想將悲傷隱藏,它愈是生長。
「白月光 照天涯的兩端 月越滿 越覺得孤單
擦不乾 回憶裏的淚光 路太長 怎麼補償」
每個人的回憶都是由悲喜交織而成的漫漫長路,而在這條路上,只有自己是開路的主角,其餘的人事物都是這段旅程上的過客。當自己孤獨地走在這條記憶之路時,雖有今晚氤氳的月兒相伴,總覺得以往失去的好多,而來不及去彌補,而空留悔憾。
論語子罕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看見水不停地流著,不禁感慨地說:「過去的日子就像這水流一樣啊!不分晝夜地流著。」
時光就如水一般的流逝而不復返,也不會停下腳步等待任何人,給任何人重新來過的機會。這句名言讓許多人對時間及生命的流逝充滿無奈,因為,生命終將如飛而去,轉眼成空。
那回憶呢?
也許只能由當事人將它塵封在內心深處,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移往另一個世界,變成只有自己知曉的秘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