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0 01:12:28| 人氣2,08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奇萊東稜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是登山達人Allen Wu所提供,關於攀登高山的系列文章,全部共有六篇,會依時間順序逐一刊登。



**********



奇萊東稜,臺灣山岳著名的艱困路線,危崖、缺水、倒木、路跡不明及氣候多變.等等狀況考驗著每個來此的登山客,為臺灣高山縱走路線中列名的四大障礙之一。 因人為破壞少又深入中央山脈,已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極少人為破壞干擾。 走在這條路線上看到水鹿或山羌是常有的事,而且這些動物還不太怕人,可能這片地形太過艱困之故,讓獵人還力有未達吧。

高山縱走行程可不像爬玉山或雪山,讓你爬個兩天就回家休息。 縱走路線短則四、五天,長則六、七天到十餘天,肩上扛著食衣住的裝備多達四、五十種,既要背的輕又要帶的齊全,沒週全的計劃及經驗,冒然去高山縱走,可是會讓你走的刻骨銘心,永生不想親近山,更別提有心情去欣賞高山美景。

去年九月,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一個高山活動,重新開啟我的高山熱情。(距上次的熱潮已有七年之久,那時因膝傷問題,無法再爬高山,後來只能去親近郊山,七星山是爬最多次的山了。)。當時的行程很輕鬆,不用背睡袋及公糧,而且是睡山屋,所以雖然是長程行走,但自己的膝蓋還能承受,體力也還負荷得了, 很輕鬆就爬上奇萊南峰及南華山。 當時的好天氣配上好風景,讓我對高山又燃起了熱情。之後每個月都去爬二、四天三千米高山,漸漸增進自己的高山適應力,腳力也可以經得起二十公斤的長程負重行進。當你有好體力及累積足夠的經驗,對高難度的挑戰也有十足信心,不像剛開始爬高山的前一天都會煩惱自己走不動,現在反而想去測試自己的極限到哪裡。



馬莎颱風來的前一天是這次奇萊東稜行前會,雖然名為說明會,但只有我一個人從頭到尾參加。在臺灣登山界普通不重視事前計劃(我是從不習慣轉為習慣了),所謂說明會大都草草了事,稍微仔細一點的主辦者,大多也只是給你一張行程表及地圖,其餘自己看著辦。這也是每次爬山總會看到一些搞不清狀況的登山者,背著重又無用的東西上山,不但累死自己(及朋友),同時搞得遊興大減。

曾看過有人為了煮飯、泡麵及煮紅豆湯,特別帶三種鋼鍋上山,他以為上高山與野營一樣,結果是第一天就走掛了,還得勞駕別人去『幫忙吃』及背裝備,這要怪誰? 當然是領隊。 領隊有義務要告知隊員所有爬山過程裡應注意的事項,甚至有權力篩選不合格隊員,以確保整體行程能順利完成。 可惜大部份領隊是利之所趨,其他放一旁。 到時是體力好要照顧體力差的人,搞到整隊人仰馬翻,狀況連連。 這也是後來逼使自己要成長的一股動力。當別人不告訴你要注意什麼,為什麼自己不去學習如何在山上照顧好自己?!

我開始研究登山裝備如何輕量化,設計簡易又營養的登山糧食,使自己能吃住自理, 不靠團體裝備或等別人煮飯給你吃。 這些過程很有趣但也很花錢,買裝備上山測裝備, 然後 update 裝備,設計不同季節及路線帶什麼裝備,穿什麼登山鞋,所有細節都記在我的手冊裡,目的就是讓我能走得輕鬆爬得自在。


八月爬山最怕颱風。聽說又有一個颱風形成,還在一千六百公里遠,大約四天後會影響臺灣,四年前長庚陳醫師就是在八月中(跟我同一天)出發去奇萊東稜,因迷路又碰上颱風,受困山上12 天。 後來雖然是平安脫困,但也受到不少驚嚇。大自然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人唯一能做好的就是萬全的準備,,其他就交給上蒼安排了。 畢竟我還不想太早出名……。





94/08/17 21:45

從中壢休息站上車,開始了這次六天六夜的奇萊東稜之行,隊員有15人,領隊及嚮導三人,合計有18人參與此次活動。

到了台中接了最後兩人上車後,便出發往合歡山,中途僅在埔里休息並吃宵夜。領隊在人員到齊後開始在車上分組(3-4人一組),指定每組組頭,組頭的任務是協助領隊分配公糧及住宿。

全隊只有我是一個人一組,因為我是吃住全部自己打理,背包內備著這六天吃喝拉撒睡的所有用品。 東西會很多嗎? 當然多! 會很重嗎? 有組織的計劃,重量是可以控制得很好!這是經驗!

