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餐的重點,每種酒不太一樣。
.
.
可能是酒中的酸、可能是單寧、可能是酒精(是的,有的人要的就是酒精)、可能是甜(雖然甜味不好搭配),可能是氨基酸(這是屬於日本酒特有的部分),可能是香氣(果香或陳年後香氣)與食物的協調等。
.
不論哪一種方式,只要當食物進入嘴中,最終達到『口味平衡』,就算個完美的餐酒搭配。
.
.
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
.
大部分人會說:『口味』的標準很個人。
.
但我一直認為,在所謂的個人之『下』,還有一個屬於『人類』很基本的『生物』反應部分。我的意思是那種更為直覺的生理反應而不是文化訓練後的思考。
.
『獸性』大於理性。
.
在很原始的狀況下,『生理』需求絕對大於心理感受。
.
料理入口,反射性的的嗅覺及味覺判斷:可不可吃、好不好吃、難不難吃、想不想不計代價再吃一次,類似的感官體驗,於食物(不管是酒或餐)入口一瞬間,『好吃與否』的判斷,馬上傳到腦海裡的某個區域裡。
.
這塊區域像是一個人生美味記憶的資料庫,以往的品嚐經驗/知識(來自教育、文化、食材、氣氛、行銷、年代差異、身體狀況等的綜合值)貯藏在此,在某天某月某日某時某分的某一口料理感受,經由五感體驗,透過神經元將訊號傳入庫中比對。強度可能代表回饋後的看法,『屬於動物』的人,最終做出『個人』主觀的美味與否判定。
.
只是這是主觀嗎?
.
你的感受可能強烈可能微弱,但好吃與否的念頭,在腦海區域裡的判斷標準,其實是來自於上述所說的教育、文化、食材、氣氛、身體狀況、年代差異、『行銷』等的總和值,那是一個『外在事物內化』後的結果,即使你認為那是你的『自我標準』。
.
被影響後的自我標準,可不可以改變?
.
或,如果可以改變,那能不能更直觀用撇開人之所以為人的教育心態,去真正品嚐食物的風味,然後做思考及判斷?
.
.
.
***
.
.
法國布根地的酒一向昂貴。
.
原因很多,除了錯綜複雜的文化歷史因素及土地法律繼承問題外,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 Pinot Noir 葡萄。它,很難種植,熟成狀況不好控制,加上處理釀造需要高技藝的釀酒師,還有最重要的『從產地到餐桌』的運送和『行銷』。複雜的狀況,讓本區酒一直給人高價但卻充滿地雷的印象。
.
不過,也不必盡追特級葡萄園或大酒。因為 Pinot Noir本身具有很強烈的葡萄特性,即使在不同區域也有類似基調的表現(高高低低,但我的意思是指Pinot Noit具有很強的 Cepagness )。 只要是布根地區用 Pinot Noir 所釀造的酒,即使等級只有地區酒(Bourgogne),或多或少還是有它的價值。
.
對喜歡喝Pinot Noir酒的朋友來說,地區酒(Bourgogne)或村莊酒( Village)價格區相對來說比較合理(雖然後者也越來越貴),大部分酒的水準也還 ok,村莊酒甚至會更好。
.
對於這兩個區域的酒,依照年份及可信賴的酒廠,仔細挑選,踩到地雷的機會會比較小。
.
試喝並在恰當的環境下餐酒搭配,很重要。
.
.
.
***
.
.
五味的調合是美味的關鍵。
.
把酒的影響也算進來。
.
餐桌上的使用,已經掌握了所有關鍵。
.
.
知道酒的力道及味道(看酒評),點菜的時候,小心應對。
.
當酒的香氣在口中爆炸的時候,期待的歡笑,伴隨合適食物在口中一併散開。
.
.
愉快的硝煙瀰漫。
.
.
.
.
.
Photo:http://bakedbree.com/wp-conte…/…/2011/02/beef-burgundy_19.jp g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未成年請勿飲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