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高科技搖籃
位於新竹的國立交通大學,為培育台灣高科技人才之搖籃,新竹科學園區中許多著名的廠商,如宏碁、臺積電、聯電等,其工作人員都以交大校友居多。台灣許多電子應用科技產品,諸如:電晶體、積體電路等,都由交大率先研發成功,再將技術轉移至業界。而同步輻射中心、國家太空實驗室等國家級實驗室也都緊鄰交通大學,並和交大建立了多方面的共同合作關係。近年來由於奈米研究成為國家科技發展政策重心,國家奈米實驗室也矗立在交大校園一角,於今年落成啟用,為創造台灣高科技產業下一個高峰而盡心盡力。
以理工見長的交大,秉持著「人文乃科技創造力之泉源」的信念,近年來更投下大量資源於建立校園的人文風氣。在校友的贊助下,目前有十三件名藝術家楊英風先生的的景觀雕塑,矗立在校園各個角落,其中包括三件大型的雕塑作品。另一方面更積極發展人文社會學院,成立了傳播所、應用藝術研究所、語言與文化所等人文系所,並設立了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科幻研究中心、漫畫研究中心等單位,以拓展人文、社會和藝術的視野。校內的藝文中心每學期並策劃辦精采的藝術季活動,提供校內師生與周邊社區居民高品質的休閒活動。
由校友捐建,樓高八層,面積達9700多坪,藏書達84萬餘冊的「浩然圖書資訊中心」,高高的聳立在交大校園的中心地帶,完全無畏於新竹著名的「九降風」的吹襲。仿彿宣示著這個學校已有的驚人成就,以及未來邁向科技與人文結合的願景。
虛擬科技,虛擬人文?
交通大學去年以高科技的數位建築技術,重新設計改建了學校的北大門,企圖重塑交大的入口意象。大量的鋼結構和透明玻璃的使用,似乎是想要表現出高科技與人文自然的結合的意象。然而在許多交大同學解讀出來的意象卻是:「光復路上檳榔攤的交大再現」。
北大門的設計似乎和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楊英風作品相互應和,在圖書館前被交大學生暱稱為「大象與老鼠」的「緣慧潤生」大型雕塑,光亮、平滑的表面,和抽象的圓弧造型,表現出一種完美無瑕卻讓人難以親近的感受。
和冰冷的公共藝術相對應的,是校園內綠地的消失。名列「交大光復校區十六景」的的「碧草如茵」、「青埔朝陽」兩塊校內最完整的草坪,分別在2002年春天與秋天動土興建高樓。兩相對照之下,讓人覺得交大所想要表現出的人文,似乎和其引以為傲的科技研發成就一般,都是乾淨到近乎是「無塵室」中出來的矽晶片,美則美矣,卻似乎少了些什麼。
同樣的問題似乎也出現在交大的公共領域。沒有清大、東海等校百花齊放的海報牆,也沒有暢所欲言的肥皂箱言論廣場。網路上名為nctu.talk的新聞群組,是近乎七成以上的交大同學都會收看和參與的討論區,在所有交大的BBS上都可以找到這個連線版。被學生戲稱為「萬能的NCTU版」的這個虛擬空間,從國家大事到失物招領、客運班次,各色各樣的問題在這裡都有人回應。連行政人員都知道這裡是公告訊息最有效的地方,甚至直接在網上回答發問、和學生溝通。
對比於網路上的熱烈討論,交大學生在公共空間的實體行動卻近乎零。兩塊綠地消失前夕以及北大門設計規劃初期,都曾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最後都沒有產生任何具體的行動。國家奈米實驗室施工期間,各項大型工程機具車輛在交大校園進出,甚至在學生期末考期間徹夜進行灌漿作業,騷擾到旁邊女二舍住宿女同學的生活。完工後的奈米實驗室正式出入口卻是開向科學園區,和交大師生完全無涉。但除了「交大的奈米租界」的戲稱外,相較於因為一首歌引起的「交大帥哥競選」活動,對於實質生活權益的受損,交大學生似乎沒有什麼行動。
依據最經典的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文化,其內容形式終究是要受著經濟、科技生產力的「下層建築」所決定。在以虛擬、奈米科技見長的交大校園,是否也只能存在著「虛擬化」,或者「奈米化」的人文景觀呢?
