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15 15:51:24| 人氣3,3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酒推薦 系列 四十二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那個古早年代,我們是這樣葡萄喝酒的。

GSM手機剛出現沒多久,除了基本的電話、簡訊及長效的電力外,根本沒有照相功能,逛賣場或酒商時,只能手記資料再回家上電腦查詢,很辛苦。

喝酒或選酒,除了網路達人提供的訊息外(是的,那時也有web了,不過很陽春),大部分只能靠自己。

因為常到酒商處買酒(目前都變成大酒商了),跟店家業務或行銷變成好朋友,間接可以知道很多酒的訊息。

那時關於葡萄酒的中文資料很少,大部分的資訊來源是國外,我參加了幾個國外團體的會員,定期繳費讀酒評及研究酒的相關訊息,喝了非常多的酒,也買了相當多的書、雜誌、酒杯、酒器等,學費繳了不少。現在很多的飲酒及餐酒心得,都是這樣一步一步累積下來的。


當時因為國內資訊封閉且稀少,所以經由某些場合的引薦,甚至還跟國外幾位大師酒評家或著名酒廠的釀酒師書信往來,除了『買東西』外,也學到不少酒相關知識。

所有的一切靠摸索,還有對葡萄酒的熱情及傻勁。
整個過程,很像年輕時寫論文所要花的功夫及心力。


現在不一樣了,網路的普及,搜尋方式多元,酒的訊息取得『更簡單容易了』。不過,更多並不代表更好,依照我的隨機抽樣,網路上不少看似有模有樣的文章,不少是抄來抄去或斷章取義的片段或失真資訊。只看這些東西,會影響到觀念,變成半調子,這是最糟的狀況。(寧願什麼都不知道還更好)


當資訊的取得過於容易時:

一、 資訊真偽難以判斷。

因為網路資訊太容易複製,除了讓人變懶,也降低了人的邏輯思考。過多假的或偏頗的訊息,容易因為『三人成虎』成為『似是而非』的錯誤知識。


二、資訊消化需要時間。

跟一也有關。當資訊的取得太快太多時,通常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得的訊息。『沒有消化的訊息(或說正確閱讀、思考、並判斷)』就無法成為自己的知識。

讀越多,因為可以比較,越可以知道哪些東西才是真的。消化判斷後的資訊才有用途,不然就只是陷在很淺的知識範圍內,然後自以為很懂。回到葡萄酒或日本酒的消費時,很容易變成只是追酒標的酒狂 (Wine/Sake Snob)


*


葡萄酒雖然也是科學(從耕種、釀造乃至於品飲),但它終究是個農產品及食品而已。

耕種釀造是可驗證的科學(所以這兩個名詞的英文字根都有『logy』)。然而,『品飲』跟個人的感官偏好有關,跟自我的生活環境及文化教養也有關連,這部份很難用科學的方式來論斷什麼酒才是好的。無法量化就不能算是科學。(不談哲學這塊)

評斷酒,即便是我(這個已經喝酒這麼多年的老酒友),也難做到公正或符合每個人的期望。

對於每次的試酒,個人只能希望盡量心境開闊,減少個人偏好,依照經驗(知識及品飲)與樣本酒做比較,確認品質並衡量價格接受度,然後推薦我認為值得的酒款。

寫出這些酒的『好』及『特殊性』。

而不是價格的『便宜』或...『品牌』。



***



這次的推薦酒就是一個好例子。

它的『好』在於『有機酸』的含量。

這部份,我稍後解釋。


先插個話,對於新派葡萄酒來說(新世界,特別是紐澳及美國),以科技方法來耕種及釀造酒,用行銷技術來賣酒,是很重要的『標準作業流程』,目的是提供一個可辨識及遵循的釀酒、買/賣酒規範。

這些地區的葡萄酒廠,通常會在酒瓶上貼上清楚的酒標(主要是葡萄品種)並提供足夠的酒款資訊(規範要有的酒精度、及額外的酸、甜度等),幫助消費者進行葡萄酒的選購。


酒精度、酸度、pH值、甜度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的口感及『味道』。

這部份跟日本酒的四個度有關。

酸的分類及如何影響酒體口感及保存(轉化),葡萄酒與日本酒的酸度具體差異在哪,如何影響搭餐,有機會我會再以專文討論。

***

酒名:Zinfandel Reserve
酒廠:Irvine Wines
年份:2008
產地:Australia(澳洲) / South Australia , Elden Valley 
葡萄:Zinfandel
酒精濃度:15.3%
pH:3.14
TA:8.27 g/L (有機酸:天然酸,這裡主要是指『酒石酸』)
殘糖:3.14 g/L(對一般人來說, 4 g/L 才會感受到甜味)
容量:750ml


根據考證,Zinfandel 源出克羅埃西亞(Croatia),當地稱為『Crljenak Kastelanski』,是一種具有深黑色果皮的紅葡萄品種,主要栽種地是克羅埃西亞靠近愛琴海的沿岸地區。後來傳入愛琴海對岸的義大利 Apulia 省,義大利人將其命名為 『Primitivo』。

