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31 23:32:17| 人氣2,27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Charles Handy vs. Peter Drucker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7. 8. 31
 
    前言: 摯友陳亮月,囑我為文,就兩位譽滿全球的管理學大師,查理 韓第 (Charles Handy) 和甫於前年底 (2005.11) 辭世的彼得 杜拉克 (Peter Drucker),在管理學領域的成就,作一比較。

    個人雖然對兩位大師的著作稍有涉獵,唯瞭解的廣度和深度,均尚不足對之作精闢的評論,況且網路上已有許多關於兩人背景、經歷、以及著作的宏文,故偷個懶,將兩篇發表於網路上相關的文章,轉載於下,以便尚未讀過類似介紹文字的朋友們閱讀。 Moon, 則請恕我 ”賴一次皮”。

    對我個人而言,這兩位大師的共通之處,在他們思想的原創性、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以及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洞燭機先的稟賦。只是以成就的規模,格局的恢宏, 和影響的力道言,彼得 杜拉克顯然較查理 韓第略勝一籌。唯再次聲明. 此乃純屬個人的看法.

轉載第一篇

2007.7 天下文化雜誌社出版 唐勤譯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 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

韓第是世界知名的組織管理大師,但若要更正確描述他的身分,「商業哲學家」更名符其實。

在這本書中,他回顧自己一生中面臨的許多課題、走過的許多轉折,毫不遮掩自己所犯的錯、曾經存在的疑惑。例如,他曾被殼牌石油公司派去做無關緊要的郵件收發員,結果以積壓郵件表達自己的憤怒,這讓他了解,組織最下層的人的「負面力量」有多大。

讀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那些影響甚鉅的組織管理理論從何而來。他從自家廚房更改了七次位置,談到組織應是為人所用,而不是叫人去屈就組織;父親的離世,讓他放棄穩定的教職,開始人生的「第二條曲線」,接著又離開組織,成為活躍的「跳蚤」,身兼教授、作家、企管顧問、廣播主持人等多職,身體力行他提倡的「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

諸如此類發人深省的案例在書中比比皆是。
  
從這本書的開頭到末了,韓第不斷激發讀者思考,我們珍視的價值是什麼。是金錢?家人?工作在我們人生扮演什麼角色?而組織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為股東賺錢?還是成就更高的使命?

閱讀者不管正走到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在韓第的詰問中反思己身,看到人生與職涯的多種可能性。而管理者更可以就這些問題檢視自己的組織,發現管理上的藍海。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1932年出生於愛爾蘭牧師家庭的韓第,曾在牛津大學歐瑞爾學院攻讀古希臘羅馬文史。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殼牌石油公司擔任經理人,而後又到美國麻省理工的史隆管理學院進修。
 
回到英國之後,韓第與英國商界的精英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並擔任該校教授,而後又擔任英國皇家工藝協會(RSA)的主席。

韓第之所以被稱為大師,是因為他在「組織與個人的關係」和「未來工作形態」上的新觀念。韓第提出的許多名詞,例如「組合式生活」、「酢漿草組織」、「S曲線」、「跳蚤工作者」等,都帶給商業界莫大的影響。

從49歲那年起,韓第身體力行他的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不折不扣的「跳蚤」和「組合工作者」,身兼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說家、企管顧問等多職。他的重要著作包括:

.《非理性的時代》(The Age of Unreason)
.《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
.《變動的年代》(Beyond Certainty)
.《組織寓言》(Inside Organisations)
.《適當的自私》(The Hungry Spirit)
.《大象與跳蚤》(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
.《大師論大師》(The Handy Guide to the Gurus of Management)
.《阿波羅與酒神》(Gods of Management)




轉載第二篇

向現代管理學之父-Peter Drucker 致敬

管理學的創始者,現代管理學巨擘!

彼得–杜拉克博士 2005年11月11日96歲高齡辭世

凡是學過管理學的人或是聽過、稍微接觸過管理學的人,幾乎都聽過「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這個名字,在每一位幹過主管階級人的書桌上,也幾乎都會擺上一部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著作。

「彼得•杜拉克」儼然已是管理學的代名詞。著名的國際財經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曾對彼得•杜拉克做過以下的評價 :「假如世界上真的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

這位觀察入微、思維縝密、學術創作精力旺盛、倍受世人推崇的「現代管理學之父」,在2005年11月11日以96歲的高齡在美國與世長辭,對管理界而言可說是失去一位開創管理學新知的偉大貢獻者,他的辭世徒留世人與後輩無限的懷念與追思。

彼得•杜拉克生於1909年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祖籍荷蘭。其家族在十七世紀時即從事書籍出版的工作。他的父親是負責文化事務的官員,曾創辦薩爾斯堡音樂節,他的母親是奧匈帝國率先學習醫科的婦女之一。

杜拉克早期先後在奧地利和德國接受教育,1931年獲得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於1937年移民美國,1943年正式入美國籍。杜拉克曾在美國的知名銀行和跨國公司擔任管理顧問之職,還曾在百靈頓學院擔任哲學教授與政治學教授,並在紐約大學研究生院擔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學教授。

儘管他在管理學領域的地位如日中天,被管理界尊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但他認為自己只不過一位普通的老師而已,但他至今仍是世界上擁有管理學教授頭銜及教授此課程的第一人。

杜拉克早期曾當過記者,對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甚至戰事都有深入的觀察與研究。他在1942年爲當時世界最大的企業―通用汽車公司受聘為顧問,對通用汽車公司的內部管理結構進行長期的研究。

