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6 22:26:32| 人氣1,94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民記者朱淑娟的核能安全報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from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3.html

核安危機 台灣核電廠還要延役?

朱淑娟/2011.3.13

日本福島第一核能電廠1號機於3月11日受地震及海嘯影響,正常及備用電源故障,導致反應爐無法適當地冷卻。12日持續高溫無法下降,下午3點30分 (台灣時間2點30分) 一號機組廠房發生爆炸,已有輻射外洩、也有人受到核汙染。官方還擔心爐心熔解,疏散範圍從半徑10公里擴大到20公里,並將反應爐注入海水。接著2、3號機也傳出問題。

日本輻射危機就在眼前,國人也擔心福島的輻射外洩會不會影響台灣、如果有影響要怎麼辦?但原能會12日下午對外表示,目前日本福島電廠放射性物質未影響台灣,而且強調國內核能電廠已將耐震及耐海嘯納入考量。至於台灣繼續發展核電的風險是什麼、人民要如何防災,卻隻字未提。

反倒是民間團體第一時間提出,如果當地輻射外洩量大會隨著風向擴散,而如果風向朝向台灣,輻射塵就有可能落到近海與陸地上。建議政府應該觀察風向、風速,原能會應隨時公佈輻射觀測數據讓民眾了解如何避免輻射塵傷害。

而輻射如真的影響台灣,民眾應撤離或待在家中掩蔽,盡量不要接觸到輻射塵,等被風吹散稀釋後才能外出。如果輻射量大,政府可以人造雨攔截輻射飄散。到了13日上午,原能會才公布監測數據,並提出未來因應做法。

台灣核電廠耐地震、耐海嘯?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批台電、原委會總聲稱毫無問題、也不需改進,但核一廠耐震設計是0.3g,核二、核三、核四為0.4g,遠不如日本核電廠原本的耐震設計0.6g(g為重力加速度)。日本核電廠為了因應強震,已開始進行耐震強度提昇工程到1.0g,但台灣卻仍無視於地震的威脅。

1908年發生在台灣東部規模7.3的地震,如果發生在距核四廠最近距離處(約5公里)的地體結構區分界處,計算出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為0.4g。這次規模8.8大地震 (13日已上修到9) 已超越現有核電廠的耐震設計,如果強震發生在台灣,核電廠如何保證不受損害?

台灣的核電廠位於斷層帶

台灣也是地震頻繁的地區,但不要說核電廠,水庫、鐵路、公路等公共設施也經常設在斷層帶上、或距離斷層相當近,顯然政府並未正視這種風險,而環評審查時這個風險也未被重視或處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2009年11月經濟部地調所公布最新調查,發現核電廠距離經過金山海岸的「山腳斷層」只有5到7公里。核四廠址5公里內就有6條「非活動斷層」,且貢寮核四廠址的半徑80公里海域內,有70幾座海底火山,其中的11座更處於活火山的狀態。

去年經濟部水利署為了供應中科三期用水,提出大安大甲聯合用水計畫,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一再警告工程位於斷層帶上,但環評還是過了。

2008年8月通過環評的「福隆濱海旅館」,距離核四廠只有3公里,依法核子設施周圍應設禁建區、低密度人口區,政府竟然同意在距核電廠僅3公里處蓋飯店,且未要求業者提出因應核安的緊急應變措施,簡直不可思議。

台灣是否有應付核災的能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強調,政府過去16年間雖花4000多萬舉辦核安演習,但都在「安全狀況」下行禮如儀,核安演習與實際「核子事故」有極大落差,因為政府一直不願承認核電廠的風險與可能危害。

正確的做法是核災發生1小時內必須攝取碘片,讓甲狀腺充滿正常的碘,就可大量阻擋放射性碘的吸收。但台灣核電廠運轉20餘年,政府從未告訴附近居民核電事故發生後,何時正確服用碘片才能避免甲狀腺癌症發生。

環保團體質疑,福島事件疏散20公里周圍的數萬居民,20公里有多遠?如果台灣的核一、核二發生狀況也需要疏散20公里,範圍包括整個基隆、台北市士林、北投、內湖等區,人數將達160萬人。目前台灣核電廠疏散的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只有半徑5公里,核災擴大時如何因應?

