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4 10:29:49| 人氣2,09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淺談現代詩的節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蝸牛/攝於佳冬鄉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曾說:「詩,最先的形式是歌。」我國最早的詩經也是來自俚俗的傳唱與民間的情歌。可以說詩與歌的淵源如同父子手足一般。因此「節奏」乃是兩者共同的傳承與特色。事實上,詩在可感與不可感的節奏中繁衍或存在著。

 對於節奏的探討,許多文豪詩家都有精闢深入的論著。在此謹就個人創作與閱讀詩作的經驗,以通俗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對現代詩「節奏」的看法:

何謂節奏?

 與其說節奏是一種有規律的節拍,毋寧把節奏當成現代詩的「呼吸、吐吶、心跳或者脈搏」。因為節奏的「美」寓寄在「自然」而不在「工整」或「規律」。日昇日落是一種節奏;春夏秋冬是一種節奏。這樣的節奏有別於「規律」的是:節奏絶不是一種死板的,一成不變的重複。而是一種活躍的,不斷更動的循環。我們可以說:節奏是一種「在抽象的時間與速度下進行的強弱反應」,但絶不能將節奏視同音樂中的鼓聲或節拍器。或許詩之所以比歌有更廣濶的空間,和更大的張力,大約節奏的「活性與隱藏性」無非是重要的原因吧?


需不需要節奏?
 
 當然,答案是肯定的!節奏是一種生命的表徵,凡是有節奏的發生,必能顯現較大的「活性」。石頭之所以沒有生命,因其沒有自然的節奏,而溪流之所以顯現活性卻是由於其擁有。機械的活動不能顯現生命力,是由於其死板的規律;動物的生命力當然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重複。而鐘面上秒針的跳動自然是有別於寒來暑往的「節氣」的。
 宇宙寰瀛都以節奏為貴,何況是思想文明的人類創作藝術?所以我主張現代詩應以節奏為脈搏。


現代詩的節奏是什麼?

 鄙見以為現代詩的節奏可分為兩類:
  1. 內在(潛在)節奏
  2. 外在(聲形)節奏

 內在節奏猶如術家所說的「氣」,也就是文章的「吐納」。一首現代詩可能呈現出不同的吐納,比如「輕、重、急、徐」,比如「深淺、遠近」。影響內在節奏的原因有:
  1. 詩內在情緒的緊弛。
  2. 語意的急緩、理解度與文字的艱難度。
  3. 句與句,段與段甚至字與字之間的連繫強度。
  4. 漸進呼應與前後呼應的的強弱。
  5. 意象的深淺。

 外在節奏則比較容易察覺,比如:
  1. 押韻的有無?明韻、暗韻或諧韻?
  2. 字數、句數、段落的安排與排列方式。
  3. 篇幅大小。

 當然一首詩的節奏與讀者本身的解讀能力亦息息相關,如果不能有某種程度的體會,怎能去掌握住全詩節奏的「脈動」(尤其是內在節奏)?
 與歌相比,詩顯然被大眾排拒得老遠,這種現象與現代詩的節奏不無關係。因歌具有音樂性和邏輯的明顯律動(旋律),而現代詩的音樂性一般只能1.存在於內境而非交響在耳膜。2.靠思想來傳遞而非聽覺神經纖維3.以靜冷的背景而非熱鬧的煽動來達成。
 是故重新研究強化現代詩節奏的演出或感受模式當屬必需,否則也只好目睹其日漸式微為大眾所忽視了。

 最後再引雨果的另一句話做結束:「增加讀者的數目,也就是增加書籍的價值。(莎士比亞論) 」但願詩的花朵,不再是詩人自家庭院內鳴唱的小喇叭而已。

                     ─轉載自《路痕》詩集附錄─

台長: 詩友
人氣(2,094)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自在園地(各類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別把散文當詩寫  文/向明老師
此分類上一篇:【詩論】新詩的當代任務 文/泊樓

