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16 01:35:03| 人氣4,76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躲在當代影子裡嘲諷社會─莫里哀之「達爾杜弗」(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作品閱讀分析

故事大綱:

《達爾杜弗》的主人公達爾杜弗是個宗教騙子,他騙得富商奧爾貢及其母親的信任,奧爾貢要撕毀女兒之前與法賴爾的婚約,把她嫁給達爾杜弗。但達爾杜弗看中的是奧爾貢的續妻艾耳密爾,他調情的情景被奧爾貢的兒子大密斯看見,可是奧爾貢在達爾杜弗的挑撥下,反而剝奪了兒子的繼承權,把財產全部贈給達爾杜弗。在這關頭,艾耳密爾巧施計謀,讓奧爾貢親眼看見達爾杜弗向自己調情的丑態。奧爾貢終於醒悟,要把達爾杜弗趕出去。但達爾杜弗露出猙獰面目,他掌握奧爾貢為政治犯藏匿的文件,於是向國王告密。但英明的國王洞察幽微,下令逮捕了騙子,並赦免了曾經勤王有功的奧爾貢。

劇本分析:

1.直接描繪現實

莫里哀的喜劇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他的喜劇不同於古典主義悲劇,後者只是間接地反映現實」而莫里哀的喜劇則直接描繪現實。他一再認為喜劇要描繪當代風俗,「修飾本世紀的肖像」。由於他的經歷比同時代作家豐富得多,他對現實的觀察也就更加廣泛。

舉例而言,《達爾杜弗》劇中的達爾杜弗所作所為觸及到當時的「聖體會」,他的舉止表明這個宗教組織為達目的,會破壞一個家庭的父子關係,進而吞食這個家庭的財產,製造社會混亂。但是,天主教勢力認為《達爾杜弗》的描寫有損於教會的形象,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撓此劇上演。但路易十四看到此劇的基本傾向與他扶持資產階級的政策是一致的,因而給予一定的支持。《達爾杜弗》經歷的鬥爭反映了現實政治鬥爭的尖銳複雜。

2.遵循理性

莫里哀遵循的哲學是按「正確的本性」做事,即按理智和理性的準則行事。他不把本能和慾望神聖化,而是認為存在理智的本能。漠視理智,就要招致失敗。莫里哀反對矯揉造作和一切多餘的過度,不過他卻往往趨向「中常之道」︰「應該總是適應最大多數」、「完美的理智逃避一切極端,而期望有節制的明智」,這種觀點往往削弱了他的批判。故而盧梭指責他向社會屈服,只想改正可笑的東西,而不是惡習;伏爾泰則把他看成「上流社會禮儀的立法者」,而不是真正的道德家。

在《達爾杜弗》裡,克萊昂特就是這樣的人物。以一個高學識的人的姿態,去對每一個角色訴說其理性而公正的言詞,而在奧爾貢和克萊昂特的好幾場戲裡,都再再的訴說這個有理性的人的勸告實在是合情合理,最後也的確證明了他是對的。但當時莫里哀書寫這個角色的用意,在於表明自己只是鞭撻假虔誠,而不是反宗教,但劇本對宗教的欺騙性和虛偽性的揭露卻是抹煞和改變不了的,如此一來,克萊昂特便成為了削弱這種抨擊力量的角色了。

3.喜劇的諷刺功能

莫里哀對喜劇功能的認識大大高於同時代人。他指出︰「喜劇的責任既是在娛樂中改正人們的弊病,我認為執行這個任務最好莫過於透過令人發笑的描繪,抨擊本世紀的惡習。」這是莫里哀的基本創作綱領。他在《達爾杜弗》的序中反覆強調喜劇的諷刺功能︰「一本正經的教訓,即使面面俱到,也往往不及諷刺有力;規勸大多數人,沒有比描畫他們的過失更見效的了。把惡習變成人人的笑柄,對惡習就是重大的打擊。」這種認識無疑突破了舊喜劇的內容,使他敢於接觸別人望而生畏的題材。

4. 戰鬥精神

莫里哀的不少喜劇具有強烈的戰鬥精神,它們適應了當時君主專制政治的需要。實際上,莫里哀成為17世紀為求得繼續發展而同王權結合的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他的喜劇大半以資產階級家庭為背景,力圖透過對上層資產階級生活的描繪,揭露資產者的惡習。