他在1946年將所觀察到與實際經驗的心得寫成了《公司的概念》,闡述擁有不同技能和知識的人,在一個大型組織裏,是如何分工合作。《公司的概念》一書受到各界的讚賞,這促使了杜拉克在1954年的著作《管理的實踐》首次提出「管理學」(Management)的概念,因而奠定現代管理學的發展根基。

杜拉克是一位相當多產的管理學說創作者,在長達6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共出版了超過30多本管理學方面的著作,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其中的經典之作包括:《公司的概念》、《管理的實踐》、《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管理的前沿》、《目標管理》、《管理的未來》、《巨變時代的管理》、《21世紀的管理挑戰,直到2004年杜拉克都還有新書問世。

當有人問他這些著作賣出多少冊時,他俏皮地回答:「大約有五六百萬冊吧」。此外,杜拉克還是日本藝術的愛好者,並寫過兩本小說和一本叫做《旁觀者的冒險》的自傳。

去年,在《富比世》雜誌的一篇訪問中杜拉克被問到,在他漫長的寫作生涯中,有沒有什麽希望做卻還沒有做的事。杜拉克回答說:「是的,相當多。我本應該寫出許多更好的書,我最好的一本書應該叫做《管理的缺失》,但很遺憾我還沒有寫出來。」

杜拉克的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人爲本的管理體系,以成就與道德爲中心的管理價值觀,以自我控制爲主的管理目標論,以實踐爲核心的管理本質論和以高層戰略管理爲中心的管理戰略觀等。

杜拉克重視人的作用,『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他最主要的觀點。此外,杜拉克強調成就指的是:企業的經濟成就和員工的個人成就,企業是爲了取得經濟成就才存在的,經濟成就在企業機構中是合理的;而要使員工具有成就感,就必須遵循人的心理進行管理,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滿足員工的需要。

在杜拉克90歲生日時,他曾說過:「我的工作很簡單,我關注的是人,而不是機器和廠房。」
 
杜拉克在預測商業和經濟的變化趨勢方面顯示出了驚人的天賦。杜拉克30多年的老朋友、慈善家埃利•布羅德說:「彼得能看到細微之處,他說的事情似乎很簡單,但其實很深刻,他能夠看到未來。」

例如,早在1969年杜拉克就預言將有一種新的類型的勞動者出現―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他們的職業將由自己所學的知識來決定,不再依靠出賣體力來養家糊口。而這也印證了今日全球工作人口的成長趨勢。

此外在1987年10月,當美國股市大崩盤,單就19日一天,美國全國的股票市值即損失了5000億美元。對此,杜拉克說;他早就預料到了。

「這不單純是經濟上的原因,而是肇因於虛華和道德之間的問題。」杜拉克將當時的華爾街股票經紀人稱爲「完全不具有生産力的一群,卻又能輕易地大把撈錢。」杜拉克說:「當事情達到了這樣一種地步:經紀人比投資者更能賺錢,股市當然要崩盤。

一個肥皂泡的平均壽命是26秒,隨著泡沫越來越大,表面張力增加,最後只有破裂。而一次投機狂潮的持續時間大約是18個月。」此外,杜拉克還預見到,20世紀70年代是通貨膨脹的十年,而日本製造商很快在全球範圍內成爲美國人的最大競爭對手。這些預言都在未來的時間裡一一印證。


雖然杜拉克的預言常能實現而受到世人的讚嘆與推崇,但他並不想成爲一個巫師式的預言家,不久他即宣佈不再發表類似的預言,而將精力投入推動社會進步的活動中去。

杜拉克認爲,對20世紀的所有社會組織來說,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對企業至關重要,對醫院、工會和慈善組織同樣如此。

隨著年齡的增加,杜拉克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競爭壓力使得一般的公司根本無法實現他一直以來提倡的許多主張,例如最低工資保障和終身雇傭制。後來杜拉克對他稱爲「社會部門」的非營利組織越來越感興趣。

因而投入未「女童子軍」這樣的非營利組織免費擔任顧問,指導他們如何更好地「改善婦女和兒童的生活」。1990年,在不少仰慕者的支援下,杜拉克在紐約成立了「彼得•杜拉克基金會」繼續透過非營利組織來推廣他的理念。

這一位陪著我們走過近一世紀的管理大師,不僅好學不倦,涉獵極廣,因而常能提出與時俱進、創新前瞻的管理思維,深深影響各行各樣的企業家、管理者與工作人,同時他關注於人的研究,並且身體力行,投入非營利組織及大力提倡社會責任與工作道德的熱情,更是後輩值得學習與效法的地方。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學之外所代表的意義是獲得現代人最難能可貴的真心景仰與崇敬,他的治學態度與人格特質,堪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典範之一。

APMC博頡策略顧問公司 謹誌 2005.11

台長: CT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27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漫談企業經營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一切皆因領導者的無能無德所致
此分類上一篇:無互信即無團結合作

moonchen
Many thanks. CT, you deserve a moment of laziness. Don`t work too hard.
2007-09-04 15:47:11
高徒
蠻驚訝這兩篇文章,竟然可以組合成一篇來讀,
看來站長的選擇,果然有獨到之處。

我的看法是,杜拉克關心人員,而韓第警戒於理性的殺傷力,兩者對於力量大而無方向的工廠、機器(甚至是組織機器)或思想利器,都有某種警覺性,或許這就是我該去思考的課題。

高徒

高徒說
http://orgilvy.pixnet.net/blog/
2011-02-19 12:03: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