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 劇集 雍正的打扮)
耳飾珠寶
薄物圓形,帶著缺口的「玦」為耳飾的雛形,下僅在上古的中原出土物中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臺灣卑南文化(台東長濱的沿海山脈,距今約5000至2000年以前)和中古的曲冰文化(南投仁愛鄉萬豐村地區,距今約2000至1000年前)的原住民們,都有佩戴此種耳飾的習俗。材質採用軟玉、或是當地出產的板岩,做成圓形和長方形,素樣或刻紋的耳飾。開始佩戴時,無法將那邊框甚寬的玦塞進,是逐步更換漸大的耳飾,來加大耳孔。耳垂肉具有彈性的厚度,就把玦的缺口給填抵住。東南亞地區的原住民們,目前還留有此種耳飾習俗,男女都有佩戴。至於中國的西南諸省,曾經有過為了防止婦女逃走,遂加重耳環數量的蠻夷習俗,後來逐漸失去原本的意義,才普遍成為增添俏麗的裝飾。
不穿耳打洞的耳飾,則有一種稱作「瑱」的,形制為短粗杆狀,杆上有孔可供系繩。帝王諸侯戴著前述的冕冠時,冕板兩側垂下的彩帶,即是將瑱懸掛在耳孔前,像是個耳塞子,但不直接塞入耳內,只是用來象徵。又稱「充耳」的此種耳飾,帝王用玉諸侯用石,作用是提醒勿聽讒言。
同曲冰文化大略同時期的中原各代,受到西北諸民族的入侵或者交流,遊牧民族特有的耳飾習俗,流行於漢、唐諸代。尤其是遼、金、元代的耳飾,插吊或環扣的耳飾,不僅女子,男子亦都戴耳環,金環或金環上勾吊珍珠寶石的,是豪邁男子的裝飾。
清代的宮廷后妃們,是在耳朵左右戴著三付六個的珍珠耳墜,為目前愛炫耀的酷哥辣妹的耳飾先驅。耳飾由於有嬌媚的裝飾效果,在當時僅次於簪釵,成了眾多女性必備的飾物。
頸飾珠寶
原始社會的人,常將獸牙、貝殼、樹實綁飾掛在脖子,當作頸飾來佩掛。佩飾這類的東西,不僅顯現美麗,還包含了對於漁獵的擅長,以及勇敢的象徵。裝飾面積大份量多,是所有飾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因此我們的祖先,不例外的也作此種打扮。
頸飾大略分成項鏈和墜子這兩種,項鏈是圈住脖子的不同長短飾品,墜子是以任何形狀垂掛,吊在胸前的飾物。
頸飾由赤膊裸露的胸前裝飾,漸及開化有了衣物的遮掩之下,一度不再是那麼的醒目。隋唐時期各民族融合交流之後,混戰的五代十國中的幾個國家,位居南方戰事較少,經濟文化得以保持繁盛,反映在裝身具上,前所未見的是脖子上掛著三、四重的珍珠、寶石項鏈。
清代由於當朝者信奉藏傳佛教的喇嘛教,在某個品位之上的男女,規定都得佩掛「朝珠」的項鏈。特別是后妃的「領約」及朝珠,在包裹的像似粽子的服飾外,愈加顯其貴氣。
(步步驚心 劇集 飾演雍正的吳奇隆身上的腰帶配飾) 領約系採用金、銀、或銀鍍金鏤花為底座,再鑲以珊瑚、東珠、青金石等寶石。圓形的形狀剛好框住衣領,一來可供裝飾,二來約住領口可禦風寒。
朝珠是清代的皇帝后妃,以及代表某等品階的官員,在行禮執事時,必需佩掛的項飾。108顆的珠子質材,依不同的職等,有珊瑚、珍珠、水晶、密蠟、翠玉、瑪瑙、琥珀、土耳其石等串成。一串朝珠分成四段間隔,四顆間隔的大珠稱為「佛頭」左右上下各一,佩掛時前三後一。朝珠左右兩端,又附有三串十顆小的珠子名稱「紀念」男子左二串右一串,女子則與之反相佩掛。背後的佛頭,還貫以「背雲」的寶石珠飾。嚴格的朝珠規矩,以東珠最尊等,重大的朝會時,后妃佩掛三串的朝珠,即正面一串,左右各一串由肩至脅交之於胸前的,是大禮儀的佩掛方武。男子佩掛一串即可。一般的官吏穿著朝服上殿時,右手必需握住朝珠,以防止朝珠互撞出聲,並以制約不當的舉動。
一般百姓的項鏈形狀,自古以來,就有以金或銀的細鏈子,相互環接的婦孺用項鏈,以及專為孩童佩掛的項圈。項圈以銀條打造而成,小孩子佩掛之前,照例先到寺廟,稟報神明護佑,拜畢再持項圈於神明爐上繞三圈,然後才給小孩子戴上。以銀圈圈住,邪魔自然不敢侵擾,此種祈求逢凶化吉長命百歲的項圈,又稱「長生圈」。
墜子的由來,是漢代的長命縷,一種用五色彩繩掛在頸間,或纏在手臂的飾物,演變成「長命鎖」而來。長命鎖即在繩上懸掛著鎖片,片上刻著讖句或吉祥語,用以趨吉避凶,墜子形狀如鎖得名。聽來雖說迷信,但是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生活涵義,當能力無法支配命運時,信仰即是一種心理治療?以金、銀、精玉為材料,作成鎖狀、蓮花、蝙蝠等圖案的墜飾,都是采其吉祥的形音,充分流露了中國語文的深厚寓義。
相較於其他的珠寶飾物,頸飾珠寶是最普遍,且也名堂最多的一項飾品,沒弄清楚戴用的禮儀,還會鬧笑話呢?記得在臺灣某個地方的寺廟作醮,應邀的官夫人擔任頒獎人,竟把豬公比賽的優勝金牌,逐一的戴在飼主的脖子上,而不是最佳「男豬角」的脖子,引來一場「笑」果很好的頒獎典禮。顛覆的戴法,就不知道豬公嘴巴上面咬的橘子,笑掉了沒?