蔡子逸
哦~原來我有在聿馬老師那看過這篇了啊

就記得我好像有在哪讀過
^^
2007-11-04 12:28:30
泊樓
【馬年】 余光中

聽說十二載才一次輪回
向遼闊的黃道讓我側耳
聽神話的深處有無蹄聲
隱隱地傳來。歷書都已上市了
說小寒初臨,大寒降至
天河未解凍,濺不起水聲
但冷血的蛇尾已經要入洞
躲避驟來的前蹄踢踏
踏破荒涼的凍土。大地寂寂
只等神御者造父,或神探伯樂
向曠野一聲忽哨
(像西部好漢一聲Whistle就召來了坐騎)
向秦俑的陣旁,胡兵的胯下
向曹霸的絹素,唐匠的三彩
喚回秦瓊啊英雄末路
忍痛賣掉的黃驃,喚醒
昭陵的六匹神駿,久被石囚
喚起什伐赤,特勒驃,白蹄鳥
青騅,颯紫露,還有黃身黑喙
拳毛□峻耳批竹,傲骨成棱
揚蹄一嘶就半天風云
驍騰嘯引著駿逸呼應著驍騰
涉過天河
跨過天塹
奔過沙場
逐過中原
更越過高速路上所有的Benz
不馴的寶馬,桀驁的Jaguar
越過飆車族,鐵蒺藜,拒馬拒馬
發出一聲長嘶越過了年關
躍進沒有英雄的年代
當懦夫與騙子只會鞭策著駑駘
而我,伏櫪的老驥,筋骨猶頑
四百匹的馬力,久未馳騁
只等萬蹄踢踏遍江湖踹來
帶動大抵的胎氣,一聲霹靂
卷地的長風把蛇腥吹開
迎馬年要迎頭迎接馬首
莫等馬過了追馬尾拍馬臀

140.120.81.138 2007-11-06 15:00:08
站長回應:
網路上搜尋不到完整版本,只搜尋到這缺了一個字的版本,還是大陸網頁的。

本詩的成功之處在於閱讀的節奏。

余光中可能是當代知名現代詩人當中,對於新詩「音韻節奏」的貢獻最大者之一。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力。

余光中對詩的觀點,強調大眾化,不走晦澀抽象路線,不走繁複的象徵或難解的意象,強調詩應該貼近大眾,而音樂性又是貼近大眾所不可或缺的詩元素。

余光中在台灣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寫出大量對於大陸故鄉的「鄉愁」作品,符合當時的政治意識形態,故而也受當權者青睞。其作品多篇入選中學教科書就是證明。

自余光中享有盛名之後,台灣後進詩人學習新詩者,可說無人不受余光中之影響。也因此,有人誇余老是當代台灣詩壇祭酒。

對於本土意識較強的文人們來說,余老的大中國意識與本土意識顯然格格不入,甚且強烈衝突。因此,在「鄉土文學論戰」當中,余光中被某些對方陣營劃歸為「御用文人」。

不過,以余光中在文壇的地位,他其實大有機會去當官,但他選擇了不同的路子。因為他認為,政治是一時的,而文化才是恆久的。他將復興中華文化的重擔扛在肩上,而對政治沒多少興趣。

鄉土文學論戰最終以本土意識抬頭的結局收場。但余光中的地位並未因此受到多少動搖。即使是在本土意識強烈的詩人當中,也大多尊敬余老的詩藝成就。

如果要說余光中還有何可受批評之處,那也許只能說余老對於政治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其文學有間接姑息獨裁暴政的嫌疑。

日前我在台中聆聽詩人向陽的演講,向陽也提到一個重點,他說:「戰後來台的這一大批外省籍詩人,都相當聰明優秀,對新詩有很大的貢獻,然而,這麼一大群優秀詩人當中,居然無一篇對於獨裁政治的任何反抗詩作出現,連一篇都沒有。但在詩以外的領域,事實上有相當多外省知識分子勇於以文字反抗國民黨的專制統治。例如殷海光、雷震等等,不過沒有在詩壇出現這樣的人。」