生活人文,人文生活?
今年一月在交大校園出現了名為「交大那裡那裡」的黑底海報,上面寫著「你覺得交大哪裡最適合沈思?最適合坐下來喝杯咖啡?最適合在戶外上通識課?請你用書面或電子檔案寫下來寄給我們」
發起這個活動的是交大運輸工程與管理學系的畢業生饒佑嘉,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所組成的「NCTU創意空間小組」。對交大有著深刻感情的的饒祐嘉,提出了名為「新築交大,光復公共空間」的計畫,參加教育部的「92年度創意校園空間營造計畫」徵選,希望透過社區營造和歷史記憶回溯的方式,建立交大光復校區公共空間的新風貌。在幸運的獲得評審的青睞後,一個深刻的反思和參與的過程也隨之展開。
在一步步探索的過程中,「NCTU創意空間小組」發現了許多發生在這所高科技搖籃裡有趣的小故事:
「交大的竹湖過去原來只是一片山谷,是在光復校區成立後才蓄水成湖。初期的竹湖周邊還有運管系的教學用小火車通行,這條鐵路不但配備電力機車,也採用了和今天捷運相同的第三軌供電系統,還有完整的自動號誌設施。
交大北大門門口有一座「大學路福德宮」,傳說路土地公喜歡喝某廠牌的仙草蜜,因此每逢大考期間,就可以看到交大學子,帶著一罐罐的仙草蜜,來此祈求考試過關。
由於新竹交流道距離北大門有段距離,交大學生在交流道下巴士後,必須提著行李走上20分鐘才能到學校。因此交大有一個傳統,凡是騎機車經過大學路的交大同學,看到大學路上有提著行李的同學,都會主動趨前協助,將其載到校門口。」
這些不為外人熟知的小故事,展現了交大人在刻板的理工學生印象之外,仍存有的人性和溫情的一面。
談起了這個「交大那裡那裡」的活動,饒祐嘉表示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希望藉此引起同學們去關注和反思身邊的環境。「我最怕的是收到一堆竹湖地下基地的設計圖,這幾乎是每一屆的交大學生的共同狂想:在竹湖底下有個地下基地,會有個機器人呼一聲的從湖底飛上天空。」
為了建立交大的公共討論文化,「NCTU創意空間小組」於二月中在學校餐廳架設了一個「實體NCTU看板」,邀請同學把餐廳用餐的感想,以及為梅竹賽中交大隊伍加油的意見,用小紙條貼在看板上。
未來「NCTU創意空間小組」則希望針對交大的少數族群---女同學,進行意見調查,舉辦公聽會,瞭解她們在男同學居多的校園中,所感受到的空間與環境上的問題,並提供給學校做為未來校園規劃的參考。
教育部「創意校園空間營造計畫」的實行期程只有一年,這麼短的時間,當然不足以完全改變交通大學的公共文化。「NCTU創意空間小組」只希望透過這一年的實踐,可以在校園內埋下一顆種子,在未來繼續為改善交大的文化環境而努力。
兩種文化的斷裂與縫合
英國思想家史諾(C.P.Snow)曾提出了「兩種文化」的概念,認為「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衝突與化解,是當代的思想界的重要課題。而在交大校園裡似乎正存在著類似的衝突,與各種化解的嘗試。二月中旬交大校園因為和清華的「梅竹賽」獲勝,而沈浸在一片「交大三連霸」(交大已連續三年在梅竹賽中獲勝)的狂喜中。然而發生在交大校園中這場看不見的「兩種文化」的衝突,更關係著不僅是交大,甚至是整個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在成功的支援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後,交大校園的變化或許正預示著台灣社會的另一種樣貌。
2004/3/19完稿於通宵觀生居
四月份文建會「文化視窗」邀稿作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