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翰林版高二下國學概要課本
======================
第一章:史學的基本認識
1.尚書→記言又記事
春秋→編年體
史記→紀傳體史書(黃帝→漢武帝)
2.劉知幾撰史通→將史書分成六家
第二章:紀傳體
1. 紀傳體是史書主要的體裁,由本記(皇帝,例外:項羽本記)、表(各時代大事)、書(典章制度)、世家(諸侯,例外:孔子)、列傳(平民)。因為本記、列傳為主,所以稱為紀傳體
2. 正史皆為紀傳體,正史的名稱最早出現在隨書經籍志(司馬遷 史記、班固 漢書)
3. 四史→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三國志(陳壽)
史記→司馬遷:
1. 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也是第一部正史
2. 黃帝→漢武帝
3. 本記(皇帝,例外:項羽本記)、表(各時代大事)、書(典章制度)、世家(諸侯,例外:孔子)、列傳(平民)。
4.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史記注釋本)
漢書(乾漢書)→班固:
1. 第二部正史,卻是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
2. 漢高祖→王莽
3. 歷經四人之手(班彪→班固→班昭、馬續)
4. 從此以後的正史多以斷代方式記載
5. 漢書沿襲史記的體例稍有改變,把世家並入列傳,將書改為志
後漢書→范曄
1. 第三部正史、第二部紀傳體的斷代史
2. 東漢光武帝→東漢獻帝
三國志→陳壽
1. 第四部正史、第三部紀傳體的斷代史
2. 史書中體例最簡略(全書沒有志,也沒有表,只有魏書有記)
3. 以魏為正統
4. 魏文帝→西晉武帝
5. 裴松之作注
台灣通史→連橫:
1. 不列入正史,但是是紀傳體名著
2. 隋→清
3. 第一部體例完備的紀傳體台灣史
第三章:編年體與記事本末體
壹、 編年體→是以年、月先後順序來記載史事的一種題裁
1. 春秋為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一) 竹書紀年→四庫全書總目列為編年體之首
1. 夏~魏襄王
2. 以王國維的古本竹書紀年輯校最為完備
(二)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所僎(助俢者有劉邠ㄅ一ㄣ、劉恕、范祖禹)
1. 上起戰國下至五代
2. 以編年為體,年經事為緯,時間概念極為清楚
3. 此書雖為編年體,卻吸收了紀傳體的一些優點,如每遇重大事件必交代前因後果
4. 全書以治亂興亡、政治延革為主
(三) 續資治通鑑→畢沅所僎
1. 畢沅在前人的基礎上寫成續資治通鑑
2. 宋~元
3. 是眾多續通鑑中最有價值的史書
貳、 紀事本末體→針對重大歷史事件,詳敘其前後本末的一種體裁
1. 紀傳體以人物為核心,凸顯出歷史人物在各朝代的活動
2. 編年體以時間為主軸,明確交代歷史事件和時間的緊密關係
3. 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核心,在每個篇章中綜合敘述與此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
(一) 通鑑紀事本末→袁樞所僎,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
1. 每個事件都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加以完整的敘述
(二) 宋史紀事本末→陳邦瞻所僎
1.宋史紀事本末十分之三是依據馮琦的原本,十分之七才是陳邦瞻的搜羅補充
2.按照時間順序加以詳盡的敘述,充分顯現出紀事本末體的特色
(三) 明史紀事本末→清代古應泰所撰
1. 每回都有「古應泰曰」的一則評論
2. 成書時間比官俢明史還早八十多年,是研究明代歷史的重要典籍
(四) 繹史→馬驌ㄙㄨˋ所撰
1. 上古~秦代
2. 除了自作標題,詳敘本末之外,最後還加以評論,是研究秦史不可或缺的史書
第四章:政書與史評
壹、 政書→政書是專門記載一代或數代典章制度沿革的一種史書,這種史書由紀傳體中的書或志發展而成,彼此的性質非常類似
(一) 通典→杜佑所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政書
1. 專門記載歷代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
2. 堯舜~唐
3. 杜佑往往在書中提出自己的說、議、評、論,頗具警世作用
(二) 通志→鄭樵所撰
1. 綜合歷代史料寫成通志,記載史事
2. 三皇~唐
3. 體例效訪司馬遷的史記,並斟酌歷代史書加以編撰
4. 通志的精華在二十略部分,故史家都將此書列於政書類
(三) 文獻通考→馬端臨所撰,以通典為藍本
1. 杜佑的通典、鄭樵的通志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合稱三通
2. 堯舜~南宋
3. 以杜佑的通典為藍本再加以增補、考訂
