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粽】
從小我就愛端午節。為了貪食粽子。端午前夕,家中便開始有些動靜。阿嬤不知打哪裡買來的竹葉,已經洗淨泡在水裡,等待晾乾。昔時略嫌窄仄、採光不良的廚房裡,數樣餡料得先備妥:香菇、蝦米、魷魚、紅蔥頭、花生、鹹蛋黃、五花肉……每一樣都乖巧裝在小碗中,旁邊自然是一大鍋糯米。彈藥都到齊了,家中女眷們散坐,平常晾衣的長竿也取來權充懸掛粽子的道具。於是,搭配著家常閒話,一只又一只的粽子在母女、妯娌手中完成。
每一串草繩下方都緊緊繫妥廿個生粽,彷彿一個多產的婦人。其後,放入院子裡等待著的移動式大搻,由碎柴燒熱的一鍋沸水便專注蒸煮著我的期盼。總是,隱隱聞到了竹葉香,香氣搭乘著香氣,混合成粽子特有的嗅覺標記,阿嬤心裡的鬧鐘響了之後,便會自矮椅上起身,拎出滾水中飽滿熟成的粽子,懸在窗邊風乾。根據阿嬤的標準,粽子最好吃的時刻,並非剛起鍋,而是當它略涼一陣,糯米恢復自然彈性,其軟Q風味才是上層。
然則貪嘴的我哪待得及?流理台邊猴急地剝開一顆粽,甚且也不需盛碗,直接就燙手燙口地吃將起來。我最愛先把三個角吃掉,彷彿殲滅了怪獸的牴角。那時節,吃粽子總是搭配四神湯,淮山、蓮子、茯苓、芡實全進了肚子,跟阿嬤芳香四溢的粽子,一起成為此刻我舌尖上的鄉愁。
【惡日】
據云,端午節最早是做為「惡日」來過的──
又一種新的病被發明了。
我們靜坐、聆聽祂的點名
將半個身子淹進日日上漲的熱
古老住民們曾擔憂不已的天氣戰爭
再度光臨。
還來不及艾草、立蛋
或等待一艘龍形方舟到來
我們決定戴上假面,誤認彼此
去最熱鬧的街上
看一尊雕像如何過馬路
或者,審判書寄來的前夕
落日燃燒結果
讓細菌如塵土飛揚
覆蓋我所認為最美的手指
我將等待:
每一扇玻璃都被求愛的眼神敲碎
高速車廂在預言的下一秒斷電
靈魂歷經鋼骨建築的瓦解
寵物終於淪為誰的食物
無出口的城、融化的國家、
被欲望擦拭過的宇宙……
都指向同一個疑問:
「我們真的那麼幸運能看見末日嗎?」
如果地球從不毀滅
只是輕輕撢掉身上多餘的人
-------------------------------------------
《劉三妹》華麗舞台初登場
【主演】
劉亮延→台灣花痴編導演赴京苦練領銜主演劉三妹
李名正→體相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絕美女形主演阿春
蘇達→新生代劇場性格小生 噴飯蹬屐主演蔡金花
【故事】
一間殘破老店掛牌營業,三個慰安婦──劉三妹、阿春、蔡金花為了滿足新時代性需要,再次奉獻自己的專業,戰戰兢兢不敢怠慢。儘管戰爭的陰影、天皇的耳語鬼魅般出沒於回憶和現實的縫隙。回憶幸福但又痛苦,三妹這個容易被挑動的琴弦,不停掉入與某人客甜蜜的過往,面對隔壁金花、阿春的嘲笑和諷刺,三妹盡其所能捍衛她所相信的一切,她取悅房裡不在場的人客,時而優雅時而淫蕩,慢板二黃客家老山歌全上,翻箱倒櫃穿起新女性青衣。阿春見狀心生惻隱,氣急暴躁想轉移她的注意力,但一不小心深埋自己心底的憤恨嫉妒無法遏抑挫地噴發。蔡金花心懷叵測趁隙正名,悄悄掛上頭牌,西裝高屐金扇大唱南梆子。這所有的騷亂就這樣發生在同一個深夜,同一座樹林,我們同一個回不去的燈火闌珊處。
【製作人.編.導.演】劉亮延
【副導演】林雨潔
【編劇.舞台總監】何俊穆
【作詞】魚果
【服裝設計】李育昇
【舞台美術】徐德寰、許瑜庭等
【題字】武嘉文
【攝影.主視覺構成】藍祺聖
【燈光設計】王世緯
【音樂製作發行】雅砌音樂錄音製作工程
【台北演出時間】2009年7月4日、5日
【台北演出地點】台北西門紅樓(八角樓2F劇場,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場次】7/4(六)14:00 7/4(六)20:00 7/5(日)14:00 7/5(日)20:00 共四場
【票價】$600(全票)$400(折扣票)學生/老人/身障憑證入場
(以上票卷一律不劃位,茶水供應,禁帶外食)
(本團將提撥每張票券10%捐款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
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x0fZA09nGfFeEKO%2bdzyGw台北服務電話02-3393-9888
李清照私人劇團:
http://www.leeqingzhao.com.tw/代表號02-28581003
傳真02-28581002
Photo:《劉三妹》。
http://www.leeqingzha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