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02 18:00:53

雙兒、宇春、梅艷芳--奴婢型女人vs中性女人


  雙兒、宇春、梅艷芳     金庸小說的女主角中,除了小龍女及黃蓉等經典美人外,最受男性歡迎的是「奴婢型」的女人──雙兒及小昭。她們沒有鮮明個性?不要緊;她們沒有自主性、獨立性?不要緊。只要如花似...

2006-08-26 10:44:31

離開,是為了回來


曲/詞:林一峰 明天就要飛走 朋友都輕鬆奉上祝福 旅途愉快 留低是個選擇 離開亦未算放開一切壓抑 如愛上一個人 一起上路 才驟覺尚有一些心野 行程未想好 起點經已太遠 人進進出出在我生命 季節更改幻變天...

2006-08-12 22:31:40

道亦有道,梁文道談閱讀與寫作【台長大力推薦,萬勿錯過!!】

道亦有道,梁文道談閱讀與寫作 周日(13日)下午二時半《新生代》雜誌將於書市嘉年華(理工學院體育館舉行)現場舉行“道亦有道,梁文道談閱讀與寫作”活動,邀請香港著名文化人梁文道與澳門讀者見面,分享他的閱...

2006-07-27 20:11:08

好勝GiGi,勇敢趙敏--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強勢女性


    早在多前的「奪面雙琪」事件發生時,我就很同情梁詠琪;當時,我只覺得這是「鋤強扶弱」的心理。早前,她跟鄭伊健分手又再被千夫所指,我才醒悟:梁詠琪其實是中國人社會的一個性別符號。 在傳媒的再現...

2006-07-24 19:34:48

在都柏林,遇上James Joyce【一分鐘遊記】


在都柏林的那天, 我跟著小說《尤里西斯》主角Bloom的路線, 在舊城區走了一趟。 Bloom的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 我的一天,是2006年6月26日。當天Bloom走過的地方, 今天都是最熱鬧的購物區與旅遊區。 然後,...

2006-07-20 04:15:37

尋找紅色--奇斯勞斯基逝世十周年.三


         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可以很顯淺,也可以很深奧。   從《兩生花》到「紅白藍三部曲」,他要講的淺易到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愛。是的,《十誡》之前的奇氏常觸及政治議題,《盲打誤撞》與《無...

2006-07-17 04:55:03

去年夏天.北京.798【一分鐘遊記】


半年前,寫了一篇叫《尋找,是為了找不到》的文章, 記錄了去年夏天在北京的798藝術區的所見所感。 今年,從英格蘭的夏天回望北京的夏天, 一切彷彿很遙遠,卻又看得更清楚。 上圖: 包豪斯風格的工廠,...

2006-07-13 07:47:37

大愛--奇斯勞欺基逝世十周年.二


         為紀念奇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我最近重看了他的作品,這才發現,他的電影不只是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許多,他甚至改變了我的人生。   有人說過奇氏的電影有一種「樂觀的神秘主義」。他把千...

2006-07-08 20:03:41

靈光不再--奇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一


        有些藝術家,你本來已認為他們是一流的,但當有人仿傚其風格,一比較之下,你就更加肯定他們的崇高地位。   今年是奇斯洛夫斯基離世十周年,他生前遺下的故事概念被拍成電影,由《無人地帶》...

2006-07-06 04:36:16

文藝復興的吊詭--羅馬的雕像【一分鐘遊記】


歷史的吊詭,往往在於它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創造新的問題。 遊羅馬,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令人看得目瞪口呆。 大理石的堅實與高貴、巧奪天工的雕琢、令人望而生畏的龐大體積, 代表了那個輝煌的時代: 文藝...

2006-07-02 20:35:46

貝聿銘跟法國帝王的對話--重遊羅浮宮【一分鐘遊記】


七年後重遊巴黎,還是再去了羅浮宮一趟。 我想再看一次這個備受爭議的建築; 果然不枉此行,我得到很多七年前沒有的啟發。那個玻璃金字塔的厲害,在於它的對話性。 那是時間的對話--法蘭西帝國時代與古埃及文明...

2006-06-28 08:57:02

流行文化,你是忠還是奸?  


        隨著《達文西密碼》在票房榜退位讓賢,這股「達文西熱浪」也漸漸降溫。當傳媒不再被達文西佔據,也許是時候冷靜地思考這個文化現象引申的深層問題。 當代文化研究的其中一個爭論是:流行文化是...

2006-06-22 02:36:54

如果歷史由她改寫--《聖女貞德》的權力想像


            一本《達文西密碼》引起了我對女神文化的興趣。早前,我到巴黎一遊,這才發現,法國在過去一千多年來有深厚的女神與女權文化。 巴黎的守護神,就是女神潔娜維耶芙,而聖女貞德的故事更...

2006-06-18 05:42:25

當一個人被神化--《達文西密碼》、權力與女神


    無論《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的「耶穌結婚生子說」是否屬實,他帶來的的反思仍然可貴:每當一個人被神聖化,背後都很可能牽涉狂妄的權力拓張,中外古今皆然。   我不懂考古,也對西方宗教史認識不深...

2006-06-13 16:27:54

一首情歌背後--The Way We Were


           人一過三十,突然開始懂了一個道理:對於望穿秋水但得不到的東西,我們其實不必太著緊,它也許只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來臨。   找《往日情懷》(港譯《俏郎君》,恕我不屑用這個片名)這...

第一頁      ‹上一頁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27 / 45 頁 , 共 667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