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要談新聞的真實,今天來還債了~
前一陣子寫了電影的 abcdef, 大家就可以知道,我如果要批評一件事情,一定會先把要評論的標準定義清楚,否則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大家一定會看不起我的。就好像昨天我看 TVBS 不爽,今天三立新聞犯了錯,如果只因為它是個愛台灣的電視台,我就能不批嗎?當然不是這樣~
(三立新聞台為什麼愛台灣的電視台呢?因為它沒有駐海外記者呀,嘿嘿)
為了寫我的小說,我重讀了幾本聞學理論的書。不過令人灰心的,對於新聞這個專業,好像沒有什麼定於一的評論標準,光是眾所同意的新聞基本原則:”真實”,就是個可以值得辯論千年的哲學問題...那可怎麼辦?只好自己歸納整理一下:我認定的新聞四本柱,也就是新聞品質要求,有個簡單的背誦口訣(呵,版權所有,要轉的請給我錢 = =)~
每個記者在作任何一條新聞時,都應該要重新審思,自己作的新聞是否合於新聞基本品質要件。
口訣來了,你也可以很快記起來。
伸出你的右手,用力比出大姆指,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百善孝為先,民以”食”為天...取其諧音,食者實也。事實是新聞四本柱的基石,所有的新聞報導,都是要以事實為基礎的。
別放下你的大姆哥,接著把食指直直伸出去,成了一個打手槍的姿勢。
民以食為天,如果你要開小吃店,什麼是最重要的呢?客人永遠是對的...所以新聞第二本柱,就是”客觀”。
想像你是約翰韋恩(不要說是小馬哥啦,小馬哥是用雙槍的= =),剛才用手槍幹掉了一個牛仔,你對著槍口吹氣,這時,把中指直直伸出去,和你的嘴唇平行...你平平地伸出了中指,所以新聞的第三本柱,是”中立公平”。
聰明的朋友,你看看你的右手,是不是成了一個三度空間的座標?
X 是事實,Y 是客觀,Z 是中立公平...有了三度空間,第四度空間是什麼?是的,新聞第四本柱就是”時間”~
來,二分鐘背起一個品質標準:新聞的品質要求是什麼?
事實,客觀,中立公平,時間...要記得比手勢唷!期末考要考呢!
以上四本柱,是有重要順序的;也就是說,一比二重要,二比三優先,沒有前三者的新聞,就算衝再快也是廢料一則。每個記者都應該要背在心中,這是所謂專業的基礎。
不過要解釋以上四點,可能要花一整本書的時間,這裡不可能講得太深入。
因為以上四點,都是值得思辯的哲學議題,並不是奧運那樣,可以用”更快,更高,更強”簡單說明;或是我們偉大的摩托羅拉,對於顧客滿意(100%) / 品質(6 Sigma) / 運作週期(二年快十倍) / 成本(在滿足前三項的前提,愈低愈好)四個品質標準,可以用量化標準來解釋...唉,真是個難題,請容我試著用很簡單的方式來說明。
事實是新聞最基礎的工作,但也是最容易偷雞摸狗的地方,記者會出包,通常是死在這點...而客觀/中立公平/時間這三點,因為普世價值對言論自由的保障,就算新聞媒體作了很糟的事(不客觀 / 不公平 / 在錯誤時間報導),可是我們通常不能說他們”錯了”,只能說我們”不喜歡”:這樣大家開始入門了嗎?
三立陳雅琳這次犯的錯,是資料誤用(陳自稱),可是在觀察者的眼中,這就是假造事實:和 TVBS 前陣子幹的是同一件事,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可是,為什麼陳雅琳自己不覺得她作錯事了呢?因為她是 TVBS 養出來的新聞人,之前的教育沒有把她教好,所以她對新聞真實的要求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就好像小吃店把馬肉當牛肉賣給顧客,自己卻又振振有詞說:嘿,那有什麼問題,反正都是紅肉呀!有那麼嚴重嗎?
(我上面這句話,其實也很糟糕唷!可是,你說我糟在什麼地方呀?我可是基於事實說話呢~嘿嘿,我是故意的 ^^)
看看國外是怎麼處理錯誤引用這件事: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703/20070329080246.html
XXX
二零零四年九月八日,CBS招牌新聞節目「六十分鐘」的主持人丹拉瑟,引用一份據說是有關布希服兵役的文件。結果獨立調查單位發現這根本是造假的文件,而節目製作人梅普絲也許基於個人「自由主義」的傾向,不加深究就用了這份假資料。
除梅普絲被迫辭職外,節目的執行製作、公司資深副總裁都因而下台。即使是美國電視界名主播,而且與CBS的主持人合約還有兩年,丹拉瑟也因這個事件而提早退休。
XXX
照理說,三立這次用阮女士的資料文獻,如果只是直接引用原光碟,都還難脫和上述新聞一樣的責任(要知道,在台灣談族群仇恨的嚴重性,不會比在美國挑動種族問題來得小);而,這次三立還改了些東西呢!
依據阮女士的說法,三立是自己把「血染基隆港,碼頭屠殺紀實」這幾個字加上去的...「陳雅琳把整箱資料帶走,我也不知道陳雅琳要用哪一部分,第幾支帶子、第幾分、第幾節畫面,我需要自己說明嗎?難道需要這麼辛苦嗎」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200705/20070509245676.html
這就叫作移花接木,是很嚴重的問題,而各大媒體和廣電基金會不追著這種基本的新聞價值追打,我實在不得其解(有啦,TVBS 打得很兇,不過,我看到李氏男女狗咬狗,我就覺得一點也沒有效度)。
記者對於真相的調查,是一入行就要學的基本功,合理的狀態是,小記者負責把資料是不真實弄清楚 / 中記者在議題設定上力求客觀 / 老記者要用公平中立的態度和閱讀人與事情當事者取得平等地位 / 媒體經營者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讓好新聞定期順利量產...可是現在都亂了套!記者在分不清楚事實前就成了資深媒體人,看不慣媒體環境的記者一個一個離開了這個圈子,青黃不接的新聞台卻還依然每天量產...
看來,不殺掉幾個記者,台灣社會是無法向上提升的 >_<
(回去寫小說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