當年勇於寫下反抗詩的,全都是台灣省籍的詩人,然而,主導詩壇發言權的,則是外省籍詩人。這樣的立場與角色落差,再加上意識型態的落差,促使台灣現代詩當年已經隱隱埋下日後分裂成兩大陣營的種子。

從泊自身的觀點來看,諸如余光中、洛夫、瘂痃、楊喚、周夢蝶...等詩人的詩藝成就無可否定。只是這些人當中,畢竟還是缺少了一股反抗意識。

在當代西方文壇的主流思想當中,文學具有反抗暴政的力量,而反抗暴政的文學,往往也最容易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

尤其是非西方國家的文人,如果能拿諾貝爾獎,往往都是因為其作品中流露出對暴政的反抗意識。例如得獎者索忍尼辛、聶魯達、高行健。以及台灣曾受提名的李敖、李魁賢,大陸曾受提名的北島、哈金,香港曾受提名的金庸...等等。

「政治」這個場域,對貪婪者來說,是最佳獵殺弱小動物的獵場;但對於文人來說,卻也是發揮文學載道影響力量的最佳舞台。

本來以余光中在台灣文壇的成就,許多人很希望他能替我國拿下一座諾貝爾獎,但由於其詩作當中,僅僅只是流露出對故國的嚮往,而缺少對暴政的干預,故而與當代諾貝爾文學委員們的主流思潮無法銜接。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也可說是余光中自己放棄了更強而有力宣揚「普世價值」的機會。這不是一種原罪,而只是說,余老沒有呈現給這個世界看更多對於普世價值的深度關懷的這個層面。

余老作品中關心的核心主題,主要還是「傳統文化的新生命」這個層次,而不是政治、社會、經濟、環保、科學...這些層面。這也使其作品在黨國威權時代,於西方民主社會的觀點中,更難拿到諾貝爾獎。
2007-11-06 15:48:48
版主回應
謝謝泊樓的分享~
    飛花輕夢
2007-11-06 17:03:35
泊樓
唐馬 -余光中

驍騰騰兀自屹立那神駒
刷動雙耳,驚詫似遠聞一千多年前
居庸關外的風沙,每到春天
青青猶念邊草,月明秦時
關峙漢代,而風聲無窮是大唐的雄風
自古驛道盡頭吹來,長鬃在風裡飄動
旌旗在風裡招,多少英雄
潑剌剌四蹄過處潑剌剌
千蹄踏萬蹄蹴擾擾中原的塵土
叩,寂寞古神州,成一面巨鼓
青史野史鞍上鐙上的故事
無非你引頸仰天一悲嘶
寥落江湖的蹄印。 皆逝矣
未隨豪傑俱逝的你是
失群一孤駿,失落在玻璃櫃裡
軟綿綿那綠綢墊子墊在你蹄下
一方小草原馳不起戰塵
看修鬣短尾,怒齒復瞋目
暖黃冷綠的三彩釉身
縱邊警再起,壯士一聲忽哨
你豈能踢破這透明的夢境
玻璃碎紛紛,突圍而去?
仍穹廬蒼蒼,四野茫茫
觱篥無聲,五單于都已沈睡
沈睡了,眈眈的弓弩手射鵰手
窮邊上熊覬狼覦早換了新敵
氈冒壓眉,碧眼在暗中窺
黑龍江對岸一排排重機槍手
筋骨不朽雄赳赳千里的驊騮
是誰的磨指冥冥一施蠱
縮你成如此精巧的寵物
公開的幽禁裡,任人親狎又玩賞
渾不聞隔音的博物館門外
芳草襯踏,循環的跑道上
你軒昂的龍裔一圈圈在追逐
胡騎與羌兵? 不,銀杯與銀盾
只為看台上,你昔日騎士的子子孫孫
患得患失,壁上觀一排排坐定
不諳騎術,只誦馬經


六六·三·卅一

本首詩亦為余光中經典之作。不妨與「馬年」合看。

兩首詩讀起來均有如馬蹄奔響,非超傑出之詩藝不能為此也。
2007-11-10 19:54: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