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3 20:49:37| 人氣1,4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對戰後台灣學生運動史的看法(一)

說明:這篇本來是2011年一月十八日上午,於谷關大道院,由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和台灣文化研究社舉辦的「2011人間寒假生活營」,受邀擔任「台灣學生運動發展脈絡」這堂課的講師,在課堂上的演講錄音,經過稍事修改後,張貼在這裡,提供給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人一些參考。

文中的內容主要是個人閱讀和親身經歷的觀察與記憶,談不上說是一個客觀完整的描述,不過由於對這段歷史好奇的人多,但是做詳盡記錄的人幾乎沒有,我想個人的一些記憶雖然不見得正確,但是刊登出來,或許可以收拋磚引玉之功,提供有興趣研究者一個不甚穩固的起點。

 

我個人常常會覺得,作為一個人當然不可能也不應該被歷史給侷限住,過去的歷史和經驗,當然會對我們現在的思考和行動產生束縛,可是如果要超越歷史,並不是在一個對歷史完全無知的情況之下,而是要透過對於歷史的深刻理解。反而是常常因為對歷史的不理解,我們才會不知不覺地去重複過去的錯誤。

在中正廟前廣場發生的那種運動是最明顯的例子,它不停地在重複野百合的模式。可是你去問現場的參與者說野百合模式是怎麼回事,發生過什麼事情,那些現場的參與者完全不知道,不知不覺的就是連續二十年都不停地重複野百合所有的問題,這個是,這個是不知道,應該說是很可笑還是很可怕。所以我在這裡是,應該是說,冒大不諱,因為其實我知道很多當年的參與者,對過去的歷史,都不知道為什麼,都抱著一種諱莫如深、不堪回首、不便多言的態度,包括參與過野百合學運的的人好像都這樣子,可是我覺得這樣的態度其實對後來實踐者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後來的實踐者一樣還是在這些過去的歷史和資源下去實踐的。

所以我會覺得說,即使會犯錯;我相信我講的東西很多是很武斷的,尤其以下講的很多純粹是我的個人經驗。但是我想說我還是把它提出來,提出來不是要大家把它奉若神明,說這是正確的歷史。歷史不會有完全正確標準的答案,歷史是被解釋的,而且歷史也不見得是連續性的,中間有很多的片斷,然後有很多的不連續,台灣的學生運動歷史更是這樣。但是我覺得我嘗試地把它講成一個比較連續性的東西,好讓大家可以理解,並嘗試著在這中間建構一些因果關連,這是我個人的一個理解和經驗,這來自於我做為東海學生運動的參與者,一個從台中出發的一個觀察,還有對自己個人生命的觀察,這些東西不見得是正確的,但是我想有一個不準確的地圖,至少總比沒有地圖來得好。

那,關於那個學生運動的性質的分析,到底什麼是學生,學生運動有什麼特點,我想這裡就不提了,如果要談的話待會後面再談。

然後再來講台灣的學生運動的分期的話,基本上按照我的想法,其實是分成三期。第一期就是在日據時代。因為日據時代台灣才有現代的一個大學的教育制度跟高等教育制度,當然那個時候台灣人只能念醫科跟師範體系,所以當時主要的學生運動,也都是在醫學院和師範學院裡面。這些東西和這段歷史,其實你也不用筆記下來,就是藍博洲寫的《日據時代台灣學生運動》書裡面有很完整的紀錄,還有夏潮的陳福裕,在夏潮聯誼會的網站上,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從反帝的人民運動到右傾的機會主義》,就從日據時代學生運動談到野百合之前。野百合學運他沒有談很多,而且我會覺得我跟陳福裕的看法有一些不同,但是野百合之前的學生運動,陳福裕他都談得很完整,這些其實都可以參考。

大致上日據時代的學生運動起來的時候,當時也有絕食抗議,也有遊行,也會被抓,但議題主要是以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還有反對帝國主義為主。這些運動延續到戰後還是繼續存在,當時就有一批人就投入了社會主義的運動,比如說「幌馬車之歌」書裡面的郭琇琮。當時有一些年輕人,後來就加入了台灣共產黨,這個東西到後來,後來整個1949年之後白色恐怖,整個的撲殺、就整個被壓掉了。那對台灣學生運動一個影響比較重大的關鍵事件,是師範大學的「四六事件」。