4. 文獻通考比通典更加豐富詳盡
5. 此書是研究宋代以前各種典章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書
(四) 唐會要→王溥ㄆㄨˇ所撰,第一部按朝代記載典章制度的會要史書
1. 唐會要不同於通史性質的三通,而是專門記載有唐一代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
(五) 大明會典→徐溥等奉命俢撰
1. 會典屬於會要的別體,專門記載一代的點章制度,但不詳敘史事
貳、 史評→是評論史事或史書的一種體裁。評論史事者,就是針對歷史事件或人物加以評論
1. 最早出現史評的名稱→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
(一) 史通→劉知幾所撰,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史評專著
1.分為內外篇,主要在論述史書源流、史書體例、史官建置、舊史得失等
(二) 讀通鑑論→王夫之
1. 與史通、文史通義最大的差異在於該書純粹討論史事
2. 每卷都根據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所列帝王世係區分若干篇,每篇則對這一時期的若干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分析和評論
(三) 文史通義→章學誠所著
1. 全書既論文又論史,但偏重在論史。
2. 闡明六經皆史
第五章:其他重要史書
壹、國語→中國最早的國別史
1.以國分類,以語(對話)為主,故名國語
2.國語與左傳同事記載春秋時代的史實,故古人稱左傳為春秋內傳,3.國語為春秋外傳
4.周~韓趙魏滅智伯
5.國語的編纂並非出自一人之手,此書很能可是當時各國史官紀錄的歷史材料,後人在這些材料的基礎加以整理而成,成書年代當在戰國初年
6.國語注重勸善;左傳注重記史
7.國語對話風趣,對人物性格有細緻的刻劃;左傳則記事較豐富而具體
貳、戰國策→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為國別史名著
1. 經劉向編訂整理,並定名為戰國策
2. 此書傳至北宋僅存二十一篇,曾鞏訪求於士大夫家,加以校訂,得以復歸完整
3. 戰國策的內容多為戰國策士縱橫捭闔的談說與活動,同時也反映各國成敗興亡的歷史
4. 司馬遷作史記多採用此書
5. 此書擅長敘事,描寫生動,擅用譬喻,語言精練,是先秦歷史散文的名著
參、水經注→酈道元為水經所作的注,四庫全書將本書歸於史部地理類
1.水經注雖以注釋水經為名,實以水經為綱,詳加增補,自成巨著
2.水經是中國古代一部較完整的地理著作,作者是誰眾說紛紜
3.水經注全書以水道為主線,對北魏以前的水系,一一追本溯源
肆、貞觀政要→吳兢(當時有今董狐之稱)僎
1.本書記載李世民與其臣僚等四十五人的問答、大臣的諫諍和所上奏疏,以及政治上的重大措施
第一章:子學的基本認識
壹、子學的涵義
1.諸子→最早見於劉歆七略中的諸子略
2.百家→最早見於莊子天下篇
3.狹義的子學專只研究先秦至漢初諸子思想的學問
4.廣義的子學指研究範圍有擴大,包括先秦、漢初以後著名哲學思想家的學問
貳、子學的興起背景
1.子學興盛於春秋、戰國時代
參、子學的分類
1.莊子天下篇→戰國時代出現對諸子學的評論
2.孟子盡心篇→子學真正出現學派分類
3.司馬遷史記(陰陽、名、儒、道、墨、法六家)→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增加縱橫、雜、農、小說家《小說家不入流》;另列有兵書、術數、方技)→四庫全書把不屬於經、史、集三部的著作權部規劃到子部
第二章:先秦諸子學
1.先秦諸子雖號稱百家,其實主要是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所稱的十家→陰陽、名、儒、道、墨、法、縱橫、雜、農、小說家
2.儒、道、墨、法→顯學
壹、儒家→先秦時代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春秋末期)、孟子(戰國時期)、荀子(戰國晚期)
(一)孔子(春秋末期)→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1.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2.思想核心→仁(仁就是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達立而達人』)
3.政治→主張徳治,提倡「道ㄉㄠˇ之以徳,齊之以禮」;也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都該名副其實
4.教育→提倡「有教無類」,也建立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態度
5.孔子更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
(二)孟子(戰國時期)→亞聖
1.孟子一書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纂