在《達爾杜弗》中,他批判資產階級(奧爾貢)目光淺陋,以致為宗教騙子所利用,他的諷刺建立在怒其不爭的觀點之上。其次,他對大貴族作了無情抨擊。他敢於運用喜劇這一慣常是諷刺小人物的形式來嘲笑貴族階級的大人物。他諷刺貴族沙龍的典雅風氣,揭露貴族糜爛墮落的生活,還刻畫了沒落貴族和中小貴族的種種丑相。

5. 中肯地描繪下層人物

他對下層人物的描繪沒有偏見。莫里哀描寫過僕人、廚師、農民、窮人。尤其是僕人,他們往往是頭腦清醒、性格開朗、言語鋒利、大膽潑辣,富有反抗意識,其精神境界往往高於他們的主人,這些形象比舊喜劇的僕人更有生氣。

例如《達爾杜弗》中的女僕道麗娜更是光彩奕奕,她對偽君子的面目認識得最清楚,知道他既想得到主人的財產,又垂涎於女主人。她對主人兒女婚事的理解確有真知灼見︰「愛情這種事是不能由別人強作主的。」她對主人的頂撞義正詞嚴︰「誰把女兒嫁給一個她所恨的男人,誰就對上天負責女兒所犯的過失。」

6.對舊喜劇進行改造

莫里哀對喜劇的形式加以改造。在他之前,喜劇的情節荒唐,充斥著海盜劫掠、多角戀愛、女扮男裝、誤會重疊、掉換襁褓、海難沉船、最後認親等俗套。這類喜劇談不上什麼社會意義。莫里哀則寫出風俗喜劇和性格喜劇,從根本上改造了舊喜劇。在外省期間創作的《冒失鬼》和《情怨》已露端倪,從《可笑的女才子》和《太太學堂》開始,則完全描繪時代的風俗和性格。莫裡哀描繪了不同的環境︰資產階級家庭、貴族沙龍、宮廷、外省場景、農村景象,用的完全是現實主義的筆觸,展現了17世紀下半葉的法蘭西社會風貌。

至於人物性格,往往是嗜癖型的,如吝嗇、偽善、恨世、醉心當貴族、沈迷於典雅風氣、追求博學、輕信、過度虔誠、疑心病等等,分別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從典型發展角度來說,這種性格基本上單一的人物雖屬早期的產物,但是仍然具有重要價值。法蘭西當代評論家則認為莫里哀筆下的人物不只有一種性格,他抓住了人物的複雜性,在主要性格以外,還伴隨以其他性格。莫里哀既保存了一些道統的喜劇特點如棒打、刮耳光、喬裝等,又加以革新。他拋棄了懶鬼、假充好漢的角色,變成哲學家、醫生、女才子,僕人不再幼稚或是騙子,而變成或大膽或膽小,或聰明或靈巧,或鄉土氣或狡黠。而且莫里哀還注意相當注重心理刻畫。

在《達爾杜弗》裡,深刻地揭露了教會勢力的虛偽性和欺騙性,這完全體現下中心人物達爾杜弗的身上。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偽善。他身為教士,平時在教堂裡表現得極為虔誠,宣稱整日不離《聖經》,以此騙取了奧爾貢和他的母親的信任。其實虔誠只是他的外衣,他暗中覬覦著奧爾貢的財產和妻子。口頭上他宣揚「苦行主義」,不離教鞭和苦行衣,但一頓飯他卻能吃兩只鵪鶉和半條羊腿,養得「又粗又胖,臉蛋子透亮」。他當眾把募來的錢施捨給窮人,告解不該弄死一只跳蚤,似乎仁慈善良,骨子裡卻凶狠歹毒,事情敗露後欲置恩人於死地。

他假惺惺地表示不能看婦女袒胸露臂的裝束,其實卻是一個好色之徒,公然說︰「如果您只有上天和我的愛情作對,去掉這樣一種障礙,在我並不費事。」、「私下裡犯罪不叫犯罪」在他第一次被揭露時,他把自己罵得狗血淋頭、一錢不值,從而騙取了奧爾貢的信任,他巧言令色,隨機應變,其程度無以複加。這個形象的成功使得「達爾杜弗」成為偽君子的代名詞。

達爾杜弗的偽善具有典型性。他是外省的破落貴族,流落到巴黎尋找發財機會。當時外省有不少這樣的中小貴族,他們大多成為子騙子,莫里哀後來在《貴人迷》中再次描寫到這樣的騙子,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達爾杜弗只是這類騙中的代表。

