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理解
愈慢享受到台電給出的光明國度 卻最先擁有台電的垃圾--核廢料
用電最少的人民卻要承受最多的苦痛
保護家園最力的祖先卻要面臨逐出家園的迫害
以前是蘭嶼 現在是南田 之後可能是樟原或都蘭的太平洋濱的子民只因為世界最大的海洋會洗去世界最惡毒的危害
在反核遊行及演唱會過後
該如何讓反核的浪潮像蘭嶼或南田的海浪
一波波的繼續作用
至少在可能的投票日之前
如何激起隱藏性的反核人口
起身說話
至少在口耳相傳的聲中
讓過去的經驗 讓少眾的苦痛
被真實的瞭解
在蘭嶼核廢料存放了高達九萬七千多桶的核廢料
63年設立到現今整整35年終於在2007年有了回應
「村辦公處報告 村辦公處報告
請各位村民明天帶著可以拿錢的書(存褶)
看看台灣政府有沒有騙你們 把”你勒斃”(錢)放到書(存褶)裡面
蘭嶼鄉民終於獲得第一筆台電死也不承認的?! u?! 萺v金」」
--摘錄自夏曼. 藍波安〈星期一的蘭嶼郵局〉
這麼多年來也就這麼一筆每人3千6萬元 (意指6萬3千元,蘭嶼人的語法是3千6萬元)
如果我們稍微簡單的加以換算
也就是一天不到5元 一個月示到150元 一年不到1800元的代價
難道出賣了祖靈庇蔭下的土地
是換得這種被稱為「回饋」的大恩嗎
期望從回饋金改善生計大夢的「政治家」是不是該醒了
高倡改善當地生活水平的人 是不是該回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如果我們把祖先留給我們的海洋/沙堤/天空/土地/河流的寶貴資產轉讓了
我們是不是也把下一代的安全/健康/平安/喜樂的基本權利給葬送了
即便將來幡然悔悟 超過10萬桶的核廢料也遷走了
難道這裡的海洋 這裡的土地 這裡的河流 可以回到千百年來的健康嗎
反過來說 如果真的那麼好
為什麼蘭嶼的居民會以驅逐惡靈的方式要核廢料滾蛋呢
為什麼蘭嶼的居民的精神異常或癌症等等現代疾病的比例 高居全國之冠呢?
在尊嚴與屈辱中 為什麼蘭嶼的居民選擇了尊嚴 而我們還要接受這樣的屈辱呢?
“這塊土地是有靈魂的﹐
它自古保護我族人至! 今! ﹐
現在核廢料的毒素在此傷害它﹐
我們若不起來抗爭﹐
來日這受害的土地開始傷害我們﹐
是因為我們未盡保護它的責任﹗”
—引自關曉榮 2007年01月12日 10:59:33〈驅逐惡靈的雅美長矛〉
新興國小-鄭漢文
**** PART 2 ****
各位夥伴
這絕對是不道德的事
這根本是沒道理的事
把不道德和沒道理的事強加於他者
難道不就是一種殖民主義者的心態嗎
是誰賦予權利決定一個人應接受恐懼而存
誰可以倡議全村搬離他們祖靈庇蔭的所在而流離
只因給了錢 只因會以回饋金補償
權利者「毫無分由」的恣意著他的權利
只因雞看不見黃鼠狼的禍心
擁有第四權的媒體被「索取分毫」給綁架了
只因南田山丘上出現了一群搶著大餅的貉
在部落的居民還沒有拿到任何分毫的時候
有人已經踩在別人的身體上啜飲著即將死去的屍水
給錢或補償只想要掩蓋缺德的不良行徑
收錢和偏頗的報導只不過是成了屠夫的幫兇
媒體專訪台電(飛碟2008/6/4/)08:00)的套招行徑更令人作嘔
買時段的作法只是想要遮蔽隱而未現的潛藏危機
反對就是反對 沈默並不見得就是贊成 請不要低估人民的力量
不是我們不講理 而是根本就沒有道理
鄭漢文
以下的報導摘自自由時報,感謝黃明堂兄用心的整理出台電的報告書,且讓我們來看看台電在想什麼,他們想要幹什麼?
(粉紅色的色塊是我加上去)
2009-3-19〔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
達仁鄉南田村成為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建議侯選場址,依台電的評估報告,整個工程含聯外道路及專用港,共將耗資402億元,處置場規劃採用淺地表坑道式處置。
台電表示,這項公告有一個月的閱覽期,一個月的答復期,也就是兩個月後就可擇定時間正式公告為建議侯選場址,並在公告6個月內舉辦公投,通過後即成為侯選場址,再進行環評等程序,如通過才正式成為場址。
南田一直是台電最中意的場址,評估報告中列舉的優點包括私有土地數量最少、距離聚落最遠、緊急應變能力最佳等等 (如果安全為什麼這是選址的條件?),不過,地質上有眾多不規則斷裂、褶皺之硬頁岩偶夾砂岩,預期工程的地質較為複雜多變 (明知危險而故意違犯),在3處潛在場址中之工程成本最高、施工時程最長、棄土量最多。
因「窮鄉僻壤」入選但工程成本最高
從報告中可看出南田入選的重要因素是「窮鄉僻壤」,包括人口呈現遞減之趨勢、鄉民大多以務農為生、工商及服務業活動需求較低、場址並無礦產或高經濟林相等天然資源等等。
相對之下,台電提供回饋金總額高達50億元,達仁鄉可直接分配到其中40%,也就是20億元,雖然規定回饋金用在青少年輔導培育、稚齡及高齡人口照護等社會福利改善及民族文化振興與觀光等地方建設 (沒有台電就不應該做也不能做嗎?),但從蘭嶼鄉民直接分配到現金的經驗來看 (很慘—明天請參閱星期一的郵局一文),達仁鄉民也有機會拿到現金,這是一大誘因。 (離鄉流散之後下一代成了無根漂泊的靈魂)
在生態環境影響方面,報告中提及場址預定地內未分布珍稀保育類動植物 (海灘上的綠蠵龜、林緣的烏頭翁、崖壁上的台灣海棗都屬保育類),場址周圍無史前遺跡 (尚未開挖並不代表沒有)、歷史建築與古蹟。
場址現地為丘陵地地形,為降低對環境衝擊,不會進行大規模開挖整地,並配合洞口臨近海岸之特性,故處置場採用淺地層坑道式處置,且於鄰近場址處設置專用接收碼頭。
有空請大家去現場看看,真的不是台電所說的那一回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