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6 04:38:12| 人氣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書報告:〈一個大氣層〉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尚遠(譯),Peter Singer(著),2003,〈一個大氣層〉引自《我們只有一個世界》(One World),台北:商周出版,初版一刷。

一、解讀
1. 文本中作者想告訴讀者:
(1)關於「一個世界」:本書的主旨就如同原文的書名一樣:《One World》,作者Singer是想告訴讀者因為某些現象的變遷,而導致我們必須要面對跟其他國家的人民來分享同一個世界,全球化的倫理問題是他想要提供給讀者的地方。「在措詞上之所以使用『全球化』(globalization)此一詞彙,而非過去之『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所隱含的意念是我們正跨越國家間增加密切聯繫的時代,而開始朝向超越既有之民族國家概念的方向進行思考。」 不過,整本書的論述中,他並沒有想要重新建立起什麼偉大的政治實體,或是立即性地想改變地球上人們既有的生活習慣,而是試著從國家跟國家之間著手,在既有的規範體制之下,來得出一些禁得起論證的平等原則,甚至只是希望能夠提醒人類舊有的價值體系是需要改變的。

(2)關於「一個大氣層」:本章節〈一個大氣層〉是本書的第二章,也是Singer要我們先面對的第一個議題,為何在一開始要選擇談大氣層,因為他認為這是人類活動直接影響地球資源的最佳例子,原因是來自於人類的廢氣的嚴重污染。Singer這一章節的論述進路我將之整理如下:
a.說明現今大氣層出現了那些問題。
b.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的排放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c.問題若繼續下去,會有不良的影響。
d.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國際間做了那些努力。
e.我們要稟承怎樣的倫理原則來面對這些努力。

2. 作者如何告訴讀者?
(1)背景根據:有關資源問題,要做出客觀的推論,必需要有強力的科學證據來做其後盾,Singer根據的是一個國際性科學組織:氣候變化政府間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在2001年所發表的《第三次評估報告》(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有嶄新且更有力的證據顯示,在過去五十年內所觀察到的大多數地球暖化效應,可歸因於人類活動』而更特定言之,即是可歸因於導致溫室效應之氣體的排放。」 該報告也進而指出:若是地球持續加速全球暖化,會對地球有以下的影響:
a.現今主要侷限在熱帶區域的颶風與熱帶暴風雨,所出現的範圍將會自赤道擴大,侵襲從來未曾防範過颶風的大型都會區。
b.熱帶疾病的疫區將日趨擴大。
c.在某些地區,尤其是在北半球高緯區域,糧食產量將會增加;然而,在某些地區,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糧食產量則將下降。
d.海平面的高度將會上升到九至八十八公分。(四到三十五英吋)。

(2)當然,以單一的科學報告來當做立論的後盾有點主觀,這點Singer也承認,但他說:「他們很有可能是錯的──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偶而都會出錯──不過,就我們目前的議題而言,將立論建立在他們會出錯的可能性上,是一種冒險的策略。」 於是,這份《第三次評估報告》儼然成為了全文的最終參考資料,以下的論證都是建立在這份報告之上的。在確立了問題的實際狀況之後,Singer才開始進行倫理上的考量。

(3)而為何我們要以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倫理學呢?Siger根據以上的資料,來檢視以前的價值體系,發現我們以前的價值體系是需要調整的:
a.視大氣層為如同海洋一般的無窮盡資源。
b責任與傷害在大體上可以被明確與完善界定的。

(4)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他認為應該調整如下:
a.大氣層並不是無窮盡資源。
b現今臭氧層破洞與氣候變化的攣生問題,顯現出特異而嶄新的殺人方式,因為我們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會間接地造成了遠方某人的傷害或死亡,而此種責任與傷害是無法明確與完善界定的。
(5) Singer藉由實際案例來論證上述的說法:
a.挪威的推動「污染者付費」(polluter-pays)計畫。
b.源由:英國琴拉菲爾核電廠所排放的輻射性廢料造成挪威沿海區域的污染。
c.這個計畫若是能成為國際法的基礎,那Singer接下來就提到另外一個個案:吉里巴斯 是否也可以有權來向美國來提出控告?因為他們彼此之間也有類似的責任對待關係,只是比較難證成而已。可見以舊有的價值體系來考量國際間的環境立法是有漏洞的。

d.當然,Siger也知道其中認定上的困難,但他的目的不在此,而是想透過這樣的認知來重新產生新的價值體系,這樣的體系有何特色呢?Singer提到:「若接受吉里巴斯有權向美國因導致溫室效應的排放而提起損害訴訟的看法,將會使得『我們屬於同一個世界』具有一種嶄新且前所未有的有力意義。它產生一種對於協合一致之國際行動的需求。」 文中提到的「協合一致」概念,應該是Singer想到讓讀者們能夠體會到的最終感受:「One World」。可惜文本至此,我們還是無法得知,支持此「協合一致」的概念,對於我們本身的利益(指的是地球上每個人的實際利益)有何直接的論證。我們只得到一個結論:舊的價值體系已不適用,我們需要有一套新的價值體系。

