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台灣的那兩年,我並沒有太濃烈的思鄉情懷,只有在偶而看著午前快要日正當中的陽光時,那光影中的陰影,會讓我想起小時候,望著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屋外也有撒落的陽光。 還有特有的煮飯的味道。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種回憶。在同樣的時間跟相似場景時,燃起記憶中相似的生活片段。
我以前是不喜歡甜食的,尤其是軟糖,小羊羹或新港飴之類的。可是在我離家一陣子以後,回台灣度假時,看到從來不碰的小羊羹,卻一連吃了好幾塊,紅豆、綠豆、抹茶,好像什麼口味都好吃。這樣的口味改變,好想沒有什麼軌跡可尋,也不知什麼時候又突然消失。我回到台灣以後,對於小羊羹,雖然仍然不會主動去搜尋購買,也不若小時候厭惡,卻又突然失去興趣。這樣的感覺,好似有點像我在國外的7-11努力搜尋黑松沙士一樣,可是在台灣時,我偏又不喝碳酸飲料一樣沒有道理可言。
每次姊姊回國,總是隨身行李驚人,有時我不免訝異,那到底都裝了些什麼?可是每次她回台灣來時,再返回僑居地時,總是又多添了幾箱行李。她最喜歡的還是逛傳統市場,只有傳統市場裡的感覺,會讓她覺得身在台灣。所以她回國的行李箱裡,有她異國買的大陸貨,回來台灣贈送親朋好友,然後她又從台灣可能買了一些大陸貨返回僑居地。我說這樣同樣大陸貨,那裡買有何不同?她說家鄉的味道不同。台灣買的就是台灣的味道。
朋友這次回國,距離上次恰巧半年,在他出國前常跟我去吃酸酸辣辣的滇緬菜,就算天氣炎熱,也常能讓他多吃幾晚飯,我提議要不我們也去常去的館子回味一下味道,他說,天天吃都厭煩了,我說那麼久沒吃了,怎還記得呢?或者跟你想像中不一樣啊。一試之下他果真味蕾大開,直呼比他記憶中美味,我不禁訝異,你不正從那國歸來,卻說台灣的這類菜系要比它的母國美味?他說,那不僅僅是味道而已。還有熟悉的回憶。
小小的台灣,南來北往的交通非常發達,有時聽人說起懷念小時候的某某小吃,我便覺得這哪算是思念呢?真要念念不忘,找個空跳上車,不就得了,算得上什麼鄉愁呢?年紀越來越大了以後,出國次數多到很難算計,還有朋友來來去去,散佈世界各地,我卻漸漸體會,所謂的家鄉味,就是一種鄉愁,鄉愁無處不在,在眼裡,在心底,有觸覺,有聽覺。很多時候,雖然鄉愁都以食物的味道做表現,可是有時候,其實瞬時的天氣變化都能引起鄉愁。我就曾經站在國外的 7-11發呆,望著手中沈重的行李嘆氣,台灣的7-11不是都可以把行李宅配到家的嗎?怎麼海外的全變了樣。連茶葉蛋關東煮都沒有。我也只不過想喝晚熱湯去寒啊!那哪是咖啡可以辦到的事呢?
我第一次在美西的麥當勞買了麥香雞咬了一口以後,除了心痛價格偏高,七塊多美金的花費外,我完全沒有辦法接受這是麥香雞真正的味道。在人家的地盤質疑起它的味道。就好比稱讚台灣的北京烤鴨比在北京吃還道地一樣。是味道真的不同?還是心早已有了定見?
鄉愁原來無處不在,在嘴上,在胃裡,在眼裡,更在心裡。而且我相信,懂得吃cheese卻不懂得臭豆腐美味的民族,關鍵不在於接不接受,實則在於鄉愁。因為臭豆腐讓他們想起了家鄉味吧? 患了思鄉病的人,什麼美味都覺索然無味,於是食不下嚥。
人生經驗多了以後,朋友來來去去,我突然體會,什麼時候容易患了思鄉病?不知歸期的異鄉旅人最清楚,其實離開家鄉的那一刻便已悄然醞釀。鄉愁是什麼?孤獨遊子最明白,是視覺,是聽覺,是嗅覺也是觸覺。更多時候,鄉愁只是突然想要在相似的異國麥當勞裡,尋找似曾相識卻永遠不對味的漢堡香。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