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北的一位老同學 line 來三張圖片,問説是不是我寫的? 0403大地震,把書架上的書本搖落一地。 他在收拾整理的時候,發現這本當年的校刊,翻閱之下,看到這篇文章。
就像現在我一位好友自號「周幽王」(因為想表彰他有位美麗贏過褒姒的老婆),從前唸高中時,我們一群比較要好的同學們,也各自取了一個別名(不記得原因,可能當時流行筆友,為了交筆友用的)。
錢財旺就是這位老同學自取的名字,大伙深為歎服,我們好玩的引用多篇古文,特別為他寫了這個「別傳」,投稿校刊,也獲選登出。
至於這個金光閃閃的名字有沒有幫忙引來多少女筆友,當時沒去注意。 有些同學取的名比較「文藝範」,他説記得有個名字「倪珣」,但我和他都想不起是誰。
我自己的則比較普通,文章署名白碁,主要是另一位同學(我稱他「白俠客」)要求的。白俠客是礦業公司小開,從小和大批礦工混在一起,講話有江湖味,句句都帶著三字經。偏偏交到一個文青女筆友,不得已禮賢下士,請我代為答信。並且為了向對方表現自己也是文藝青年,請我署名白碁,以便讓他向女生説是他寫的。
每期校刊印妥,廣播要各班派公差前往教務處領取。白俠客立刻自動請纓,拉著我一起去(書本太多,他一個人抬不了)。分發給同學時,有些人並不在乎這份校刊,白俠客趁機低價收購,好分寄各女筆友去「風神」(台語)一下。
我搬過好幾次家,每回都會丟棄一些東西,不僅是校刊,連畢業紀念冊也都紙類回收掉了。現在老同學傳來舊文,引起無限感慨。
格友楊風教授看了前一篇《當年校園趣事》,提起幾年前在台灣賣座很好的一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讓我... (詳全文)
【註】老同學回應,高三畢業旅行遊覽中部橫貫公路,途中遇到台東女中的學生,她們也來旅遊。彼此互留聯絡地址,開始魚雁往返。這位老同學負責持筆,用的筆名就是「錢財旺」。同學們開玩笑起哄之下,於是產生了這篇文章。
我自己倒忘了這段邂逅往事,只記得高中時是有位住在東部的女筆友,她還寄給我一張鯉魚潭的相片,記不清楚她住在花蓮或台東。可能就是畢旅時認識的女生,但我卻以為是和白俠客一樣,從文藝雜誌的徵友欄交的筆友。
老同學説後來不知怎麼,就斷了連繫。當時面對大學聯考壓力,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備考應試上面。對方年紀相仿,彼此情況一樣,功課趨重,自然逐漸減少外務,信寫得越來越稀越少,火花漸漸滅熄,成為被時間風吹散的一縷灰燼。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蘇軾 • 和子由澠池懷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