為什麼你那麼孤癖,不與大家集體搭伙,共睡一頂帳篷? 這我就要好好解釋一番了。 在山上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例如:迷路、墜崖或受傷。在山中行進因個人腳程不同,一般來說不容易整隊人馬都走在一起,當你發生意外,同行的隊員未必能立即發現,此時自救就非常重要。當背包的內容物能讓你撐的愈久,你存活的機率就高,目前分配公糧或公帳的方式,著重均攤重量,一個帳蓬拆成兩三個人背,萬一其中一個人出狀況,整組人可能面臨住宿無著的危險。山上的氣候在冬天夜間時幾乎都是零度以下,人若暴露在露天山林中過久,很容易失溫而死亡。 或許,有人會說分攤公糧及裝備,可減輕每個人背負重量。這樣的想法,在過去是成立的。 一、二十年前,登山裝備不但重而且,不是人人都能自備一套。 所以集體煮飯睡覺,是最經濟的作法。 然而,現在新的登山裝備都朝輕量化發展,價格雖然還算不上便宜,但也已經人人都買得到也買得起。 這次行程我只用60公升背包(還沒裝滿),算是全隊最小容量的。 而裝滿後的重量大約只有14公斤(不含飲用水),也是最輕的。 當然這樣的裝備投資花了我不少的銀兩,但,為了走的輕鬆及保命,這樣的投資絕對值得! 最後,我要說明,登山食宿自理也是一種訓練。很多人爬完百岳,都還不會自搭帳篷,甚至自己煮飯(誇張!),這樣離譜的狀況,都是領隊『太能幹』所造成的結果。 為了怕隊員的麻煩及抱怨,就幫大夥兒打理好一切,太過照顧的結果,就是造就了一群會爬高山卻無法在山上自理起居的人。會自己照顧自己,才能談得上真正的爬山。這是我堅持食宿自理的理念!




94/08/18

04:15
車子終於到了這次行程的起點合歡山莊,小憩一下,吃了前晚買的麵包,精神還不錯,感覺好像運動員上在起跑線,躍躍欲試,一直在做暖身運動,準備好好表現。

6:30
出發!! 天氣不錯,看到太陽映著朝霞,心情有如囚禁在籠內的鳥,突然被放到林中般雀躍自在。 走了一個多小時平緩的山路,到了黑水塘山屋。休息時,遠遠看到天空一大片烏雲逐漸飄過來,當時不以為意,也沒意識到這是變天的前兆。

9:03
到了新成功山屋,前面的溪流水量比上次來少很多,整隊人在此大休息,開始吃零食,感覺像是辦同樂會,隊員間聊天互動,彼此互相熟悉。

言談間,說到新成功山屋,長庚醫院陳怡傑醫生在五年前的今天出發走奇萊東稜,因迷路又逢敏督利颱風襲臺,延遲7天才下山。當時政府民間動用上千人次入山搜尋,皆無所獲,後來陳醫師是自行下山,他的父親為感謝各單位的努力搜救,於是捐出500萬興建了這間新成功山屋,造福山友。可惜我們因為要趕路,無緣住它一晚。

過成功山屋就是今天的戰鬥路線。先從溪床裸岩開始一路上攀,每個人心肺的負荷愈來愈重,小腿肌肉愈來愈緊繃,整個隊伍也愈拉愈長,此時已有人開始出現體力不濟的狀況。 因為背負較輕,所以我一直在先頭隊伍裡。 陡上一個小時後,到達第一個三叉路口,可經此上奇萊北峰,往奇萊東稜的盤石山方向,因為行程還排定去奇萊主峰,今晚住宿點在奇萊山屋,應再一路推進到第二個三叉路,這又走了一個小時,才到今天的紮營地。