(步步驚心 劇集 八阿哥腰帶上的配飾)
腰飾珠寶
腰飾分為腰帶及垂掛的腰佩。
腰帶的由來,在「男人香的珠寶飾品」篇中,知道是由戰事的影響而來。演變至宋代,腰帶的製作,變的極其講究,是區分官職的一種標誌。
腰帶的帶鞓
(帶身
)大約有皮革制的革帶,絲帛的素帶,各種金屬環鉤的金屬帶,以及玉石小板連結的玉帶。古來所稱的玉帶、金帶、指的是腰帶上的帶鋥
(帶頭
)、帶銙
(帶板
)、帶尾為玉或者金制的統稱。帶鞓的形制分為兩截,前後各一,前面的一截在兩端帶尾,按上金、銀、玉、犀角、或略次的銅、鐵、角、石。帶尾亦按上如此有點重量的東西,帶尾自然呈現下垂狀,象徵對朝廷臣服順從的意思。後面一截的帶鞓兩端附有帶鋥,用以扣合前面帶鞓上的小孔,後面一截的帶鞓上,飾以不同材質的牌飾稱為帶銙,銙的數目與材質由後方看到,可知配帶者的身分,行進之間超越與否可供參考。帶銙的材質同帶尾一樣,形狀有圓、方、雕刻、鏤刻等形式。銙上有的附環可掛什物。帶鞓在明代時變成一截式的,並且由原先帝王才可將帶銙擺在前面的佩帶方式,受到遼、元風格的影響,帶銙也由背面發展到前面,甚至環帶一圈都有著帶銙了。
腰飾的腰佩,起初本為自衛保護,或者是方便生活隨身攜帶日常用品而來。系束在腰帶的佩掛,隨著禮制的演變,也成了珠寶飾物的另一種特色,上古時代呢?是以玉石製成「勒」(方或圓形小玉管,素樣或刻紋)、「觿」(形狀似獸牙,遇有線繩打結可供挑開,不然若是碰到「屎緊褲帶打死結」無法寬衣解帶,會是急死人的!)、「系璧」(小型的扁圓玉,刻紋樣,邊寬大于中孔)、「璜」(形狀如虹,素彎圓枝形,或三分之二個系璧大小)、「佩」(玉穿孔洞,可供佩帶的都稱佩)等以供懸掛。
漢代的官吏,在腰間有著「佩綬制度」。綬是用來系結官印的絲條,都由朝廷統一發放佩帶,統稱「印綬」。印的質材有玉、金、銀、銅,結以代表不同階位顏色織法的綬,當時規定官員在外,必需將官印放在皮囊綁在腰際,好顯示身分。
單件的玉石腰佩,所組合的「組佩」在漢代亦發展成大佩制度。是用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玉佩,組合成「全佩」的佩飾,它像似一串風鈴的組飾,走起路來形成節奏,玉聲一亂則算失儀,多為祭祀朝會莊重的場合使用。全佩的習俗,還留傳到明代。另外有一種供做事證聯絡的「符」也是頗具特色的腰佩,形狀有魚形的魚符、虎形的虎符、龜形的龜符,刻文鐫樣的符形質料用金、銀、銅、玉等分成兩片,兩相符合防止詐偽,且是區分官位元品級別的另一標記。
歷代的婦女在腰帶上,所佩掛的飾品,是以金銀玉石打製成神仙佛像,祈求靈佑的宗教佩飾;以及金銀等製成香包狀,內置香料香花,使得周身芳香的「香墜子」,為婦女們普遍見到的兩種腰佩。工商社會的現在,則以實用為考量,將傳呼機、遙控器、鑰匙圈掛在腰際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