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科學人雜誌》
編輯推薦 > 2014年 > 生命科學
大腦靜定 冥想的科學
靜坐冥想的歷史長達數千年,近10多年來,科學界發現,靜坐冥想對大腦的功能與結構皆有明顯的影響,從探索到實踐靜坐冥想,都可能是改變身心的過程。
撰文/瑞卡德(Matthueu Ricard)、魯茲(Antoine Lutz)、戴維森(Richard J. Davidson) 翻譯/謝伯讓
重點提要
■靜坐冥想的歷史悠久,其中有些方式是幾乎每個宗教都有的活動。近年來,由佛教不同宗派傳承而來的靜坐冥想練習開始進入世俗世界之中,成為一種用來達成內心平靜與提升整體幸福感的方法。
■三種常見的靜坐冥想方式是:集中注意力、正念以及慈悲心與愛–仁慈,現在在世界許多地方,人們都已廣泛修習這項心靈訓練,包括醫院和學校,而且也已經逐漸在世界各地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
■靜坐冥想會造成大腦的某些生理變化,例如,改變某些腦區的體積。靜坐冥想修習者也會經驗到心理上的正面效益,例如,反應較快、不容易受到各種壓力的影響。
近15年來,有超過100位的出家或在家佛教徒與眾多靜坐冥想初學者參與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等19所學校進行的腦科學實驗。你現在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就是由兩位神經科學家與一位曾經是細胞生物學家的法國佛教僧侶合作撰寫的。 透過比較靜坐冥想專家、靜坐冥想新手和從來不靜坐冥想者的腦部活動,我們現在已經逐漸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項心靈訓練對情緒與認知功能有巨大影響力。事實上,靜坐冥想的目的和臨床心理學、精神醫學、預防醫學以及教育的許多目標一致。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靜坐冥想可能有助於舒緩憂鬱症和慢性疼痛症狀,並且有利於提升整體的幸福感。
最近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成人大腦仍然可以因為經驗而出現改變,這和靜坐冥想可以帶來益處的研究結果十分一致。這些研究顯示,當我們學會如何拋球雜耍或彈奏樂器之後,大腦會出現變化,也就是具有神經可塑性。負責操控拉小提琴手指的腦區,會在學會小提琴的同時逐漸變大,類似的過程也在靜坐冥想練習時出現。在周圍環境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靜坐冥想者調控自己的心靈狀態來達到某種內在的充實感(inner enrichment),這種狀態會影響大腦功能與結構。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靜坐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的功能性迴路,並產生對心靈、大腦以及整個身體都有益處的效果。
東西禪意大不同
靜坐冥想又稱禪坐、打坐,跟瑜珈一樣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但東西方對靜坐冥想的觀念與目標不同,不過,以科學研究的發現為基礎的靜坐冥想減壓應用,已紛紛展開。
撰文/朱迺欣
目前靜坐冥想正風行全球,但是東西方社會有所差異,東方社會重視觀想與開悟,西方社會則重視減壓。西方社會流行的是正念靜坐冥想,甚至連兒童夏令營也有靜坐冥想的課程,參加這種夏令營的小孩叫「正念小孩」。
今年2月3日的《時代》雜誌,封面故事是「正念革命」,文中認為現代西方社會壓力太大,每個人事務繁多,常常一心多用,正念靜坐冥想可能是減壓之道。但是,除了減壓,西方社會的靜坐冥想重視「自我」或「自我意識」。
「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的創始人是卡巴金(Jon Kabat-Zinn),他認為正念是佛教靜坐冥想的核心。卡巴金在1994年出版了《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中譯本《當下,繁花盛開》)一書,成為靜坐冥想的經典之作。卡巴金是美國以科學方法研究靜坐冥想的神經科學家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的學生,他們在2003年在《心身醫學》發表一篇靜坐冥想與情緒的研究,震憾了科學界和社會大眾!在這篇論文中,他們研究了41名任職於高科技公司的職員,其中實驗組25名,控制組16名。實驗組接受為期八個星期的正念減壓訓練課程,內容包括每天一小時、每個星期六天的正念靜坐冥想訓練,第六週是長達七小時的正念靜坐冥想。在訓練前、訓練完成和訓練完成四個月後,測量受試者的腦電波,並請受試者做焦慮和情緒面向的心理測驗。
實驗結果發現:正念靜坐冥想訓練能影響腦電波,主要是使α波左側化。α波左側化與正面情緒提升有關,例如,幸福滿足感的提升。這項研究還發現,正念靜坐冥想能強化免疫反應,例如,對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增加。正念減壓訓練課程的結果令人驚奇,兩個月的正念靜坐冥想訓練就能對腦、情緒和免疫力產生如此明顯的影響!
發表這項研究之後,卡巴金到美國麻州大學醫院教授正念減壓課程,並成立減壓門診和醫學健康與社會中心(Center for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由於效果很好,如今歐美各國仿照MBSR模式成立的減壓中心或門診,多達200多所。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4年第154期12月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