到達奇萊山屋,海拔約3100公尺,雖然遠方有濃雲,但當時天氣還算不錯。壯闊的山形令人動容,山勢的左邊尤如一片溫暖的綠地毯,與右邊是冰冷裸岩斷陵,形成強烈對比。

搭起溫暖的小窩,加上遮陽的炊事帳,準備著午餐。 好像真善美電影裡,在阿爾卑斯山間野餐的情節一樣,『美食當前』,四周不斷飄著山嵐,讓人有如置身仙境般,非常陶醉。

吃完午餐後,多變的奇萊瞬間被濃霧籠罩。此時,領隊開始整隊,出發走奇萊主峰。 看這種天氣,上到峰頂應無好展望,反正之前已走過了,決定在帳內睡個午覺補補眠。

午休期間,聽到帳外有人大叫,有黃鼠狼!趕緊探頭出來看。 發現一條棕紅的動物在鍋邊遊竄,馬上伸手拍牠的尾巴,小心地把這不速之客趕跑,之後睡意也消了。 過了一會兒,雨開始潸潸而下,可是我不擔心,因為躲在帳內,雨飄不進來,其實還蠻溫暖舒適的。 不過,沒想到這雨是災難的開始。 當時總認為天亮後雨就會停,就像之前走奇萊連峰時的狀況,反正山上氣候總是變來變去,颳風下雨,但總有出太陽的時候。只是,沒想到這次的情況特別怪異。 從雨落下開始,再度看到太陽公公的時間,竟然是在第六天的早上。 如此誇張的天氣,即便是走了五次東稜的領隊也沒碰過!

17:29
雨已經下了兩個多小時,而且是愈下愈大,此時看到另一隊(六人)到達,在帳棚前走來走去,山屋周遭已佔滿帳棚,他們能住哪? 有點擔心他們,能幫的忙有限,只能祝他們在天黑前搞定住所。

18:00
走奇萊主峰的人陸續會來了,每個人是全身濕淋淋,這時還不能馬上進帳棚,否則帳棚裡面的人也會遭殃。 正在帳棚前庭煮晚餐的我,慶幸自己沒去走奇萊主峰。 領隊看雨勢這樣大,又有很多人的裝備及身體都溼透了,於是問大家是否明天就撤退? 『還是看明天天氣再說吧!』,隊員中有人直接這樣回應。我的憂慮開始爬上心頭,萬一撤退,往後還有四天假期要如何排遣?但擔憂也不是辦法,只能禱告明天是好天氣吧!

吃完晚餐躺在帳內,迷糊中睡著,夜間的大風雨又驚醒了我,這樣時睡時醒的情況下,過了奇東行的第一夜。

94/08/19 05:25
已經下了一整夜的雨,此時雨變的較小,但天空仍烏雲罩頂,天氣絲毫沒有轉好跡象。 各位伙伴考慮撤退嗎?領隊拉著嗓門問大家意見。當時我仍在帳棚內躲雨,忽然聽到隔壁帳棚某仁兄大喊:『雨變小了,繼續前進!』。 我有沒有聽錯啊?! 前進?! 領隊接著大喊:『全員一小時後出發。』,心中暗自叫苦,但也佩服隊員沒人有二意。


08:05
出發前大自然突然在呼喚我,急忙去林間接受召喚,讓大家在雨中等了我約5分鐘,隊員都很有耐性,感謝這次團員性情都不錯,能體諒我這控制不了的生理需求。 雨中上大號很辛苦,屁股濕還無所謂,衛生紙濕就麻煩大了。 這次還好有帶濕紙巾,從隨身側背包內取出,先把濕巾拿來擦臉(就當是洗臉),然後拿來擦小菊花,以免味道沾染已經夠髒的手。

蹲著時,遠遠看到昨天下午淋著一身濕的那六人隊伍,在只剩骨架的廢棄山屋內搭個小外帳,每個人在帳內面對而坐,難道他們就這樣過了一夜? 真是辛苦。 我想這次教訓,會讓他們知道帳棚的重要,不要只想靠運氣睡山屋。

辦完大事,即刻往奇萊北峰方向出發,雨及風變得愈來愈大,從我沾滿雨水的眼鏡看出去,景物都變了形,視線也更矇矓,真不應該再走的。北峰這樣陡峭,天氣這樣惡劣,要這樣虐待自己嗎? 心中一直掙扎應否跟領隊建議:『不應再前進了,爬山應該要很愉快的,但這樣的天氣下,現在卻是很痛苦!』。

