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1 12:31:55| 人氣4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非馬作品評論之 23C (金欽俊﹕人類情結及變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接B)

        ──非馬詩的現代意識及手法


非馬詩的句構也打破了對於詩行的習慣性排列而採用了分切詩行的方法,以造成一
種新銳的語感,鑄造讀者的新印象。其分切的原則大致有三:一是在盡量照顧音節
完整的前提下盡力凸現關鍵字詞,使其指涉過程發生“能指的播散”或曰“引爆”。試將他《樂》的句構作不同安排比較效果:

(一)

重重一巴掌
打在我的背上

你仰天笑了

(二)

重重
一巴掌
打在
我的背上


仰天



(一)是一種散文拆行式排列,讀來平淡寡味,難以引起共鳴與感動;(二)經巧
妙分切後,“你”的逗樂動作以及樂不可支的情態獲得了較為理想的呈現。特別下
節將一個短句分切為四行,人們似乎從這文字排列中就直接看到了某一人仰天大笑
時前俯後仰的身影甚至隱隱聽到了那笑聲,效果當然是(一)所不能比擬的。這就
是文字指涉中能指的擴張,在本屬平常的文字中引爆出“笑”與“樂”的喜劇氣氛
來。分切的另一原則是意象的合適“定位”:以免在與他物平列中被淹沒。如《黃
昏》:

你爭我奪/霓虹燈/像一群餓極了/的鯊魚/
撕食著/ 一張/浮腫的/臉

分切後將主意象中的“浮腫”與“臉”強調了,這便是為意象選定合適位置的表現。分切的第三個原則是製造特定的情景。這點從下面將要進行的分類中可看得分明。

非馬詩作分切後的排列形態豐富多樣,有的較為特別,可謂獨創。為了見出各自不
同特點,我這裡試作分類如下:(一)平張式-- 即將主要字詞拆開單個平鋪排列,以求內在情緒獲得外部空間的伸張。如上述《樂》中“你/仰天/笑/了”;《鳥籠》中“把自由/還給/鳥/籠”;《醉漢》中“母親啊/我正努力/向您/走/來”。(二)凝聚式-- 將點睛之筆留於最後單獨成節,在疏離中強調。如《鳥.四季》中《春》最後一節“不是直線!”乃是承續上節末句“小鳥都會告訴你”的,現切開獨立,意圖為語義“充電”,散發更大的能。《九龍壁》最後的“唯我獨真”、《雨季》末節的“閉嘴”等同屬此態。(三)象形式-- 以象形排列的“類畫面”助成詩意的顯現。如《春雷》(“半夜裡把我叫醒/說/听/我蠢蠢欲動的心”)排列像是天上的閃電(附言:請內地讀者注意海外中文書籍仍沿用豎排形式這點。下同。)以與“春雷”配合。《日出》底部排齊兩頭字少逐漸向中伸高的排列本身就組成一道拋物線,象徵太陽的軌跡。《五月的晴空》中“俯視著僵臥腳下”後“的/影/子”三字故意與“下”字橫列,本身成為地面一道人影。《從窗裡看雪(3)》寫雪地上越踩越深的腳印,其排列也取中間下陷的腳印狀;《門》則成繁體的“門”字狀,像兩扇門相對之形。《磚》(“疊羅漢//看牆外面//是什麼”)明明一句短語卻分切成三節,且豎行底部對齊排開,本身成“疊羅漢”並想踮腳向牆外窺看的形狀,十分有趣。象形式這一類非馬運用得最多,許多都可見出人巧。(四)探頭式-- 將表現對象的稱謂單獨探頭列出,以醒人耳目。如《黑夜裡的勾當》裡的“曠野裡的/一匹/狼//變成/一條/狗”;《長城謠》中單列的“臍帶”、“嘴”等。(五)雙壁式-- 如《都市即景(2)》上節天頭對齊,下節地腳對齊。這一上一下形如雙壁,以異型造成一種神秘幽深的感覺。此態中也有只是地腳對齊的,如《疊羅漢》、《肚皮出租》。(六)疏列式-- 將本可連排的故意疏開分行平張,以引發情景想像。如《漂水花》中的“最多只在水面上/跳跳躥躥/那麼個/六/七/八/九下”,令人宛如親見用來漂水花的瓦片或片狀物在水面跳躥向前的情狀。(七)錯覺式-- 將本不可分的一個名詞故意分切成兩半,前半又能自成一詞且意思可通,以此造成讀者的錯覺並藉錯覺釋念過程造成某種喜劇性。如《裸奔》中的“脫光衣服減輕重量/當然是/辦法之一//可沒想到/會引起/傷風/化以及/諸如此類的/嚴重問題”,“傷風”本是裸奔可能出現的自然效果,“傷風化”倒是人為的社會效果了。《中秋夜》的“冰箱裡/冰了/整整十三個/小時的/冷冷的/故鄉月/餅(唐人街/買來的)”。月餅形狀本以代“月”,現以“月”代餅並與“故鄉”搭配也是可通的。在讀這些詩時初無窒礙,待讀至某處時才悟出作者原已在此設下機關,並在釋念之餘發出會心之微笑,覺得這小小戲法倒還有趣呢。非馬詩意象與句構的特別構成了他詩的獨特韻味,也是他的詩“比現代更現代”的一個明證。

從以上對非馬詩的若干探討中,不難發現非馬是一位在詩藝上具探索性的詩人。他
從來不慣走眾人踩平的大路,他寫詩就是力圖為人們重構一個新的宇宙。他的強烈
的現代意識以及多樣化的現代手法使他的詩成為台灣新詩七、八十年代以來具前衛
姿態的代表性形態之一。他以他辛勤的勞作為台灣也為全國新詩帶來了一些新的美
學元素,開拓了詩壇的又一景觀,並使人再次確信:詩在其本質意義上確乎是一種
“個人藝術”,唯最具個人面目者為最上。

假如要問對於非馬詩創作有何建議;我將至誠獻上一點想法:避免對於意念化的哪
怕是相當低度的傾斜,讓詩獲得更多感情的溫潤!

1991。8。13-18。 於廣州。中山大學

注釋:
(1)康原:《現代詩的異數》,1982年12月《笠》詩刊112期。
(2)《美麗島詩集》226頁,1979年。
(3)指1982年頃日本社會上一度掀起的复活軍國主義的黑潮與發生在貝魯特郊區巴勒斯坦難民被一再無辜殺害的慘劇。
(4)“世界樹”是人類祖先關于生命起源與認知的神話主題與賦形,它頂天立地,聯結著神界與人間。亞、澳、北美諸洲多有流傳。
(5)如1981年8月《笠》詩刊104期《非馬作品合評》中曾貴海的發言。
(6)、(12)非馬:《略談現代詩》,1977年8月《笠》詩刊80期。
(7)《非馬詩觀》,見《八十年代詩選》192頁,1976年6月。
(8)《笑》101頁。
(9)、(10)《篤篤有聲的馬蹄.詩路歷程》,笠詩刊社1986年2月版。
(11)《論非馬的詩》,《非馬集》附錄,1984年12月香港三聯版。

發表於﹕《海內外潮人作家研討會》,1991年11月,汕頭大學;
當代文學報,1992年2月; 新大陸詩刊29期,1995年8月;
《非馬詩歌藝術》,作家出版社,1999年4月。

台長: 非馬
人氣(4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