劇本對不辨真假、一意孤行、執迷不悟的行為也作了有力的批判,批判的對象就是另一個主要人物奧爾貢,還有他的母親白爾奈耳太太。家中的所有人都看清了達爾杜弗的嘴臉,惟獨他們兩人兩眼一抹黑,對這個騙子無限信任,崇拜得五體投地。奧爾貢不單要將女兒嫁給他,還把自己的家產全部送給他,甚至把私藏投石黨事件的政治犯的文件匣交給他保存。

奧爾貢的行為失去了一切理智,第一次大密斯將達爾杜弗向艾耳密爾調情的場面揭露出來後,他並不相信,反而將兒子趕出家門,剝奪其繼承權。直到他親眼目睹達爾杜弗向艾耳密爾求歡的丑態後,才恍然大悟。但是這時他面對的是失去財產、將被捕入獄的悲劇局面。在莫里哀描寫的失去理智、痴迷愚頑的人物中,奧爾貢面對的下場是最嚴峻的。不過,莫里哀對這個人物仍然採取規勸態度,認為他並非不可救藥。

國王在劇中並未出場,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明察秋毫,處事果斷,賞罰分明,不忘奧爾貢立過功。劇本結尾的重要意義在於體現了路易十四的國策,即保持資產階級和貴族階級的力量平衡。既然宗教騙子危及他的重要臣民,他自然出面干預。劇本對國王的正面歌頌,是取得路易十四支持的重要保證。

在其他人物中,艾耳密爾聰慧機敏,賢淑貞潔,她對前房子女愛護備至,視同己出;為了讓丈夫醒悟,她設計讓達爾杜弗上鉤。一舉一動大家風範。相比奧爾貢的愚蠢蠻橫,大密斯的急躁簡單,瑪麗雅娜的懦弱膽小,她顯得格外聰明、善良、敢作敢為,她成為反對封建道德、揭露宗教偽善的主要人物。艾耳密爾和道麗娜都是講理性的,至於克萊昂特更是理性的化身、作者的代言人,但他的中常之道的說教不免削弱了劇本的批判力量。

7.獨特的戲劇描寫手法

在藝術上,《達爾杜弗》有獨特的創造性,體現了精湛的技巧。為了塑造偽君子的形象,莫里哀使用了一系列別出心裁的手法。前兩幕呈現下觀眾面前的是一場又一場家庭爭吵,在場的七個人在爭執中各自亮相;他們爭論的焦點是如何看待達爾杜弗。這是以「間接描繪」的方法來塑造偽君子的形象。觀眾雖然已經大體上了解到他的偽善,但百聞不如一見,勾起了好奇心。歌德認為這是「現存最偉大的最好的開場了」。及至達爾杜弗出場,首先是一段精彩的對話︰

達爾杜弗:(望見道麗娜):勞朗,把我修行的苦衣和教鞭收好了;禱告
     上帝,神光永遠照亮你的心地。有人來看我,就說我把募來的
     錢分給囚犯去了。
道麗娜:真會裝蒜、吹牛!
達爾杜弗:你有什麼事?
道麗娜:告訴您……
達爾杜弗:(從他的衣袋內掏出一條手絹。)啊!我的上帝,我求你了,
     在說話之前,先給我拿著這條手絹。
道麗娜:幹什麼?
達爾杜弗:蓋上你的胸脯。我看不下去︰像這樣的情形,敗壞人心,引起
     有罪的思想。

達爾杜弗一開口就露出了偽善的本性︰他看見道麗娜,馬上抓住機會表現自己,但是欲蓋彌彰。他怕別人不知道他穿苦衣,便提一下以示炫耀。給已決犯分錢,是想說明自己心地仁慈,專門做好事。所以道麗娜不客氣地說他裝蒜、吹牛,同時也在提醒一下觀眾。緊接著的一個動作進一步揭示了偽君子的面目︰他突然掏出一條手絹,觀眾也跟著道麗娜的喝問,想知道他要幹什麼。這一段話使他假正經的面目暴露無遺。正如莫里哀所說︰「我不讓觀眾有一分一秒的猶疑;觀眾根據我送給他的標記,立即認清他的面目;他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話,沒有一件事,不是在為觀眾刻畫一個惡人的性格。」

莫里哀描繪偽君子所花的筆墨極為簡練。全劇總共31場,奧爾貢(莫里哀親自扮演)在20場中出現,而達爾杜弗的戲只有10場;全劇共1962行詩,奧爾貢占342行,而達爾杜弗只占290行,但是他的場次卻是關鍵性的,他的性格塑造得非常鮮明。對這個中心人物所花筆墨之少在莫里哀的戲劇中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戲劇史上也是罕見的。