大約在十九世紀初,這種葡萄傳到美國東岸,因為未知的原因,改名為 Zeinfindall(或 Zinfindel),這也是Zinfandel 一詞的由來。隨著西部掏金熱潮,這種散發『異國香味(對於美國人來說)』的葡萄,也隨著拓荒者西進,被引入美國中部,然後傳到西岸的加州。因為當地的氣候合宜,Zinfandel 慢慢成為加州地區僅次於Cabernet Sauvignon的紅葡萄品種。

提到加州紅酒,資深酒友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CS,許多高價頂級的膜拜酒都是以CS為主。若問第二名的紅酒,可能你會聯想到Zinfandel。只是,在提到這種品種的紅酒時,幾乎都不是高品質之故,而是因為它的產量大及有點甜膩的廉價酒性質。

Zinefandel 不算是我喜歡的葡萄品種,即使我是個喝酒彈性很大的酒友。

這種葡萄所釀的酒太濃艷了,類似糖果或有點俗氣的香水味,莓果及果醬(jammy)雖然很明顯,但幾乎總是過熟的氣息,使得酒體充滿著澎湃的酒精感(通常都超過15度),入口感覺強烈直接甚至有點粗魯。

這種葡萄所釀的紅酒,『大部分』深度及複雜度不足,即使因為濃香之故,讓人一開始的印象很深,不過喝不了幾口後,就會顯得膩。不夠細緻的內涵像是樣品屋一樣,空有美麗雕琢的裝潢,但卻缺乏深刻的內在(人味)。

撐不久。

這種葡萄所釀的紅酒缺乏美感。或,很『美國加州風』。



Zinfandel 容易栽種,產量也大,每串葡萄的成熟時間不一樣,同一串葡萄可能有的已經變紅,有的卻還是處於青綠狀態。酒農在收穫時,若要所有的葡萄果都具有成熟度,會延長整個掛果的時間,某些先前已經紅透的果實反而會因為進入風乾的狀態而使得糖度變更高甚至代點蜜餞味,當然這樣全部完熟的葡萄所釀成的酒,缺乏『酸度』,也因此帶有濃郁的酒精感。

葡萄酒,不論是紅或白葡萄,當缺乏酸度時,就會顯得平淡呆板。

只是,以市場經濟來看(或,由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產量多且艷麗的紅酒,很像好萊塢的大片,華麗又有氣勢,對於一般不是以品酒或少接觸到舊世界紅酒的朋友們來說,Zinfandel已經夠好了,Party或聚會用剛好。加上價格便宜而具有『在地性』,Zinfandel 在加州成為一種旋風,變成本區久的指標。

久而久之,一般人在提到這個葡萄品種時,不會想到它在克羅埃西亞原生地的名字 Crljenak Kastelanski,或同屬舊世界產區的義大利 Primitino,而是『Zinfandel』。


要克服Zinfandel的呆板及俗氣有三個方式:提前採收(或減少每公頃的收成量)、種植在氣候比較涼爽的地區、栽種在具有酸性的土壤。 

很弔詭的是,雖然Zinfandel因為加州和煦陽光而生長的蓬勃茂盛,但大部分時間它展現的結果是很濃豔的酒體,酸度不足,喝起來像是廉價的香水(香水也是一堆酒精啊)。長得很好的區域,賣得很容易,可是品質卻不夠好。

然而這個品種在澳洲的推廣卻不盡然。對我而言,Irvine 酒莊導入Zinfandel是一個很有趣的改變。

Irvine的主要強項是在Merlot紅葡萄,我喝過好幾款,包含最貴的那支Royale等級,整體表現的確不錯(雖然我還是覺得太貴了)。

然而,Merlot是一個很大眾化的國際品種,以這種葡萄所釀的紅酒,大部分柔軟可人,有一定的水準。雖然非常好喝的merlot也很貴,但如果不需求太極端美味的話,一般普通價格的merlot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入門酒友的需求了。
葡萄的栽種環境是在Eden谷中比較高的區域,藉由涼爽的氣候及具有酸性的土壤,讓Zinfandel有與來自美國的同宗產生不同的變化。

『酸度』,我說的就是它的酸度。

酸度可以讓具有殘糖的酒體產生『複雜性』,而這款酒特別高的酸度(幾乎是正常的兩倍),更是凸顯了酒的美味,這部份非常特別!!!

酒廠只有在特別好的年份才會釀造『Reserve』等級的Zinfandel。這款 2008年份就是一個好例子。

在葡萄串進入成熟期前,就已經進行過綠色採收,減少葡萄串數量,降低將近五成的生產量(前面提過了,要提昇Zinfandel的品質,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要『捨得』,盡量降低單位的生產量)。少了一半的產量來釀造酒,R90價位比較高是可以理解的。

栽種過程中,經常性地人工調整,讓每串葡萄在正確的曝曬角度,吸收完整的陽光(高緯度及海拔高度區,陽光對於葡萄果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能量),在完熟後以人工收成並進行釀造。

其實,在採收後釀造前,這款酒因為風土及人的努力,美味已是必然會有的結果。



酒評:

