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1 10:49:43| 人氣3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剪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一次到髮廊理髮是十九歲。
家中本就有個“私人理髮師”,這次是為了“新鮮感”,但不是想一改“基本髮”,正如媽媽所說的,若不是為了參加表姐的婚禮,她才不花時間去燙髮呢!女性也許都是這樣,總要為這些事弄個藉口。

我還以為那位所謂“老”師傅真的很老,然而其樣子過不了四十嘛!媽媽說只是因為其工夫老到,所以稱老師傅呀傻女!他的頭髮很短很短,最令人欣賞的還是他的白襯衣和牛仔褲,是令人可以立即聯想到亦舒筆下那些留學外國回來南中國渡假的意氣風發的男主角......
他是老師傅,誇其手法純熟是多餘的了,剪刀和梳子在我頭上共舞,我忽然想起了“庖丁解牛”,感覺有點怪怪的。他問我是否需要束馬尾,我說要,他表現得很驚訝,立即停下手來問:唸大學都得束起(頭髮)?我倒是給他這樣一問而呆了呆,唸大學就不能束髮?接著他竟從我束髮的習慣分析到我的髮質,從髮質進而推導出一連串打理頭髮之道,目的也許只是勸說我別再束髮了,整個邏輯思維都非常有理,他一問我一答都乾淨利落,沒有談到其他。“我會大刀寬斧地替你剪,但這樣剪也許就束不起了,都大學生啦,以你這個樣子再束起就跟初二女生沒分別了,而且你的一頭曲髮我很難替你理一個有層次感的髮型,但不要緊,我即管試試...”“行了,你認為怎麼好就怎麼剪!”我既來了,要斬要殺就悉隨尊便。這樣子的“大氣度”是從小“培養”的,記得小時候爸爸操刀並不太有經驗,我跟哥哥的髮型被剪出來往往會出人意表,但只要被笑上一兩天以後就沒事了,沒有人會為你的頭髮造文章。

“...這樣剪...也許你會發現第二天起床頭髮會又鬆又亂,爆炸到連媽媽都認不出你來,那時候你就會想起我並且很生氣,罵我不要緊...小聲一點就行了!”我笑了,這個理髮師,有點風趣。“我是認真的,你別以為我在說笑,你的頭真會爆炸到飛起!”我不介意,反正頭髮會重新長出來,但我記得小學時留了長髮在升中學時得一把剪掉,跟割掉一塊肉一樣傷心。女孩子大多數都喜歡長髮,在中學時同學們都想方設法跟老師搞對抗,也許校規不容許的,往往是學生最喜歡做的。記得有女同學會把長的一束夾在腦後,然後讓短的一束盍著,這樣從表面看來就跟短髮無異;也記得有甚麼校際班際比賽時,女同學頭髮不合“規格”被命剪髮那欲哭無淚的表情,甚至只是要求夾起額前的頭髮,女同學會因此而掉眼淚。頭髮真是一樣奇妙的東西,剪了不會痛,但剪不好卻會使人混身不自在,甚至心情因此壞上好幾天。

似乎大家都很介意,這使我很早之前就想寫一篇關於“髮”的文章,究竟為什麼人們會這麼介懷一種本來只為保護腦袋的東西,跟衣服一樣,本來足夠保暖就行,現在成了美不美的依據,另外,為什麼長髮要為君留或為君剪,我都很有興趣。初一的時候班主任說學校不許同學們留長髮的原因跟不許留長指甲一樣,因為頭髮和指甲是最會吸收營養,因而也長得最快,所以發育時期還是短髮比較好...這樣子的解釋不知道是否有科學依據,但無論如何,我知道還是“相信”班主任對自己較有利。台灣早前學生們都反“髮禁”,當然,這是基本人權。我以前唸的那家中學現在都准許女同學們留長髮了,學校從此少了這種“特色”。

十九歲,才第一次外出理髮。結論是:還不及我的“私人理髮師”嘛!雖然老師傅有的是經驗,有的是專業,但我爸爸有的是特色,他從來只會替我們剪,不會替別人剪了,也是一種“專業”;雖然偶爾會失手,但往往帶來驚喜,在外面理髮往往按自己的要求,有時會很悶。在家中讓爸爸操刀是不許講要求的,也許這樣說有點誇張,他常常說如果我們乖,如果我們聽教,他會剪得漂亮一點,不然,你會知道不孝順父母的下場...算不算要脅?不算,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之本份,不應該等要求才做。

師傅替我吹乾頭髮並且逆梳使頭髮“有咁亂得咁亂”,說:“吶,現在夠亂了吧!讓我教你應怎樣打理。”然後像玩魔術一樣把頭髮梳得整齊貼服。三千煩惱絲,我知道剪得斷,可以難保會不亂。這些“煩惱絲”,從小就是父親去為我打理的,是煩惱也好,是頭髮也罷,我都懶得理,直至今天,十九歲到外面去剪個髮,竟發現父親那麼多的好處。


2004/12/12
2005/1/21



台長: 脆肉鯇
人氣(3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