(6)在新的價值體系還沒提出之前,Singer則選擇先介紹國際間對於廢氣排放量的解決有何重要的進展,為何需要在此做釐清問題的動作,原因是Singer接下來的論證,是想直接應用在各國間氣體排放量的議題上。其中,最受矚目的,當然是京都議定書的簽訂。我就文中的介紹,關於各國間氣體排放量的問題,以及聯合國會議與簽訂公約的歷程,將他們整理如下:

a. 1970年代,發現氯氟氫化物(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使用,會破壞臭氧層。
b. 1985年,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簽訂逐年減少使用氯氟氫化物。
c. 1988年,氣候變化政府間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成立。
d. 1990年,IPCC指出氣候變遷的威脅確實存在,並且需要全球性公約處理問題。聯合國議決此類公約的起草。
e.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提出。
f. 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議,181個國家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公約有對締約國提出應有的建議,但此公約並無法律約束力。
g. 1995年,「締約國會議」決議必須設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
h. 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對39個已開發的國家提出相對的限制與檢量的標準。此標準為政府領導者之間的協商而產生。接受「排放量交易」 (emissions trading)的原則。
i. 2001年,《第三次評估報告》出爐。
j. 2001年,波昂與馬爾喀什會議,落實京都議定書。
補充:「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因為正式生效的門檻有:簽署國超過55個國家,且其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超過1990年排放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五。而在俄羅斯國簽署後才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成立」

(7)美國的考量:2001年,當決定要落實決議的同時,美國已不再是此項協議的締約國。文本並未提及為何美國離開的原因,看到以下當時的新聞資料,我想可能是由於美國對於期間所決議的處罰方式有所不滿吧!因為美國知道自己是無法做到的,而不想受到以下的處罰,只好選擇離開:

對於不遵約情形所採取之處罰方式,原先京都議定書中所擬定的項目,包括:發出警告、公佈不遵守之行為、增加下一承諾期之減量責任、喪失參與京都機制之資格、停止享有權利或特權、罰款並成立遵約基金等。在7月23日的協議中,由於日本強列反對針對違約國家採取具法律效力制裁措施之強制履行機制,認為會與各國國家主權相衝突。日本的堅持終於獲得歐聯的讓步,不再堅持具法律效力制裁措施,不過可能會在未來數年造成如美國及日本等難以減量國家的負擔的罰則依然存在,但更進一步的目標細節將必須重新談判(路透社, 2001/07/24)。

當然,美國之所以選擇離開有他的倫理考量,其中最簡單的說法是:京都議定書會造成國家的損失,所以為了國家整體的利益,美國只好選擇離開。在此,可以看出Singer的企圖,因為接下來他就是要針對美國這樣的舊思考價值系,來論證其在倫理上是站不住腳的。

3. 為何需要有倫理考量?
(1)在還沒進入倫理考量之前,Singer就經濟學方面,提出了的一些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看法,如:Bjorn Lomborg的成本觀。這些反對看法認為京都議定書的決議「並無法真正解決人類活動對世界氣候所造成之衝擊;它只能就目前已然發生的氣候變遷加以減緩。……落實京都議定書所需要的成本,並無法因其所可能帶來的效果而得到證成。」

(2)Singer認為這樣的成本考量是正確的,因為用同樣的成本來解決其他貧窮國家的問題,似乎是比較符合成本的,但Singer考慮到了現實問題,因為若是真的要用這些成本來解決其他相關的環境問題,是有執行上的困難的 ,再者,這樣的考慮是建立在可測的數據上,如Lomborg指出落實京都議定書將會導致一千五百億美元的淨損失,不過這是假設開發中國家將不會包括在京都議定書內的狀況,因為Lomborg也指出,若是開發中國家認真地在處理排放量問題,排放量交易的範圍也擴及全球的話,那就會帶來六百一十億美元的淨效益。

(3)不管其估計值是真是假,Singer的立場是:我們無法估計生命以及生態的價值 ,即使可以估計,他也認為進一步指出我們無法折抵未來!對此,Singer指出「正因為人類的苦難、生命的喪失或是物種的滅絕並不會在四十年內發生,因此要折抵此類損失,所需要的是倫理學的證成,而非經濟學的證成。」



台長: 阿財
人氣(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哲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讀書報告:〈一個大氣層〉2
此分類上一篇:由Rawls的《正義論》來看「京都議定書」的簽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