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談永明延壽禪師(704~775)撰寫的《宗鏡錄》:
大家不管學顯、學密,對於佛學理論還是搞不清楚,都在這盲修瞎煉,因此必須加強研究,而《宗鏡錄》概括了整個大、小乘經典的精華,是六十部大經論與三百多部顯密思想的集中,非常應機。
永明壽禪師在三十歲左右悟道,未悟道前,在天台山天柱峰下習定九旬,悟道以後,他身兼華嚴宗、唯識宗、天台宗之長,幾十年中影響宋代文化很大。
他把當時所有佛學意見提出來,邀請各宗派的長老大德們來一起辯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由他以宗門的立場來作總的解答,把這些解答寫下來,就成了《宗鏡錄》。所以說這部書是集中大家的智慧與力量所匯集的佛學精華,但他的重點卻在唯識方面。要研究此書,先看序文以明白前因後果,其次再研究唯識部分。
我們從序文講起。
伏以真源湛寂,覺海澄清,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最初不覺,忽起動心,成業識之由,為覺明之咎。因明起照,見分俄興,隨照立塵,相分安布,如鏡現像,頓起根身。
我們宇宙人生最初那個本有的生命,本來是清淨、寂滅。寂滅乃清淨到極點,無有色相,無有音聲,也包括一切色相,一切功能。它永遠清淨光明,所以稱“真源湛寂”。
每一個眾生的本性就是佛,我們的本來是澄清湛寂,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找到了這個叫覺。一切眾生本來是清淨的。這個東西也叫涅槃,也叫道,也叫佛。這個東西無名也無相。思想觀念叫名,是精神方面的,色是物質的,相是現象,包括心理、生理。道體是絕名相之端,比如你打坐,覺得自己見到空了,還是落在名相中,空還是個現象,真正的道體不落在觀念現像中,而且不落在名相之“端”,一點影跡都沒有。也沒有能所之跡,無“能見到”“所見到”之境界,即沒有能見之體、所見之境,不留一點跡象。換句話說“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才到達真正見道--“真源湛寂、覺海澄清”。
平常你們有一大堆問題,只要懂得這兩句話“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就沒問題了。你只要有一點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真源湛寂,覺海澄清”,已經離道遠矣。
序文的第一段提到,眾生的根源本來“真源湛寂”,為什麼會生出山河大地來呢?個個都是佛,為什麼變眾生了?一切皆空的,為什么生起宇宙來?這些話《楞嚴經》裡富樓那問過佛。普通經典說因無明而生。那無明怎麼來?妄想來。妄想又怎麼來的?學佛是大科學,要一步一步追問下去。永明壽禪師開頭即以《楞嚴經》的經義,反果為因來答复“最初不覺,忽起動心”,可是“最初不覺”,它怎麼來的?第二,如此則承認本體本來是靜態的。但以宇宙萬法,不論形上、形下,無一絕對靜態的東西,這是一大問題。
“成業識之由,為覺明之咎。”說到業,你們嘴巴光掛著造業,事實都不是真心話。什麼叫業?做什麼事都是作業。無分善惡,作好的稱善業,作不好的稱惡業,還有不好不壞的無記業。業由心來,由動念來。所以心念一動就是業識的端由。本來都是佛,個個都是佛,本來自性是清淨光明的,就是念頭一動把明白的正覺迷掉了。出了毛病,就是念動的一動。因此有許多人以為打坐學佛,只要念頭不動就作佛了。根據這段文句來看,他們根本連道理都沒有搞通。這個動還不是指我們的妄念動,這個動可是大得很的。這兩句由形上而形下,反正是一念來的,宇宙萬有是一念“唯心”所造,所以叫了義中之不了義。但這個心動不是這個思想之心,而包括心物一元之心。換句話說,我們這個生命,一個念頭都沒有,腦子一點思想都沒有,很清楚的時候,這正是一念,就是念動,決不是靜態,包括生理、心理方面。因為有這一念,“因明起照”,有個照的作用。換言之,動由靜來,靜極必動,動極也必靜。
動念在照的作用上,“因明起照”,才有“見分俄興”。見分就是代表觀念,觀念就出來了,思想與觀念都屬於見分,見道之見也是。第五層來了,“隨照立塵,相分安布”,腦子清楚,能夠照見一切,現象就出來了。因明立照,因照見了,思想作用就起來了,起來了就有分別,但是最後又歸納“如鏡現像,頓起根身。”宇宙來源沒有先後,同時來。其程序先後相差幾微,幾乎沒有差別,頓起種種作用。這一段理論從《楞嚴經》來,引用的文字很美。
次則,隨想而世界成差。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從此遺真失性,執相徇名。積滯著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鎖真覺於夢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於昏衢,匍匐九居之內。遂乃縻業繫之苦,喪解脫之門、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皆從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別,向不遷境上虛受輪迴,於無脫法中自生繫縛。
第二段講,有了念頭以後,這個世界就有差別,分出欲界、色界、無色界,千差萬別。有了思想、知識以後,這個人可愛就喜歡,這個人壞就恨他,憎愛不平等,不能慈悲,還是唯心所造。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頭也就平伏不了。外相沒有關係,一切唯心。從此遺真失性,把物理現象當成真實,被萬象所迷,又被自己思想、觀念騙住。執相、徇名是兩個東西,再進一步,執相、徇名累積久了,就粘住了“情塵”。物質世界使我們對思想、感性抓得牢牢的,稱為“塵勞煩惱”。塵,代表物質世界;勞,眾生都在“黑”塵中奔忙。塵勞引起了煩惱,但是塵勞煩惱累積久了,你對它還非常有感情,捨不得離呢!妄想心如一個個浪頭過來;停不掉的。
“鎖真覺於夢夜”,靈明覺性給鎮住了,晝夜長夢中,永遠在三界中沉迷,跳不出來。為何跳不出來呢?問題在“積滯者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因此跳不出來。我們的智眼本來很亮,被人世的知識思想搞瞎了。一念動以後,第二重宇宙形成了。一有了,萬有隨著起來,千差萬別,六道輪迴。
什麼是二十五有、十二類生?佛學將眾生歸類為十二種類,這十二類眾生歸類為二十五種,有三界:天、人、畜等範圍,依處即是生命業報由來,比如我們的正報是人道,依報是欲界。這世界有很多慾望,一切環境即依報,都是唯心所造,因為有情、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
情與想不同,情是不用頭腦的,比如鬧情緒,《西遊記》中,三個師兄弟,孫悟空是第六識,有思想、頭腦、最厲害的,豬八戒是情,豬一樣哼啊、哈啊,光是鬧事情,什麼事情都是他鬧的,他碰到盤絲洞七姊妹的情絲脫不了,七情六欲都屬情。所以要給他八戒,非戒制不可,然情絲還是戒不了,非常可怕。另外“想”也可怕,所以一切皆從“情”、“想”根由來,因此依、正有差別,“依”“正”各個有別,但是本體沒有動過。
這本書值得好好去研讀。
南懷瑾的《宗鏡緣略講》連結網址: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zongjingindex.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