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24 15:26:53| 人氣2,61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思與無思

思與無思

    蘇東坡有位朋友名叫章質夫,在公堂西側蓋了一間房子,打算作為修心養性的場所,凡是所作所為都在此先經過一番思慮而後行,因而將這間房子取名為「思堂」,並請蘇東坡為他寫一篇「思堂記」,以資銘志。
    蘇東坡慨然應允,文章也很快就寫好了。沒想到他在「思堂記」中長篇大論,隻字未提“思”的好處,卻只侃侃而談“無思”之妙。文章一開頭他就說:我是天下最不懂得思慮的人,每當遇到事情,就直接將心意抒發出來,根本無暇去思慮。況且事情還未發生就去想它,未免太早了些;事情既已發生,再去想它,也已經來不及了,正如古人所說:來者不可待,往者不可追。是以蘇東坡從不思慮,心裡有什麼話,直接就衝口而出。這些未經思慮的話如果吐出來,必定會傷人,但如果隱忍而吞下去,又會傷到自己,最後他寧可傷人而不傷已,總是一吐為快。
    為何蘇東坡臨事總要一吐為快呢?他認為為善修德應該要像《大學》篇所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那般地出乎自然。一位正人君子,當他見到了善,就像看到了美好的事物,很自然地就心生喜悅;當他見到了不善,就像聞到了惡臭,本能地也會感到厭惡,絕不會事到臨頭才去思考它是好是壞,再去選擇逃避或接受。因為義字當頭再去考慮利與害,行義就不會果斷;上到戰場再去考慮生死問題,打起仗來就表現不出勇敢。
    古云:「孺子近道,少思寡欲。」的確,小孩子最接近於道,因為思慮少,欲望小。可見思與欲都不是好事,甚且思之為害尤甚於欲。舉例而言:有兩個盛水的罐子,一個罐底有個小漏洞,另一個每天從中取出一升水。試問,那一個罐子的水會先用盡?答案很清楚,當然是那個有漏洞的罐子。蘇東坡認為“欲”就好似那個每天搯出一升水的罐子,雖然也會使罐內的水消損,但偶爾取之,適可而止,消損還是有限。而“思”卻像罐子的漏洞,洞雖小,但漏水卻是無時無刻不曾間斷,不用多久,罐內的水就漏光了。由此不難想見,“思”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思既然不好,那不思又有何益?事實上,不思比思可就難多了。我常常試著,什麼都不要去想,希望能靜下心來,以求得片刻的寧靜,但過不了多久,心思就開始天馬行空,忽而想東,忽而飄西,不是想到過去,就是想到未來,似乎很少停留在當下的現在。況且所想的這些雜亂無章的俗慮不但一無是處,還將腦子塞得滿滿,讓人一刻都不得清閒,進而帶來無謂的煩憂。
    莊子 人間世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人如果能夠敞開心胸,讓腦子放空,空無一物的靈台自然就會展現光明,吉祥也將聚集於此,進而達到“坐馳”之妙境。什麼是坐馳?蘇東坡在「思堂記」中有相當透徹的詮釋:「虛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處而靜,不飲酒而醉,不閉目而睡。」也就是心無罣礙,清明澄澈,心神合一而流通不息,安祥而不鬆懈,不靜坐而心自靜,不飲酒而飄飄然,不閉目而沉睡。這種來去自如的空虛之心,因自由而能四處遨遊,不思之妙盡在於此。這位大詩人談了一大堆“無思”之妙,最後才發現所寫的非但文不對題,甚且對“思”有反諷的味道。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窘境,文章再也寫不下去,想必無法作結。沒想到蘇東坡文才橫溢,輕輕一筆帶過,而讓這篇盡談“無思”之妙的「思堂記」成了流傳千古的絕妙詩篇。
    他認為以“無思”的道理來為「思堂」作記,的確是荒謬絕倫,但人世間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也因此正反兩種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以我的好友章質夫的賢德,他所謂的“思”,想必不是世俗之輩終日鑽營的思慮,而是《詩經》所說的「思無邪」,因為他的修持已臻於「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再怎麼思,總還是在坐馳中幾近於道。而我蘇東坡還是位凡夫俗子,不思則已,思之則心蕩神馳,意馬心猿,因而我只得退而求其次,追求易經「無思也,無為也」的庸俗之道,換言之,就是不用思考,一切就順其自然而為,免得傷神又傷身。
    到底是“思”好,還是“無思”好?我個人認為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有些人遇事都要巨細靡遺地思之再三,計畫了再計畫,但往往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最後還是落得一場空。相對來說,蘇東坡就顯得比較灑脫,他主張凡事不用思考,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因而總是一吐為快。
無可否認,“無思”可以讓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不為俗慮牽絆。但觀諸蘇東坡的一生,儘管在文學上獲得了輝煌的成就,卻也因為一吐為快,得罪於當道,從三品大員一路被貶謫到九品的芝麻小官,甚至還被流放到海南島的儋州,差點就命喪在這瘴癘橫行的荒島上。
    蘇東坡喜歡活在當下,但“時間”總是一刻不停地在流逝,當下的瞬間很快就成了過去,他的一世功名一轉眼也已成了一千年前的過眼雲煙。如此想來,人的窮達賢愚,一切的一切,在一定會被時間遺忘的鐵則下,只不過如微塵一般的渺小。既然是這樣,“思”與“無思”就不再具有意義。老來我倒是比較欣賞陶淵明「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的豁達。多所憂慮只有傷身而已,何不就順其自然,與時俱化,悠然遨遊於大化之中,一切的橫逆不妨就委由命運去安排,不必喜,亦無所懼,這樣的日子過起來就會感到無比的自在。

台長: Dr. Lin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61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哲理 |
此分類下一篇:宗教信仰之我思
此分類上一篇:聰明難,糊塗更難

日本藤素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5:12: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