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25 22:54:53| 人氣3,72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旅行愛好者的懺悔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旅行愛好者的懺悔錄                李展鵬

作為一個喜歡旅行的人,看澳門這幾年的改變,感觸特別深。今天,我們的生活被大量遊客侵擾,我開始反思多年來我是如何侵擾別人的生活空間與城市文化的。

十多年前,我首次遊歐洲。根據旅遊書的建議,我們在阿姆斯特丹租單車城市漫遊。有一次,由於不熟當地交通規則,騎車過馬路時不小心違規,有荷蘭人跟我’Be Careful, tourist.’ 表面上,這只是沒有惡意的提醒,但我卻隱約感覺到話中對‘tourist’的一些反感。當時,我沒仔細分析一個歐洲小城被各國遊客逼爆背後的複雜問題,作為一個遊客,我只知我愛歐洲,卻沒有反思我消費歐洲的方式對他人帶來的負面影響。現在回望,道理實在太過簡單:一個小城突然多了一大群偶然違規的遊客在馬路上騎單車,怎麼可能不叫本地人大皺眉頭?直到澳門人的生活被旅客嚴重擾亂,我才想起這些往事而恍然大悟:旅遊業有時其實是種染。

澳門被旅遊業影響,早已超出是不是逼爆的層次。首先,我們的城市空間的性質已被改變,一些地方被‘旅遊化’,議事亭前地是最佳例子。曾經,這一區容得下文具店、街坊茶餐廳、廉價餅店,跟澳門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後來,這區被遊客攻佔,換上大量連鎖店。最近情況更糟,就連連鎖書店與咖啡店都相繼結業,幾乎只剩下賣化妝品、成藥、成衣、電器的店舖,完全是為了旅客而設之餘,亦進一步同質化,連一點書香與咖啡香都趕盡殺

除了空間被擠壓,城市的品味亦要拱手讓給遊客:漁人碼頭的假火山與假歐洲、奇形怪狀的新葡京、閃光逼人的新濠天地,澳門人不喜歡不重要,那是給旅客拍照留念用的。那甚至不需要旅客打從心裡喜歡,那只要讓他們‘嘩’一聲,然後不論好醜,爭相拍照,捕捉奇觀,這已經達到效果。到底,旅客也不需要跟這些景觀朝夕相對。研究城市空間的英國學者John Urry寫過一本《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討論到城市景觀與文化如何在遊客渴望奇觀的凝視下改變,與本地人漸行漸遠。澳門的優雅閒適與南歐風情如何變質,已不用我贅言。

但我們不盡是受害者,而可能是共犯。我再次懺悔:遊拉斯維加斯時,當我看到那些什麼撒哈拉、金字塔、紐約、巴黎等造型的酒店時,我還不是乖乖的嘩嘩大叫然後拿出相機來拍照?我又何曾考慮拉城的本地人是否喜歡天天對著假金字塔?十多年前,我年少無知也許是借口,但到底又有多少遊客意識到我們對奇觀的需求,如何破壞一個城市的面貌?

當然,澳門比拉城慘十倍,原因是拉城座落沙漠上,空間廣闊。因此,走出那條賭場大道,還是有寧靜社區,但澳門卻往往要用原有空間來取悅遊客。更甚者,政府似乎沒意識到問題嚴重,還要繼續擴張旅遊業規模,並聲言要讓現在寧靜的西灣湖夜市、阿婆井前地等空間,變成旅遊景點,這不引來反對聲音才怪呢。

近年,發達地區開始反思旅遊業帶來的問題,但對於這隻生金蛋的雞,澳門仍然缺乏思考,現在是時候提出問題,想想我們是如何旅行與‘被旅行’的了。            

(刊於《新生代》雜誌, 2013年7月號)

《新生代》7月號已經出版! 封面專題《活在舖租瘋狂時》,探討澳門在旅遊業發展下,舖租瘋狂、人資短缺,商店要不關門大吉,就是用盡方法掙扎求存。也有文化人為我城這種發展感到痛心,苦苦勸告管事的人別丟了本土價值。旅遊業為澳門帶來鉅額收益, 卻無情地改變了整個城市。

 



    

                

台長: Pan
人氣(3,72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評論的一百種姿態 |
此分類下一篇:看得見的澳門,看不見的文化困局
此分類上一篇:澳門是座大危樓?

Hote;
生活在旅行景點周遭
總是會有需要妥協的事情的
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2013-12-15 15:29: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