2.思想核心→仁、義,認為「仁,人心也;義,正路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3.政治→把孔子的徳治發展為仁政,要求當政者「省刑罰,薄稅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同時她還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
4.人性的認知→性善論,認為「人無不善,水無有不下」,因為每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端
(三)荀子(戰國晚期)→時人尊稱為荀卿
1.政治上→荀子主張禮、法兼治,認為「禮義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他進一步發展了孔子、孟子的德治和仁政主張,提倡「節用裕民」、「平政愛民」
2.人性論→反對孟子的性善論,提倡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要使人改掉與生俱來的惡習,就必須教化與法治結合
3.天道觀→反對天命鬼神的論調(墨子反宿命論,但相信鬼神確實存在),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肯定自然運行的客觀規律,與人的意志毫無關係
貳、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春秋末期)、莊子(戰國)
(一)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者
1.老子(又名道德經、道德真經)一書相傳是老子所作
2.哲學思想→以道為核心,認為道不但是萬物的主宰,而且是萬物的根元
3.老子認為道就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它具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是它又是「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永恆存在,週而復始的
4.老子又認為道就是物,所謂「有物混成」、「其中有精」,也就是說,道是原始狀態的細微物質,道的特徵就是自然無為
5.政治主張→當政者必須「無為」才能「無不為」,不妄加干預,讓百姓順其自然;其次,他認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只要當政者去掉一切治巧詐偽,反璞歸真,百姓便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6.老子嚮往「小國寡民」的社會
(二)莊子(戰國)
1.莊子(又名南華經、南華真經)→分內(莊子手著)、外(非出自一人之手)、雜(非出自一人之手)三部分,內篇題目皆有深意,外篇和雜篇則只取篇首兩;三字為題,大多與內容無關
2.思想→以道為本,認為萬物齊一,主張順應自然,反璞歸真
3.莊子以道作為認識世界萬物的基礎,打破是非、大小、成敗、壽夭、可否等對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4.認為自然、無為、消遙是道的基本要求,是人生的基本方向
5.反對孔子;孟子的仁義學說,提倡「無己」、「無功」、「無名」,以及無所作為、自由自在的理想人格
參、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
1.墨子曾學儒家之術,後因不滿儒家禮樂、厚葬、久喪的主張,創立了與儒家對立的墨家學派
2.學說中心→兼相愛,交相利
3.墨子→後門人和後學者所纂
4.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尊重選拔人才(尚賢),下層官員應服從上位者(尚同),提倡節約(節用),反對奢侈,反對音樂(非樂),反對宿命論(非命);要愛所有人(兼愛),反對戰爭(非攻),認為天有意志(天志),鬼神確實存在(明鬼)
肆、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戰國)、李悝ㄎㄨㄟ、吳起、商鞅、申不害、慎到
1.擅長刑名法術之學,但口吃不善言辯,勸於著述
2.商鞅強調「法」,重視國軍頒布法令的權威
申不害強調「術」,重視國君駕馭臣下的權術
慎到強調「勢」,重視國君擁有絕對的權勢
韓非集合三家優點,提出一套「法」、「術」、「勢」兼治的政治理論, 強調國君必須行法、執術、恃勢,如此才能安定國家,治理天下
3. 教育→韓非從歷史進化觀點主張「廢先王之教」,認為「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因為時代不同,教育制度也必須隨著改變
4. 法制觀點→把法制和教育結合起來,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也就是強調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