一步,又一步踢著,我的腳沒有被心裡左右而停止。上到北峰基點,成就感充淡先前的沮喪,對大自然的獰虐竟然適應了。


11:45
走到磐石山西峰下營地,領隊介紹此地是郭正彥研究臺灣水鹿的住宿營地,很開闊的一片平坦草原,天氣好時,風景應該很棒。 但這時沒心情去欣賞,因為整隊正與起伏不定的瞬間大風搏鬥,每個人走起路像是喝醉酒般,東搖西擺。這段山形起伏不大,若無天氣影響,本來應該會是很享受的路程才對,我心裡這樣想。


14:15
磐石西峰水池營地到了,今天的住宿點,並不避風。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搭好帳棚及炊事帳,因風向不定呼呼狂吹,很擔心炊事帳會不保。

去咖啡池取水,這水的顏色不像咖啡色,倒像是尿液的顏色,而且很混濁。 還好我有帶濾紙,把雜質濾掉,煮沸後照喝,口感還能接受。煮了起司義大利麵,餵飽又冷又餓的肚子,有了一點安定踏實感。

鑽進帳內躺著,開始胡思亂想。 今天是中元節,出發前一天,我還向父親開玩笑說:『要在山上拜好兄弟。』。 臨出門前還是忘了帶拜拜要用的香,那就心中默禱好了。『眾鬼神祝我一路平安,我背包的食物就隨意享用好了,記得使用前要加熱水,脫水食品直接吃是難以下嚥了…』。

又想到今天已是星期五,來自府城的A怪客所辦的清酒會,現在應該在吃好料喝好酒。 唉!我卻一個人孤伶伶困在帳棚內,聽著外面的風雨聲(台長註:其實那天我們有在餐會桌上多擺了一副碗筷,遙祝正在爬山的酒友…)。 鄰居的狀況更慘,強風夾雜雨水一直吹進他們的帳內,我想他們大概一夜都很難安眠。

過了這漫長的一夜後,大家會想撤退嗎?? 過了明天要回頭就難了,接下來的四天是場場硬仗,東稜最精華的路段從明天開始,已失聯兩天了,無法利用手機去問天氣狀況。

入夜後強大的風切聲,同樣令我難以入眠,我的炊事帳最終還是被吹垮了。 還好,裝備已事前移入主帳內,沒被整個淋濕掉。 其他帳棚的人應該整夜都沒睡吧,一直聽到有人在喊:『這裡進水了…』,我的狀況算是還好,迷糊中睡了三、四個小時。


94/08/20 05:05
風還是忽忽狂吹,而雨勢變是小了,領隊立即指示拔營。

早餐在匆忙中只吃了一條POWER BAR,在雨勢變大前,趕緊收拾行囊。 強風中收帳篷真是麻煩事,好像放風箏,算了! 懶得與大風拉鋸戰,乾脆直接硬塞進袋內,感覺好像變重不少,可能連雨水也打包了吧!

10:30
上到磐石山,海拔3106公尺,百岳一座,可惜沒展望,厚厚的雲依然籠罩山頭。接下來是精華地段,箭竹林SPA、斷崖、巨大倒木及濕滑的路面開始展開,考驗我們的耐性、體力及膽識。 鑽在比人高的濃密竹林內,濕淋淋的竹葉不斷為我洗臉,得雙手不斷揮舞,才能看清前面的路徑。 鑽來鑽去,有時還迷路而找不出去路,只能退回原路再找路。

部份路段是沿斷崖行進,坍塌的路基被箭竹整個蓋住,若沒看清楚踩下去,後果很難想像,若後面的人沒看到你出狀況,可能你就從此人間蒸發。

媽啊! 又摔了! 已數不清是第幾次。 剛開始大家還會互相關照說:『小心點!』。 可是,當大家摔多後,彼此也懶得去關切,反正再爬起來就是了。 只是心理一直咒罵:『他媽的這是什麼爛路啊!』,心情煩悶透了。

哇靠!這要用鑽的還是要爬過去? 大大小小的倒木,讓行進在山坡上的我們,一下要學狗爬,一下要學猴攀,搞的全身泥濘不堪。 山頭翻過一個又一個,上上下下,一路跌跌撞撞,爛天氣碰上爛路,搞的我心情越來越惡劣。

16:03
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終於到了太魯閣鞍部營區,今天的紮營地。 還好雨暫時停了,也沒風,趕緊找好地點,搭起我的小窩。

