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02 16:50:29| 人氣2,568|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劇本與風格的貌合神離--再談《父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幾年來的香港電影不只票房淡靜,就連藝術風格也欠突破。王家衛及杜琪峰的近作已是新瓶舊酒,陳果的轉型亦未竟全功。《父子》能引起評論界的讚賞,正因為它是這個悶局中的一股清新劑;譚家明以新浪潮旗手姿態,示範其剪接、攝影及場面調度的技巧,確是不凡。

然而,《父子》的劇本卻叫人難以原諒。除了在視覺上見新意,譚家明未有對於這個老掉牙的倫理大悲劇有何新穎的詮釋或深刻的挖掘,更別說其影像風格的“新”其實屬於廿多年前的新浪潮。片中父親的壞是如此浮淺單薄,他的惡行叫人咬牙切齒,只落得觀眾的一聲聲憤罵──“賤人!”,而不能像中西兩部《阿飛正傳》中的占士甸及張國榮,在壞的背後是時代的精神、城市人的心靈。隨著劇情發展,《父子》把父親的惡跟兒子的善逐步推向極端,幾乎成了老土電視劇的濃縮版,在過於外露的情感及不加節制的悲情下,觀眾被激起只是簡單的愛與恨,而沒有進一步的思考沉澱。

譚家明技法出色,電影格調迷人,但是,這種技法及格調並沒有跟那個倫理悲劇產生化學作用,於是,雖然片中茶餐廳及小旅館都拍出頹靡氣氛,但這卻無助於提昇整部片的層次。在《阿飛正傳》中,無論是一個鐘一張沙發都與人物的思緒與時代的氣息共生共存,但《父子》的視覺風格卻有“為獨特而獨特”之嫌。在當年的《烈火青春》中,譚家明對社會有滿腹的話要說,而又能把千言萬語與影像融合,但今天的他卻拍出一個由學生提供的劇本概念而已,因此出現影像與故事的貌合神離。

另外,電影對性別角色的書寫亦很有偏頗:在描繪父親的壞之餘,母親莫名地被責難:父親因欠債而遠走,之後又不務正業,本來全都跟母親的離去無關,但電影卻有意無意把責任推在母親身上,最明顯的莫過於在兒子因盜竊而被毒打之時,導演竟接上母親安坐家中的鏡頭,彷彿是她犧牲了兒子來完成自己的幸福。至於兒子對父親的向心力亦叫人不解,當母親要走,他不上前勸說,反而找來父親動粗,當父親進一步墮落,他卻騙母親說父親已在積極找工作,到了片末,他懷念的亦只是父親而非母親。電影劇本的另一缺失就在於此:它名叫“父子”而非“母子”,它把女性推到一個邊緣的位置,它並沒有真正關顧整個家庭。(談譚家明.下)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Henry
這部片前面尚可
後半段 問題很多
場面情感無法凝聚
就看著主角滿臉淚痕也不知道他在哭什麼
無法體會
不如郭富城三叉口思念失蹤女友的著急無奈
2007-01-09 11:28:34
midnightfly
看的时候是觉得这个故事比较单薄,特别是儿子咬下父亲耳朵的这个剧情,完全就是我们很小时候就听过的一个故事,基本是换汤没换药的,到了结尾,更是显得草率!
还有让我想到的一点是,导演在表现母亲这个角色时候,可能也是想表现和谴责为人父母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一面……
2007-01-09 21:29:13
Pan
dear henry & midnightfly,
是呀!!劇本真的是致命傷.裡面其實沒有一個角色是寫得好的.
這部片如果不是由譚執導,那大概會是部爛片吧!!至於郭富城的演技,我覺得是還ok而已.說到底,這部片就是技法的示範.
2007-01-11 01:15:36
笑琪
請問你看的是兩個小時版本還是兩個半小時版本呢?
2007-01-16 02:05:34
Pan
笑琪:
我看的是兩小時的版本。我也有朋友看了兩個半小時的版本,聽他說,似乎兩小時的版本更糟呀!你有什麼看法呢?
2007-01-16 06:57:58
阿海+_+
剛剛看了,就正如你們所說的那樣,屬不看也不覺可惜的片種。本來還以為會有點感人的說。才第一次接觸譚家明的作品,竟然......

對了,我好像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看罷一部電影後,會想來看看相關的文章。(即使那篇文章我之前早就看過了也一樣!)
2007-02-20 00:23:41
Pan
我倒是覺得,這部片在技術跟影像上,還是值得一看的.
謝謝你看完電影仍記得過來看我的文章!!
2007-02-20 16:17:17
阿海+_+
不是啦,我只是在表達某種因期待而生的失望罷了。他當然自有他的好了。說來,那種期待還不是因你的文字而生的......(無關痛癢的假抱怨我想你是不會介意的吧?呵呵。)

其實,再之前我也曾因你的一篇文章而買了《BABEL》來看,收獲甚豐。我看後一直在問朋友,如果你是阿拉伯那旅遊車中的其他乘客,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和因應方式?我覺得那一幕也反映了一些很真實的人性的弱點。這電影值得叫人去談論的地方也似乎太多了,好的電影就是這樣,在滿足觀眾的眼睛和耳朵的同時,還會觸碰靈魂深處的某些東西,要我們去思考很多事情。雖然也有聽到評擊的聲音,但真的如你所說,他已在水準以上了,評論的又何必過份嚴苛或挑剔了?
2007-02-21 11:56:55
台長PAN
阿海,
是的,那一幕真的很真實;那種環境,是試驗人性的絕佳機會.
如果你覺得《巴別塔》值得一看,我很推薦你看看這位導演的首部作品《狗男女的愛》,那一部是真的精彩(無需爭議).
2007-02-24 21:44:53
WSC
I just wasted two hours watching this film! Can`t believe it won so many awards in HK and Taiwan. I just confused as the story progressed. The only good thing about this film is the cinematography.
2007-08-27 07:50:13
pan
WSC:
哎呀..如果你早D同我講,我一定叫你省去這兩小時...劇本真的有夠老土,郭先生的演技也不過爾爾,視覺上倒是值得一看!
2007-08-28 18:31:39
linguowei
我看这部片时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朋友的家看的。凑巧电视坏了,没有颜色,只能看“黑白片”。觉得黑白地去看这片子更有感觉。如你所说,剧本我觉得不很深入。母亲的离去,孩子还很义无反顾地跟着所谓的“衰佬窦”,他俩的感情因该很深厚才是,但是不觉得。反而觉得儿子是因“可怜”父亲而与他相伴。戏末儿子咬断父亲耳朵的一幕,是我小时候听的一个故事来的,觉得不够原创。还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在茶餐室里喝酒时所播放的马来歌曲。马来人是被禁喝酒的,所以这种地方没有可能会听到马来歌曲。因该是播印度,华语歌曲更贴切。这才是马来西亚,哈哈。。。
2007-11-12 12:45:13
台長PAN
LINGUOWEI:
也許你也該看看彩色版呀,因為電影的美術做的不錯.
是呀,你指出的都是重要的缺失,這部戲居然可以得最佳編劇真是令人稱奇,如果連哪裡可以聽到馬來歌都不知道,就更該打了.
2007-11-13 00:25: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