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9-26 16:19:01| 人氣2,2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緬懷一位真正有高度的學者---林宗義博士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天民視「台灣演義」節目重播《林宗義博士》,此才有機會看到當年(2002)促成台灣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日本同志社大學,三方主辦,林茂生愛鄉文化基金會、台灣教育史研究會,二方協辦,共同將『殖民地教育、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紀念林茂生先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幕後最大功臣林宗義博士的故事給看個完整,讓我更佩服其對台灣人民融合的見解和高度。

2000年母校台灣校友會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會中見到了阪口直樹恩師。



阪口教授當年教過我貿易中國語蛤!中國語?是的沒剉,歸欉好好。當時老師他也這樣反應,我說如此不也可以學學""體字和增加日語能力嗎?


於是老師才說那你不用來上課了,但每次要中翻日約五百字的人民日報新聞來給我看。



每當他上完課,教室門口候著的我按期立馬交上作業後,兩人會到學校的附近喝咖啡聊是非,就這樣子過了一學年。


(
228受難家屬的林博士,不因自己父親當年蒙受不白之冤慘死屍首無存,大力疾呼融合族群,精神舉措令人感動。)

20幾年後,未料台灣校友會轉來一封要給我的信件,是阪口教授即將來台也想看一下當年教過的學生,不知混得如何?其實老師是想要調查日據時期台灣學生往同志社學習的經緯,及他們畢業後發展情形,和同志社當年的教育對該些校友有何助益。


在會前會之後,與阪口教授約隔日校友會完再碰面喝咖啡,當我拿出剪貼、文章、報紙、書籍等許許多多的同志社老校友資料時,是把他給嚇壞了!


原來阪口教授與林宗義博士有過一面之緣,當林博士知道阪口老師在同志社教書且又懂得中文,建議阪口他可做此方面的調查報導。不僅他的父親林茂生、岳父李瑞雲、叔叔林安生…日據時期為數不少的台灣學生魚貫往同志社讀書求學,肯定裡頭有原因,有故事,這…阪口老師聽到林博士此樣的建議,興致其實不大(事後他回想如此著說)




可當大病一場過後他是換了個想法,往校友課不查不知道查了嚇一跳!二戰前8900多位的校友肯定很有料可爆()




踏破鐵鞋無覓處來得全不費功夫,幸賴他教過的不成材學生愛校心切,平常有此收集校友掌故的癖好,不少有用的校友資料如獲至寶。




振筆急飛的他,此時尚不知道同校社會學科的森川真規雄教授,每每看到校會會刊上登載台灣校友的報導,有意也做此社會調查,遂在2001年帶領他的學生們來台灣進行此項研究。




過後不久,陳其南教授往同志社大學客座一年,當知道了兩位教授對日據時期台灣學生的調查,饒富興趣,未旋踵,陳教授被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結束客座,他計畫將此雙方的研究結合台灣各學術機構,再來辦個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這當中,林宗義博士可又再度運用他學術上及人脈上的豐沛能力,力促此一活動舉行。研討會當天,看到一對非常"斯馬托"的夫婦,因找不到會場表情甚是著急,逕向前去詢問再帶他們就座,那時還不知道他們是促成此會的最大幕後功臣,又是晚上"林茂生詩墨策展募款餐會"的主人林宗義博士伉儷。



森川和阪口教授當知道我也正在撰寫"同志社台灣校友流芳錄"還力薦後生晚輩,於研討會上來做個報導有關論文。會中個人挖掘出來的"校友親戚網絡圖"讓與會成員嚇得吃手手!大家甚是不解是如何形成的?原來好些校友們有共同的信仰和相同的語言(基督教),如此,不僅造成小小的年紀就往同志社唸書求學,往後,到了適婚年齡許多家庭也結成秦晉之好。





清水蔡家宗親,據個人調查是有十位曾到同志社讀過書!(與前清水鎮長蔡卯生校友的兒子合影)將您所知道的故事寫下,讓人知道不知道的故事,經歷此種很美妙的事情,對於寫的人或看的人來說,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啊!