核安不能只用說的

台灣有沒有應付核災能力,政府多年來也未提出一個令人安心的說法,日本的核能危機就在眼前,原能會的網站跑馬燈還一直打:「核安輻安、民眾心安」。

台灣有三座核電廠、以及今年即將運轉的核四,經濟部能源局的「能源政策綱領」提出讓已屆退役年限的三座廠延役,用意是達到減碳效果,預估到2020年核能發電從1,203萬公秉油當量,提高到1,725萬公秉油當量。

核能危機一觸即發,政府一方面要發展國光石化、六輕五期這種高耗能產業、一方面又要考量減碳,於是又積極推動核能發電、讓老舊核電廠延役,卻刻意忽視發展核能民眾可能承受的風險,這種政策如何能讓民眾信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11/03/2011_14.html

福島核能危機 學者 : 舊核電廠不應延役

朱淑娟/2011.3.14

日本福島第一核能電廠3號機反應器冷卻系統失靈,內部壓力上升,今天(14日)上午10點大量冒煙,日本官方表示應是氫氣爆發。台灣環保聯盟指出,台灣一旦發生核安事故,地狹人稠無法疏散,可能的危害會更大。

環保團體表示,核電安全神話已破滅,政府應全面體檢核電機組安全規範。同時反對核一、二、三延役,也反對核四在風險未解除前試運轉。另外,要求檢討台灣能源及產業結構,增加再生能源,逐步減少核能發電。


圖:台灣環保聯盟提供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表示,日本福島核能發電廠屬於沸水式電廠,反應爐壓力槽有兩層圍阻體 (正方型黑外框、中間瓶狀的黑框),地震後反應爐緊急停機,但燃料棒 (四個紅色長條) 本身溫度很高,正常時會有緊急冷卻水 (藍色管線) 進來冷卻,但這次因失去電力緊急冷卻水失靈,無法注入反應爐。

原本反應爐 (瓶狀黑框中) 上方有一個釋壓筏,避免氣體溫度過高爆炸。當反應爐溫度持續升高,槽內的水繼續蒸發變氣體,水的分子分解成氫氣,而溫度愈高產生的氫氣愈多,氫氣與氧氣反應後爆炸,導致圍阻體破裂。

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雖然日本引海水冷卻,但反應爐還是一直在加熱,燃料棒曝露出水面,可能已經有些破壞了才會釋放出銫-137碘-I-131。日本引灌海水冷卻並非正常的作法,因為灌了水後等於報廢了機組。

核能發電風險高

徐光蓉說,日本這次疏散範圍達半徑20公里,因為一旦發生事故,不是日本政府可以承擔的。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浬島、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車諾堡核電事故,至今還沒平復。

環保聯盟表示,核電廠運轉時,由爐心核燃料的核分裂過程,產生大量熱能及輻、以及200多種具有放射性的分裂產物和中子活化核種。輻射劑量高時會抑制細胞分裂、導致皮膚斑點、血液變化。劑量低時也會破壞細胞核裏DNA。


地狹人稠的台灣核災如何疏散?

施信民表示,車諾堡事件當時疏散30公里,台灣核電廠的緊急疏散只有半徑5公里,多數的新北市、全部的台北市都在核一、核二廠30公里範圍內。

另外,日本疏散20公里,人數約二、三十萬人。台灣的大台北就有五、六百萬人,是日本的20倍,疏散的困難度更高。另外,日本面積是台灣的10倍,還有地方可疏散,相較日本,疏散的困難相對提高。

徐光蓉表示,台電、原能會一再跟民眾說,反核人士擔心的嚴重事故不太可能發生,萬一發生了也有備用系統,但這次是所有備用系統都失靈

調整產業及能源結構 減少使用核能

核一、二、三廠都快要達到40年使用期很,台電目前的規畫是三座核電廠都延役20年。徐光蓉表示,在日本發生嚴重核安危機下,台灣應認真思考還要不要繼續發展核電,是否有其他能源可替代?

能源局以2006到202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4.09%計算,預估到2020年能源供給將從13,806萬,提高到2010年的17,271萬公秉油當量。

電力增加最受到質疑的是,納入許多還未定案、且引發社會巨大爭議的耗能產業、電廠開發案,能源總需求量才會大增並需要增設燃煤或核電設施。這些開發案包括:國光石化、六輕五期、彰工火力電廠、深澳火力電廠,而這些開發案因社會爭議太大,環評等程序尚未有結果,未來也可能不通過。

政府對於再生能源的規劃,從2009年的306萬瓩,提高到2020年的639萬瓩,成長6.9%,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為主,不到總發電量的一成。環保團體認為這個目標太保守,在福島核災事件後,包括產業及能源規畫都應重新檢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6.html

台電為核安掛保證 真的可以保證 ?  

台電記者會,為核安掛保證。但只以台灣備用電力、生水池比
日本多就能推斷台灣核電廠比較安全?