問嚮導取水處,趕忙去提水。 臨出發前一位大姐要我幫忙取水,我一口答應,這一提是10公斤水,重量應該還好,我是這樣想。 但,鑽進竹林內,走沒多久開始陡下,將近是近180度險坡,開始擔心等一下該如何上去,心想大概會喘死我吧…。 取完水後順便洗個澡,溪水非常冰冷,衣服脫完,水一淋身,全身顫抖外帶雞皮疙瘩直冒,真是永難忘記的滋味。 擦乾身體,穿上衣服後,才立刻感覺體溫上升。 回頭路走的真是痛苦,雙手雙腳並用奮力往上爬,洗完澡經此折騰卻又是一身汗。 回到營地,真衰!又開始下雨了,慌忙中搭起炊事帳,
先把裝備安頓好。

今天的雨超大,而且是下整夜,還好沒有風。 大家睡得好像很安穩,是真的累了,已經有人連續兩天幾乎都沒有睡,斗大的雨打在帳棚上仍蓋不過此起彼落的酣聲。

躺在帳內,開啟手機,還是不通,很想打電話回家,問天氣會變好嗎?

明天按計劃要攻太魯閣大山,我跟領隊說如果下雨,我就不上去了。今天衣服全都溼了,明天一早又要冒雨鑽竹林,攻頂卻沒展望,上去只有一個意義,就是百岳一座,這跟我登山主要目的(欣賞高山美景)相牴觸。 我不敢說登百岳是沒意義的,當初設百岳的目的是要大眾去親近山,但有人卻非百岳不爬,甚至有人爬完百岳就封山,這不是與百岳精神相違背?? 只是這種事見仁見智,我也不想與這些只爬百岳的人辯論……。
94/08/21 04:00
雨持續下著,領隊叫醒大家,30分鐘後出發攻太魯閣大山。此行來回約三小時路程,很多人早餐來不及吃的情形下就趕著上路。這樣爬山就像是軍事訓練,很有紀律,但我來此的目的是受訓嗎? 一連三天的狀況已經夠考驗人了,往後還有三天硬仗等著你,多儲存一些體力去從容應對,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果然沒錯,下山的人當中,很多人臉色非常蒼白,大家都變得不太想說話。

今天的路跟昨天一樣,還是要面對箭竹、斷崖、倒木及濕滑路面的考驗。 我的腳這幾天都穿著泡水襪,昨天一連陡下陡上數個山頭,已開始出現水泡症狀,雙腳大姆指紅腫疼痛,一走下坡疼痛感就加劇,大腿也出現酸痛情形,其他小擦傷因比較不那麼疼痛,就懶得去注意。 只是,沒想到那些原本不注意的小傷口,竟因不潔環境而產生細菌感染,回家後傷處化膿發炎,疼痛不堪。 覺得情況不妙,後來經過醫生以消炎藥適當治療後,狀況才沒再惡化。

今天前半段的路跡很不明顯,可能前陣子颱風過境後,這條登山路線封閉了一段時間之故。 我想這路應該有一個多月沒人走過,所以竹林長的很茂密,而颱風時又把竹林吹得東倒西歪,更加遮掩了原本的路徑。 走在稜路上,常常是看到路條,但卻找不到路,連有經驗的帶隊者都是走走停停地找著出路,實在非常誇張。 即便你跟著前面的人走,可是只要距離超過了三公尺,就無法掌握前行者的行蹤,不小心就會迷路。 還好,在跟不上前導者時,大家都會很有經驗地退回原路,並藉由呼叫聲中來重新掌握前進的方向,過程裡,隊員們也都儘量走在一起,避免落單。

今天的陡下路段很多,對原本酸痛的大腿及腳底水泡,真是雪上加霜,好像當兵行軍時的感受般,走得非常痛苦。 但痛歸痛,腳步還是不能停止,雖然彼此都沒有講出口,可是由神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大家身心正受著折磨。 邊走邊看著手錶,走了一小時,又走了兩小時,,又走了 …,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好慢!還有兩天行程,我不禁懷疑到底還有多少腿力可撐下去?