在差不多228事件之後,國共內戰期間,然後那個時候師大的學生,因為騎腳踏車雙載,騎在馬路上,被警察攔下來,警察就要對他們要開罰、取締;後來就是學生和警察發生衝突,在大規模衝突之後,警察就跑到學生宿舍去抓人,後來就引起台大和師大,因為兩個學校很近,走路一下就到了,兩個學校的學生聯合起來、遊行,然後就包圍警察局,要求放人。後來就搞成是軍警的大逮捕,整個當時所有學生運動就全部被壓下來。當時的一些參與運動的左翼人士還有一些學生運動的幹部,紛紛逃逸。那更不用講說,1950年代之後整個白色恐怖撲殺的時候,一些重要的學生運動的菁英像郭琇琮,整個就是全部被殲滅.,不是關在獄中,不然就被槍斃,不然就是逃到大陸去。雖然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共產黨,而且社會主義和左翼思想經常是學生運動的啟蒙思想,但是如果要我看,台灣共產黨其實跟我們現在台灣學生運動的連結是比較少的,雖然那些50年代的白色恐怖的老同學坐了三、四十年的牢出來,受了很多我們很難想像的痛苦,真的非常值得景仰和尊敬,可是我覺得,我們跟他們的連結真的很少,真的非常的少。

那跟我們比較有關係的,我覺得其實是60年代的一個運動。那60年代有一個什麼樣的運動呢?其實在戰後整個白色恐怖撲殺之後,台灣整個左翼思想幾乎就完全被壓掉了,進步的思想也不存在。當時的學生其實也沒有什麼對土地的關懷,當時最流行的意識型態就是所謂現代主義和抽象畫,就是美國的美學和意識形態,當時有一個很有名的順口溜,那時候念大學呢,有一個很有名的話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就是說你去念大學的目的,就是準備留洋出國,然後很可能就住在國外就不回來了。那這個東西現在看來是崇洋媚外,.可是真正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說,所有的歷史都會有反面性,當時的學生他們在聽的最主要的藝術跟文化是來自於美國的,可是那個時候剛好是60年代,剛好美國是在反戰,反種族歧視,然後這些東西某種程度上會隨著音樂,比方說披頭四的音樂,比方說Joan Baez的音樂,被他們聽到、接收到。

另外一個是說,當台灣的學生到了美國去之後,美國相對於台灣是相對自由和開放的,所以他們會接觸到很多的訊息和一些東西,原來你在台灣島內,你覺得說蔣介石是..蔣公是什麼?英明的領袖,民主的長城!!結果到國外說他是獨裁者;然後毛澤東和中國大陸是萬惡不赦的共匪,可是到美國你發現到說,他們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傳承,從馬克思19世紀下來對社會進步有改革有理想的傳承。你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從國外看國內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基本上這個衝擊是慢慢在醞釀、慢慢在發生的,其實不大,一直到一個比較大的事件的發生,是保釣運動。

所以為什麼最近這幾年談保釣,欸!保釣其實現在大家覺得很陌生,就是說這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可是為什麼他會引起那麼大的情緒,其實是跟這個事件有關係的。就我來說,保釣運動,其實是在我的觀點,我覺得是戰後學生運動的復甦和萌芽。因為我們跟日據時代,跟台共和當時所有運動的連結真的很少,可是我們跟保釣的連結比較深,那保釣運動的起因其實很簡單,大家也都知道海外有個釣魚臺嘛,那釣魚台剛好在台灣跟日本的中間,對,跟琉球的中間,所以到底它是歸屬台灣還是歸屬日本不知道。可是日本就一直說是它的,然後台灣就說是中華民國的,後來爭執焦點就是說,聽說那個釣魚台海域週遭的附近有大片的油田蘊藏,然後日本要把它劃分為是他們自己的,那就引起兩國之間的爭執和衝突。那傳統的50年代,40年代過去的教育裡面,我們就是從五四開始談起,談八年抗戰,對日本、對日本帝國主義有一種非常非常f強烈的痛恨,那這時候有日本人要來拿走我們的釣魚台,然後我們外交部又很軟弱,那學生就非常非常的不爽,所以開始就有所謂.,要求政府採取強烈的態度,把釣魚台要回來,這是保釣運動的開始。

台長: 解影
人氣(1,4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