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06 00:45:47| 人氣2,433|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嚴選好文:消費券的盲點與謬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融海嘯之下,
我們要政府檢討財金政策,
我們也從新思考投資策略。
然而,有多少人會反省一個最根本最切身的問題--
也就是我們是如何看待「消費」這塊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基石?

消費券的盲點與謬誤 文:葉輝

政府要是真的向每位市民派發一千元至二千元的消費券,能否真正刺激消費,論者大多存疑,也許,這是一套交織了商家本色與福利至上的「消費思維」,問題還不在於社會效益,而在於完全忘記了這場金融海嘯為什麼會爆發,忘記了經濟嚴冬根本就是過度生產與過度消費的惡果,在這合該反思消費的時刻,竟然妄想刺激消費,也許就是某些人無視社會生態盲點,以及謬誤。

「炫耀性消費」的苦果

金融海嘯的元兇正是美國的次級房產按揭,以及金融衍生產品所導致的過度信貸,毫無疑問,那是過度消費甚或是「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惡果。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經濟學家魏伯倫(Thorstein B. Veblen)在《有閒階級論—— 關於制度的經濟研究》(The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An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一書已經提出消費文化的本質:商品要是超出實用和生存所需,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藉消費能力向他人炫耀自己的「社會卓越地位」(social distinction),這種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就是「炫耀性消費」。

根據英國文化評論家史托里(JohnStorey) 在《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Life)一書分析:魏伯倫所論述的「炫耀性消費」,正是批判以消費作為權力的賣弄,具有高消費能力的「有閒階級」製造了一個形象,足以改變整個社會生態,使之不事生產,轉而投注於文化消費的揮霍——有閒階級的表徵不僅展示購買力和卓越地位,最嚴重的影響在於提倡一種生活態度:他們富有,所以只消費,不生產。

金融海嘯爆發前夕,全球城市仍沉醉於「豪華消費狂熱」,今天終於嘗到「炫耀性消費」的苦果了。

也許還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思消費文化——《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比較了次按風暴所引爆的金融海嘯跟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他認為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大蕭條時期的信貸過度擴張是基於供應方與生產方,次按風暴的信貸擴張則基於消費方與需求方。也許有人會不同意宋鴻兵的說法,但至少要同意一個事實:供應方與生產方要是無視經濟大氣候,妄想逆流推動「消費思維」,消費方與需求方要是無法解除「消費迷思」的緊箍咒,不懂得反思消費的本質,最終不免陷於人生困境——這是倡導消費券的議員(不管是商界背景的,還是「為民請命」的)必須引以為戒的歷史教訓。

歐文.費沙的「第二人生」不少經濟學家和財經作者近來都提到一位已故的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沙(Irving Fisher),引述他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經典著作《繁榮與蕭條》(Boomsand Depressions),因為他的論點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大多應驗了——嚴重負債的個人和企業通常會拋售資產以償債務,而大量資產在同一時間拋售資產,便會形成恐慌性拋售,導致市場價格急劇重挫,資產價格通縮勢必演變成惡性循環——恐慌性清償債務的後果之一是經濟嚴重衰退。

歐文.費沙的傳奇一生,在今天看來似乎滿有教誨,倒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在一九二九年十月爆發股市大崩盤之前,他一直是大好友,深信美國經濟正值高峰期,還發明了一套可顯示指數系統,取得專利,開辦公司,更與競爭對手合併,賺了大錢。可在經濟大崩潰之後,股票都變成了廢紙,他損失了約一千萬美元,他破產了,聲譽因而大受打擊。可他就是不服輸,閉門研究經濟理論,陸續出版《利息理論》(The Theory of Interest)及《繁榮與蕭條》,成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

此人早年喪女,中年喪妻,在三十歲左右患上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結核,可他不服輸,往後一直跟病魔搏鬥,活到八十歲。他一生做了別人三世也做不完的事,不但是經濟學家,還是生命鬥士、養生專家。他創辦「生命延續研究所」(LifeExtension Institute),與醫學專家費斯克(Eugene Lyon Fisk)合著《如何生活》(How to Live)一書,向公眾介紹養生之道;還寫了《聯盟或戰爭》(League orWar),呼籲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加國際聯盟,為世界和平而努力。或者可以說,經濟大蕭條正好讓他開展「第二人生」——這是多少張消費券也無法購買的。


