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規則》讀書心得
本文摘轉網址: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314&f_ART_ID=493924
朱色虫居
http://blog.udn.com/l314
前言
當兵,是我人生中成長最多的階段。一開始我很不適應,很多人、事、物都使我看不順眼。「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義」,這種念頭一直不斷浮現在我腦海裡。起初幾個月裡,我過的很不快、很悶,怎麼想也想不透為什麼這裡的世界,與我是那麼格格不入。
直到某次因緣際會,我在書店翻到一本《老實人的厚黑學》,很驚訝自己居然與書中所描述的「老實人」特徵十分幾近,於是我便愛不釋手的把這本書買回家,利用休假二、三天把它讀完。
那次收假回去後,我學會用一種新的角度來詮譯這個世界的運行之道,並默默的觀察學習這裡的人、事、物。之後,我竟逐漸適應了這環境,且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並學會如何淌這場混水並從中得好處。
記得我的國文老師說:「古時學而優則士,很多大文豪本身是做官的。所以一個研究國文的人,就應該離開學術界去體驗當官的感覺。否則往往難以體會古人寫作背後的涵意。」我想軍中有所謂軍中論理,那麼官場一定有類似的官場規則,絕不是我們一般老百姓想的那麼簡單。
來到政大後,有幸受到劉季倫老師的指導,讓我有機會接觸《潛規則》這本書。作者吳思清楚點出中國人社會經年以往運作的潛規則,並用利害關係分析解釋這潛規則形成與運作之必然。軍中的小社會雖沒有古代官僚制度那麼的繁雜糾結,但隱隱約約也與潛規則相呼應,是故我猜想這潛規則應該不只適用於官場,其中必然存有在中國社會普適之原則。只是在儒家的隱惡揚善式教育下,使我們成長過程無法清楚了解這方面的社會規則。然而,知識分子不應該等於老實人,若不了解中國社會的潛規則,便等同失去與他人在這片土地角力與交際的生存技能。
何謂潛規則
我先用軍中社會的例子作簡單類比的描述,再引用該書前言條列的定義部分,以交相驗證。
軍中有所謂的學長學弟制,雖然早已明文禁止學長學弟之關係及不當的互動行為。但依各部隊之情況,仍存有不同輕重之學長學弟制。
在一個後勤部隊中,許多阿兵哥得長期支援軍官的業務,比如支援被服部的士兵要負責全指揮部官士兵的服裝被褥分配、管理,文書室的阿兵哥要負責編排哨表、留守名單、打掃區域、甚至假單開示。在人事行政組、政戰部支援的阿兵哥,需負責收發文、傳達等。
而某些職缺在被要求承擔責任的同時,亦被賦與相對的權利。若懂得用這些權利與其它阿兵哥做適當的利益交換,便能在這小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一個職缺之權利大小,亦依該職務之熟悉度及敢否冒風險而定。所以通常資深的學長因為掌握了廣大的軍中人脈及職務可動手腳的地方,彼此沆瀣一氣利益勾結,聯合壓迫新進士兵,以建立學弟眼中的管理地位。
於是不懂得巴結、態度高傲不馴的新兵,往往就有一堆爛差事等著他做;掃廁所、搬垃圾、垃圾分類等最差的打掃區域必非他莫屬;服裝被褥有破損難以更換,必須自己掏腰包到外面購買;每月的哨表是爛哨連連,每逢佳節都剛好排留守;假日留守大家打混休息時,唯獨他出整天公差。
總之,資深學長有背後的人脈關係撐腰,且對職務之灰色地帶相當熟悉,可以玩弄菜鳥的陰招多不可數。而且基於風險與利益之計算,學長間少有衝突;倒是出了事情,利用彼此職務和人脈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反而司空見慣。因此部隊中雖有申訴制度,但新兵越級申訴的成本極高,往往辦不到學長的利益集團,反而糟到部隊士官兵的排擠。在軍中一旦招到排擠、被部隊視為不合群,皮就得磞得很緊,因為犯了點小錯就被禁假、關緊閉的可能性相當高。
潛規則的定義
(一)潛規則是人們私下認可的行為約束
(二)這種行為約束,依據當事人各方的造福或加害能力,在具體的社會互動中自然生成,可以使互動各方面的衝突減少,交易成本降低;
(三)所謂約束,就是行為越界必將招致報復,對這種利害後果的共識,強化了互動各方對彼此行為的穩定預期;
(四)這種在實際上得到遵從的規矩,背離了正義觀念或正式制度的規定,侵犯了主流意識形態或正式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隱蔽的形式存在,當事人對隱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確的認可;
(五)通過這種隱蔽,當事人將正式規則的利益代理人遮罩於局部互動之外,或者,將代理人拉入私下交易之中,憑藉這種私下的規則替換,獲取正式規則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中國潛規則之形成
「沒想到剛剛提拔任用的時候,這些人既忠誠又堅持則,可是讓他當官當久了,全都又奸又貪。」作者吳思引用朱元璋的話,稱此為新官墮落定律。
明朝制度規定,官員不許在本鄉本土當官,怕他們受人情影響,不能堅持原則。但胥吏和衙役們一定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土豪就更不必說,他們熟悉當地的語言和風土人情,有一張親戚朋友、熟人織成的關係網,盤根錯節,資訊靈通,熟悉各種慣例,並且依照這種慣例謀生獲利。
由於剛上任的新官,必須透過胥吏、衙役、土豪們的教育,才能迅速了解當地民情及職務運作方式。而胥吏衙役、土豪為了維護在地固有的不當利益,必定會和新官算利害關係帳、熱心輔導且言傳身教把聖賢書上讀不到的潛規則,通通教給新官。若新官不配合,不但得不到好處,且可能諸事難以執行,甚至惹來殺身之禍。是故形成新官墮落的強大趨力。
事實的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資訊篩選者的偏好。
一個合乎仁義道德的清官,堵住小路、關緊後門,必使邪民的利益損失;獎勵勤儉孝俤,懲罰小偷壞人,必使懶民的利益損失;斷案公正不偏袒,必使豪強的利益損失。長官幕僚的請託,只依法公事公辦,必使長官幕僚的利益損失;侍奉權貴未達到禮數,必使權貴們的利益損失。通常這利益損失對利害關係人而言是難以忽視的。
而民間的邪民、懶民、豪強與統治集團的長官幕僚、權貴,這些人掌控了資訊傳達的渠道,又往往因為他們利害關係一致,聯合的加害能力相當強大。得罪他們的清官被貶官調職、摘掉烏紗帽的比比皆是,項上人頭不保的也大有人在。
相反的,實行仁政造福百姓,百姓所分攤到的利益微乎其微,願意冒風險為清官說好話的百姓只是少數,且百姓的聲音既小而零散,美言難以上達,無益於清官之仕途。
仁政仕途險峻;惡政討好資訊篩選者,既有益於官途,亦可消災趨吉。於是合乎仁義道德的政策頂不住巨大的壓力,被迫向潛規則轉變。作者引晏子治理東阿的故事,稱此為『晏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