8.善於運用喜劇手法

在《達爾杜弗》中,喜劇手法與鬧劇手法密切結合。第四幕第五場奧爾貢藏在桌子底下是富於喜劇色彩的安排。達爾杜弗的表白愈是坦率,就愈是令人可笑,因為觀眾知道他的話都讓奧爾貢聽到了。艾耳密爾既在對達爾杜弗講話,也是在對丈夫講話,而且為了讓偽君子暴露,設法挑逗他,以便使丈夫覺悟。她和達爾杜弗在捉迷藏。可是這回奧爾貢倒是沉得住氣,始終沒有露面,急得艾耳密爾又是咳嗽,又是敲桌子,提醒丈夫她是在做戲。最後,奧爾貢等達爾杜弗出去張望之際鑽了出來,藏在妻子背後,直到達爾杜弗動手動腳,才迎上前去,讓達爾杜弗吻個正著,至此喜劇效果也達到高潮。

9.重複手法的運用

除了常用的喜劇手法以外,還可以舉出一種「重複」的手段。

A.詞句重複︰

第一幕第四場道麗娜向奧爾貢報告太太身體不適,奧爾貢卻不關心,問道︰「達爾杜弗呢?」道麗娜回答達爾杜弗身體好得過頭,奧爾貢則說︰「可憐的人!」這樣來回一連四次,喜劇效果強烈。第五幕第三場,道麗娜見奧爾貢面對飛來的橫禍。束手無策時,感嘆了一句︰「可憐的人!」與前面奧爾貢的話相對應,既是同情,又有諷刺意味。

B.行為重複︰

第二幕第四場,兩個年輕人說賭氣話,但言不由衷;第三幕第六場,先是達爾杜弗下跪,表示自慚形穢,隨之奧爾貢也下跪,顯出被人牽著鼻子走,十分可笑。

C.局面重複︰

第三幕和第四幕奧爾貢和艾耳密爾為了達爾杜弗兩次交鋒,第二次是要讓偽君子出糗。假面具的多次脫下︰達爾杜弗在劇中有四次脫下假面具,兩次面對奧爾貢,兩次面對艾耳密爾。第一次在第三幕第三場,達爾杜弗自己承認戴著假面具,他不在說笑,但很滑稽。第二次在第三幕第六場,他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其實這是大實話,可笑的是奧爾貢不相信。還有第四幕第五場和第七場,奧爾貢終於露出了他的真正意圖。

四、相關評論資料

莫氏喜劇種類和樣式多樣化,已超越古典主義的範圍。他又是法蘭西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他的喜劇都有鬧劇成分,堅持平民趣味。但革新了民間的鬧劇,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的諧劇都是直接為舞台演出而寫作的。他把日常的生活用語抽提後搬上舞台,顯得自然生動。他自覺地站在民眾大眾一邊的民主主義精神,反映了他具有法蘭西社會第三等級的反封建傾向。

莫氏有一套有創見的現實主義喜劇理論和編導經驗,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強調以社會效果進行評價。他的諧劇已成為典範性作品,影響了許多國家諧劇的發展。在法蘭西,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其劇作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台上經常演出的劇目。在中國舞台上也不例外。因此莫氏喜劇是世界文學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五、演出資料

《達爾杜弗》(又譯《偽君子》或者《騙子》,1664─1669)是莫里哀最優秀的喜劇。它在17世紀約上演200場,在18世紀上演900場,在19世紀上演約1100至1200場,是法蘭西劇院上演場次最多的劇目。

當初,《達爾杜弗》為了取得上演的權利經歷了近五年的艱苦鬥爭。此劇起先是一齣三幕詩體劇,1664年5月12日於凡爾賽的園遊會上演出。巴黎大主教向國王控告此劇「否定宗教」,《達爾杜弗》被禁演,有個本堂神父甚至要求判處作者火刑。8月,莫里哀給國王寫了第一份陳情表,指出嘲諷偽善完全符合喜劇移風易俗的要求,希望路易十四主持正義。莫里哀為取得上演權利,對劇本進行修改成為五幕劇。1667年8月5日第一次公演,隨即被最高法院院長下令禁演,巴黎大主教也下令凡看此劇者革出教門。莫里哀寫出第二份陳情表,指出「如果達爾杜弗之流得逞,那我就無須再寫喜劇了」。直到1669年2月5日,莫里哀呈遞了第三份陳情表,才獲淮公開演出。

台長: 女伶

美國黑金
是男人必須有的 http://www.yyj.tw/
2019-12-12 23:00: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