後記

 

本篇文章摘錄自臉書好民文化行動

 

【歷史上的今天——0720林宗義逝世日】

 

林宗義(Lîm Chong-gī)教授出生於19200919日,台南人。他的父親就是台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茂生先生,林宗義自幼接受父親細心的栽培與教導,並在1939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就讀醫科。

 

當時,林宗義對精神醫學很感興趣,但在那個時候的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尚且十分有限,且又充滿偏見,而對比搶手的內科、外科,精神醫學的研究則屬於相當冷門的領域。

 

可是林茂生對於兒子的志向卻十分鼓勵,他曾經以王陽明的詩句「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來告訴林宗義,即便選擇了艱辛寂寞的路途,遭受偏見、冷眼,但仍然要勇敢追求理想,以自己的志業來幫助他人。

 

畢業之後,林宗義曾留於東京帝大精神科醫局擔任醫局員,其後留校擔任無給助教,並在東京都立松澤病院擔任精神科醫師。1946年,他回到台灣,在台北市錫口療養院擔任主治醫師。

 

林宗義曾回憶道,終戰那段時間,是父親一生當中最得意,最快樂的日子,因為台灣人終於從奴隸的身份翻身成為主人。然而,緊接著而來的,便是一個顢頇腐敗的新政權,以及在1947年,由於民怨積累多時,而終究爆發的二二八事件。

 

儘管行事謹慎,林茂生卻依然於同年0311日也跟著失蹤遇害,林宗義曾經沉痛地提及,他和家人如何透過各種關係去尋找父親的下落,卻始終徒勞;另一方面,由於父親已經不在,林家還有弟妹需要照料,在母親持續變賣嫁妝,卻依舊無法貼補家庭支出的情況之下,林宗義成為那個主要承擔家計的人。

 

當時,台大醫院開始開辦神經精神科,林宗義是第一位神經精神科的主任,同時也是台大醫學院第一位神經精神科教授兼主任。在那個戰後百廢待舉、資源與經驗匱乏的時期,林宗義開啟了台灣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並創立台灣精神醫學教育的模式,慢慢建立出一套精神醫學體系。

 

1950年,他取得美國援助的獎學金,成為首位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的台灣精神科醫師。

1965年,他開始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擔任要職,管理心理衛生的相關事務,但也就是在這段時期,林宗義也因為身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身份壓力,不得不帶著家人移居海外。

 

即便如此,他對於台灣的政治運動依然相當關心。1972年,林宗義曾與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宋泉盛牧師等人,於美國共同發起「台灣人民自決運動」(Formosans for Self-Determination),希望能夠藉此喚醒台灣人的自覺意識。

 

解嚴之後,林宗義終於有機會回到台灣,他認為臺灣經歷過二二八事件,卻沒辦法像德國、日本一樣,有國際組織及時介入,並對加害者進行審判、釐清真相,後來又因為實施戒嚴,使得二二八事件的檢討更加被淹沒在遭到噤聲的時代氛圍之下。對此,他也開始透過民間的力量,推動二二八的平反工作。

 

他接觸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家屬,以及透過街頭隨機抽樣訪問的方式,將這段發生在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與台灣當時的政治環境、時空背景一一做出分析,並且提出相關的「處方療法」,包含從最基本的官方報告、公開道歉賠償、和平紀念日的設立、紀念碑與紀念博物館的設置,到重建臺灣文化與教育等。

 

同樣身為受害者家屬的林宗義,他是相當能夠理解,台灣人在經歷過二二八事件後,長年自我認同與尊嚴所遭受的打擊,而他回過頭來,選擇以自身的學術專業,對有過同樣遭遇的人提供關懷,持續為他們的心理提供治療,並且更進一步,從事為台灣社會「復和」的漫長而艱困的工作。

 

1997年,林宗義與家人成立了林茂生愛鄉文化基金會,以熱愛鄉土、關懷教育、培育台灣優秀人才作為基金會的宗旨,身為基督徒的林宗義,盼望能透過教育,以自身的宗教情懷與人道精神,持續為台灣社會貢獻心力。

 

20100720日,林宗義逝世於加拿大,享年90歲。

 

他曾感嘆過,自己出生時,台灣受到日本的殖民統治,因此在當時他是日本國民;當他從東京帝大回到台灣工作,二戰結束了,他又成為中華民國國民,只不過他持有的中華民國護照,卻使他常常在國際間各處碰壁,反而持著世衛組織的護照,才能讓他通行無阻;而後來當他到美國和加拿大任教,為了讓孩子在當地就學方便,因此選擇入籍加拿大,成為加拿大公民,也領到加拿大護照。

 

他說,在拿到護照的當下,他百感交集,不由得想問:「不知哪一天,才能有一本祖國台灣的護照呢?」







台長: 蔡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