只取所需與選擇的主權

中野孝次的《清貧思想》就是一本反思消費、倡導「第二人生」的書,十多年前熱賣了一陣子,漸漸就被冷落了,那是因為全球經濟復蘇,消費思維大行其道,滿街都是商品、廣告和崇尚「炫耀性消費」「購物狂」,很多人因而對「清貧」這兩個字望而生畏。其實「清貧思想」所說的不是一般的貧窮,而是個人的思想與意志的積極開創;十多年來,解讀《清貧思想》的文章不計其數,倒以台灣學者傅佩榮的解讀最有意思,他在〈簡樸生活的實踐〉一文提出了兩個準則:其一是「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那是說,了解自己的需要,只取所需就夠了,其二是「東西用到壞為止」,那是說,懂得珍惜物質才可以達致「精神保育」。

傅佩榮還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這兩句話普遍落實,工商企業界不是要倒閉一大半了嗎?現代社會的自由經濟不是以刺激消費來引導生產,由此形成富者愈富的良性循環嗎?」是的,這是迷信消費的社會無可避免的憂慮,表面上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和企業都口口聲聲說要刺激消費,此時此刻提倡「清貧思想」和「簡樸生活」,豈不是開倒車?

然而,傅氏曾在荷蘭教了一年書,發現荷蘭國民所得比台灣多一倍,生活卻遠比台灣簡樸,他從而悟出兩條道理:一、簡樸生活不會阻礙經濟發展;二、簡樸是個人主動的抉擇,亦即對物質取捨的主權。

此時此刻,以為消費是唯一拯救經濟藥方的思維陰魂不散,要不是出於一廂情願的愚昧,恐怕就是存心剝奪市民對物慾取捨的主權。

(明報 2008-11-30 星期日)



台長: Pan

Paul
豪華消費引起信貸,信貸引起拋售。
為什麼會有錢消費沒有錢還?有點不明白
2008-12-08 20:16:44
台長PAN
PAUL:
&quot為什麼會有錢消費沒有錢還?&quot這個問題很好.
這個社會,為了鼓勵我們消費,於是創造了信用卡以及信貸制度. 也就是廣東人說的&quot先洗未來錢&quot...總有一天張卡會碌爆,總有一天會沒有錢清還.
2008-12-09 01:33:51
meme
Hi,我們去了文化廣場買書,不過,沒有買哪幾本小說.反而是你那本&quot旅行&quot的書!!!印度遊記很有趣..我也於06年到過印度孟買一趟...由於是工幹,有機構陪同..所以沒有哪些&quot特別&quot經歷.不過,我認識的朋友則有類似經歷喔..
你也可以考慮到土耳其及希臘旅行.我們6月時去了11天...好熱,不過有許多歷史文物,是很美的古城,又有現代化的一面.....自己去也算容易!!
2008-12-09 10:33:27
Paul
對哦- - 偶是個貧窮的大學生 沒想到有信用卡這回事。
2008-12-09 20:19:10
台長PAN
MEME:
找不到? 似乎不太可能呀~~
謝謝你購買拙作. 很多朋友都說印度的部分很有趣. 其實,土耳其也是我旅行計畫中的一部分呢. 希望快點成行! 你去這兩個地方沒什麼不愉快經驗吧?

PAUL:
還是不要捲入這個漩渦好了!!
2008-12-09 22:08:44
meme
我找到那幾本小說,不過,不知那本好看..所以沒有買喔....!!!土耳其人基本上很熱情,我們民宿的老闆十分好客...他們對亞洲人特別友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也是亞洲人??!!!我們到過Istanbul, 棉花堡,以弗所,Greek Island-Samos.到處是歷史文物,睇到你唔睇...
2008-12-10 15:48:30
台長PAN
MEME:
都買吧! 都不錯的! HA!
好呀,下次真的去真的要再請教你. 先謝謝你了.
2008-12-12 00:48:12
路人甲
我想這種歪風,正是反映了我們的心靈層次的問題。不知大家是否有發現到很每當我們感到不安、不快樂、生活壓力大這些負面情緒時,我們第一個念頭是否就聯想到逛街、購物、去上很好(很貴)的餐廳大吃一番,藉此來渲泄負面的情緒。我常在想為何我們想到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戶外走走散散心,或是利用唱K大聲的把心中不滿叫出來。這一切是否跟我們的媒體傳播,電視節目和家庭教育有關?我曾看過某電視台某部生活狀況劇,裏面女主角是個購物逛,每當她遇到壓力,購物就是良方。我真的覺得太多太多這種訊息在我們腦裏構成了假像。日子玖了,我們也信以為真了。
2008-12-13 01:30:48
台長PAN
路人甲:
是呀,這種&quot治療&quot英文叫RETAIL THERAPY...
我極度贊成你的看法,我們都被剝奪了跟大自然的關係,我們已被教育用消費來解決問題...結果,過度消費又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問題..
2008-12-17 00:47:56
杜蘭熊, 外號杜老爺
PAN先生, 你說的沒錯, 別忘了也買一本我的書喔!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ear1002/3/1308537591/20080701075443/
2008-12-20 21:24: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