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天晚上又有讀書會,白天翻閱《禪與悟》的時候,掉出早前的一篇為了做讀書心得報告而寫的大綱。在時間上講,這是比〈悟與誤〉早兩個章節,主要在討論這本書的第二章〈禪與悟〉(與書名相同的一個章節)。還是將之補記在此,留個記錄:
《六祖壇經》中談到禪與悟的文句: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對佛理再熟悉,但管不住自己的念頭,那就沒有用了。)
* 直心是道場。(聖嚴法師說:直心 = 不主觀、無我、無私的心。)
馬祖道ㄧ禪師:「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平常心是道: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了解道理,再加以禪定,心就容易清淨下來。
發現「無我」,便是開悟。(聖嚴法師《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無我即無念、無相、無住,即涅槃。 貪嗔癡都是圍繞自我而產生的。
心都要在寂滅的狀態,那就是三十七道品的狀態。 最終的結果就是「無我」。
一切都是心態的問題,看清楚了,佛法就是這麼簡單。
《愣嚴經》:「理則頓悟,事須漸除。」從習性來講,便是漸修,用一輩子去除它。
至於「神通」,那是解脫的智慧、認識眾生的根本智慧。 要用在無我利他、度眾上面。
禪定也是用在解脫上面,為眾生的解脫。
四禪天是禪定由淺入深的自然過程,是過程的ㄧ種表現、ㄧ種標誌,表示到了那種程度(境界),其實都是心理的狀態。
受想滅盡:無念、無相、無住,無我解脫,寂滅為樂。
學佛的目標是和眾生一起解脫、歸本返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