朱淑娟/2011.3.15 台電、核一廠報導

如果台灣發生類似日本宮城縣的強烈地震、海嘯,如何保證核電廠正常運轉、不會危及民眾安全?今天台電舉行記者會說明,同時開放媒體參觀核一廠,一再保證台灣的核電廠各種備用設備都優於日本福島核電廠,所以防災的安全性較佳。

但台電的說明都偏重在緊急事故時「備用」設備如何如何好,但備用設備在強烈地震、海嘯時安全性如何?備用設備只能是迫不得的措施,不能取代正常運轉,台灣核電廠的「正常」設備相較於日本又如何?這些台電並未說明。

而且比較令人好奇的是,一般人的認知日本的工安管理以及應付緊急狀況的處理應該都在水準以上,更何況是核電廠這種可能發生巨大危險的設施。台電或許是在日本核安事故後翻箱倒櫃找一些比日本好的備用設施,如果把所有設施拿來比,那又有那些是日本核電廠做的比台灣好的?

而且台電所說的這些備用設施,日本要做的話應該沒有那麼困難,如果真的這麼好,日本的核電廠為什麼不做?當記者提出這項質疑時,台電主管的回答是:「日本的安全設施已達到標準,而台灣卻是做的比標準更高。」就算是這樣,但所謂「達到標準」,應該也包含足以應付天災,為何還會出狀況?

或許這種誰比誰好的比較並不足以說明誰的核電廠比較安全,台電應該要有能力指出日本福島設施有什麼缺失、管理有什麼問題、災難當前時所做的決定有什麼錯誤、而這些問題那些是台灣現在也有的…,否則政府如何說服民眾未來要增加核能發電、核一二三等老舊機組要再延役20年、核四廠今年要運轉?


台電:多了備用電力、生水池

台電核能安全處處長陳布燦在簡報時強調,福島電廠受海嘯影響柴油發電機無法正常發電,安全停機系統也故障,燃料丸體有溶化現象,導致護套失去保護功能,一次圍阻體輕爆。想把水打進反應爐讓爐心的核燃料覆蓋,但系統無法運作,用消防車將海水打到一次圍阻體(瓶子狀)讓爐心保持冷卻。

接著必須把產生的蒸氣導到下方兩個球狀的抑壓池,開啟閥門讓蒸氣外釋降低壓力,海水才能打進來,但有部份氫氣跑到二次圍阻體(外圍四方形狀)引發爆炸。到今天為止,福島第一核電廠一、二、三、四號機全都發生氫爆。

陳布燦指出,影響福島電廠主要是海嘯、不是地震,台灣三座核電廠加上龍門廠的廠址設計高程都比海嘯可能上溯的高程高。

台灣核一廠外觀

另外台灣核電廠比福島第一核電廠多一部緊急柴油發電機(即第五台氣冷式柴油發電機,10秒內可供電)、2部氣渦輪發電機(10分鐘可供電)。核一廠還有10萬噸、核二廠有4萬噸生水池,可經消防系統補水或讓一次圍阻體的壓力下降。整體評估台電認為,「發生電源喪失導致冷卻水不足的機率遠低於日本。」

台電:日本的決策慢了

有學者批評生水池耐震係數不足,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說,有總比沒有好,而在福島事件後,台電會深切檢討耐震係數以及防海嘯係數。地質調查原預計102年完成,現在決定提早,完成後耐震係數提升才有依據。目前核一廠的安全停機地震是0.3g,核二、三、四都是0.4g。

核一、二、三都即將達到運轉40年的年限,台電計畫再延役20年,核一的延役計畫已送到原能會審查,尚未做出決定。徐懷瓊表示,福島事件後會再仔細評估是否讓這三座核電廠延役。他表示,評估要不要延役主要是考量圍阻體結構、反應爐是否還能再承受20年,評估期至少兩年。

台灣官員最樂觀

徐懷瓊說,看起來日本的決策慢了,如果一開始就把水打進圍阻體就不會演變成這種局面,不過他強調對細節不是很了解,而且是以事後結果來研判的。

同等級的地震、海嘯發生在台灣核電廠附近,台灣有多少把握可以因應?核一廠副廠長吳才基說,有了以上這些備用設施,面對挑戰應該沒有問題。

而日本官方對於福島核災已做出最壞打算,但台電官員卻表示:福島核一廠除了二號機狀況比較令人擔心外,尚在可控制範圍。

台長: 漫遊者

日本藤素
2020-01-11 15:31: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