這款酒是試飲時的第一名,我是說綜合了酒廠的白、紅(Merlot、CS、Bordeaux like、還有這支 Zinfandel Reserve)共七款。現場另有幾位朋友對於這支酒也是讚不絕口。因為它跟一般 Zinfandel給人的華麗帶點俗氣的印象完全不同。

在倒入杯中時,那源源不絕的『典型』Zinfandel 甜美糖果香氣就奔放而出,如果不談品種的話,這酒的香味會讓我聯想到澳洲 Shiraz 或 Grenache,成熟而嬌豔的葡萄熟成香味,還有濃厚的黑櫻桃及香草(來自美國及法國的橡木桶),甚至有一點胡椒或不知名的香料感。

晃杯後就不一樣了。

一股美好而平和的『酸味』開始慢慢浮現。『酸櫻桃』,或用台灣人比較習慣的『大顆紅肉李』(請注意,是很大顆且果肉為深紅的那種台灣李)加上檸檬的清晰新鮮酸味,在原本香甜的糖果、櫻桃等味道後,像一顆酸料炸彈爆開,著實讓人印象深刻,這跟一般傳統的Zinfandel完全不同。

入口略微中偏濃的酒體(酒精度,畢竟還是Zinfandel),可以感受到葡萄果成熟所帶來的甜度(發酵後的殘糖),甘油中等滑順。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迷人的酸度,精巧細緻,像一條貫穿紫衣的金線,讓整杯泛紫紅的酒液,帶著一股濃厚的藝文感,原本俗氣的那面完全不見了。

落喉後,層層疊疊的酸度及酒體濃郁感回吐,香氣在口中深處徘徊不去,這款酒真是一支做得相當好的Zinfandel,我是說『澳洲的 Zinfandel』。

如果不是價位太高,我會想多拿支作為 House Wine,除了觀察變化外(這款酒已經可以喝了,不過我估計也還可以再放5年以內),也是很好的細緻型餐酒(專招待貴賓用)。

餐點部分,因為R90有酸度也有些許單寧,搭調味過的肉料料理或有點醬汁的海鮮都ok,只要注意不要配上太清淡的菜即可,甚至可以單喝也沒問題。

它顛覆了我對於Zinfandel的印象。




以下是進口商所提供的酒莊介紹,我略微修改並加入一些資訊。


Irvine (爾文酒莊)是澳洲主要的梅洛酒 (Merlot) 釀造酒廠,其酒莊名稱「Irvine」是取自原創始者 James Irvine(這是一位8x歲的老先生了,非常有活力而親切)。酒廠團隊包含擁有62年釀酒經驗的酒莊主人James Irvine、妻子兼合作夥伴 Marjorie、女兒即釀酒師 Joanne,老先生對於自己女兒的專業及對於栽培的判斷很自豪。 

酒莊的旗鑑酒款【頂級梅洛紅酒 (Grand Merlot)】曾於1997年的國際競賽中,打敗包括Petrus在內的一干世界名酒,榮獲年度最佳Merlot的尊榮。酒莊的另一款【珍釀金粉黛紅酒(Zinfandel Reserve)】, 由釀酒師Joanne釀造,榮獲2006年國際葡萄酒比賽的「年度最佳紅酒釀酒師」、 「最佳葡萄酒金牌獎」及「最佳金粉黛獎」等多項肯定!(Zinfandel 一般翻成金粉黛,是不是很有美國加州風)

James Irvine在20世紀初期,負責澳洲四大酒廠之一的哈帝酒廠(Thomas Hardy & Sons)、在南澳Eden Valley地區採購葡萄的工作,當時他即對此區極為嚮往,並夢想有朝一日能在此區擁有屬於自己的葡萄園,經過40多年,於1980年他終於實現夢想,在Eden Valley的高地Springhill建立了爾文酒莊。

從一開始,酒莊對於葡萄栽種、釀造、與裝瓶包裝等各方面的品質掌控就非常注意,如今酒莊的梅洛紅酒(Merlot)不僅聞名澳洲,更廣受全世界矚目。James Irvine本人也因此成為澳洲國寶級的釀酒師!他不僅是許多澳洲酒莊的釀酒顧問,更是諸多重量級國際競賽爭相邀請的評審!  

題外話,Hans Irvine (James Irvine的親戚)在1888年建立了澳洲最大也最早的氣泡葡萄酒酒窖,他製作與提供最高品質氣泡酒與葡萄酒的堅持與所獲得的讚譽,至今仍以不同形式影響著爾文酒莊。有機會海恩會介紹Hans Irvine的酒。


***



當初在試喝酒的時候,這款 Zinfandel Reseve 2008是我最不期待的一支。

不過,喝了之後,對於Zinfandel完全改觀。Irvine的這款酒,改變了我原本舊有看法。


好奇心殺死一支貓,好奇心讓小朋友離家出走。

如果不好奇,世界的大及奇巧,很難體會。


無論如何,改變是好事。

因為,它會讓你眼界變廣。

而廣,可以讓人學會謙卑。








Photo:
http://www.dinneralovestory.com/wp-content/uploads/2012/07/chicken-sausage-corn-stew.jpg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台長: .ira
人氣(3,362)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大酒的意義?
此分類上一篇:嬰兒般的味覺平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