12:10
平安池到了。 這池水大約有半個足球場大,池邊倒木多,水草漫生,感覺好像水澤地。 休息吃午餐,煮了一大碗麵慰勞自己,順便照顧一下雙腳。 脫去鞋襪,把膠帶纏在腳拇指上, 降低水泡磨擦,以免整片水泡外皮脫落就更慘了。 接下來要背今天及明天用水上到大理石營地,一路上坡,取了四公升水,背包一上肩,媽啊!怎麼變得那麼重! 這三天好歹也努力消化不少食物,但卻總感覺愈背愈重(我知道是因為打包了不少雨水之故)。 如今,在體力已經消退的狀況下,這四公斤的水,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真的不想再走了…。 一個大男人想耍賴,有用嗎?! 如果妳是美女,可能還有人會願意幫妳,而這時大部份人都自顧不暇了,誰會去理一個流著汗的男人呢?! 何況,」我的狀況還不是最糟的,所以,認命吧! 心理掙扎了一下,拖著不情願的步伐往前邁進,第一次重裝走上坡路有走不動的感覺。 整隊行進速度變得很緩慢,走半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大夥都是疲憊不堪的表情。 就算休息時,也沒人想說話。 這是整個行程最艱苦的一段路,不是路難行,而是每個人的身心壓力都到了臨界點,睡眠不足加上天氣的惡整,皺紋已在幾天內悄悄地爬上了大家的臉。

17:10
奮力爬上一面陡峭的山壁,終於上到大理石營地。 營地位在一個山巒頂,四週是大理石圍繞,天氣好時風景應該不錯,可惜現在只能看到遠端矇矓的山形。

大理石營地又名廣寒宮,意思是這營地不避風,而且晚上會很冷,所以搭棚的位置很重要。 這次我外帳的搭法很棒,又擋風又堅固。 搭帳的當下,聽到嘔吐聲,原來是有隊員因體力透支導致胃痙攣,不斷地嘔吐著。 過去看了一下狀況,詢問是否需要提供協助,對方謝謝我的好意後,攤坐在地上休息,看他狀況穩定後,趕緊忙著回來『蓋房子』。

好消息!手機可以通了!這代表距離回家的路愈來愈近了。 手機對話聲讓整個營區人聲鼎沸,緊繃的一天終於過了,大家的壓力舒緩不少。 再兩天就可以回家了,這好消息讓隊員們展開笑容,有人談笑風生,氣氛頓時變得輕鬆愉悅。

對肚子有了交代後,撥個電話回家報平安。 電話那端是父親的聲音:『你現在在哪裡?』,『我還在山裡,狀況還好。』,怕父親擔心,先讓他知道我的現況。父親告訴我,因為低壓帶滯留中部山區之故,導致全台氣候非常不穩,而這樣的情況還會再持續幾天。 心想完了,那不就表示,這連續的大雨會下到我下山才會停止?! 知道氣象狀況後,心情往下一沉,父親要我趕快下山,『我現在就在下山的路上,只是還要走兩天.。』,我也只能這樣跟父親說明。 或許他不懂會何下個山要走兩天,我也不知要如何去解釋。 父親最後叮嚀:『快點回家,下雨天山上沒什麼好待的。』,這我當然知道,只是路都走過一半,還能回頭嗎?…
94/08/22 03:30
整夜惱人的風切聲,使人不易入眠,乾脆提早起身吃早餐吧! 吃完早餐,領隊也正好叫大家起床。 寒風刺骨,實在不想出外帳去收拾裝備,撐了半小時,眼看大部分人都出帳了,拖著不情願的身軀,趕緊出來打理裝備。 經這幾天的訓練,已經練就快速打包術,在半小時內有條理把裝備打包妥當。

05:30
整隊出發往立霧主山,因離大理石營地很近,走不到半小時就到了。一群人搶著與基點合照,此時雨又變大了。 算了!很懶得拿出相機,不過臨走前還是拍了張大家搶拍基點的寫實照。

下立霧主山的路非常陡又溼滑,今天在這裡的滑跤次數已多到數不清,下切又下切,又是鑽迷宮般的箭竹林。再忍耐一天就過了,心理總想著每踏出一步就離終點愈近,路雖然還是難走,至少心理的壓力是愈來愈輕。

10:05
走到2750營地,是一個三叉路口,可下通研海林道12K工寮,今天的住宿地點。上通帕托魯山,一座鮮少人走的百岳,輕裝往返要五個小時。很多人東稜走到第五天体力也用的差不多了,有些人會放棄攻這座百岳。 而我看天氣稍有好轉,決定上去看看。

從出發點的高度到帕托魯山基點,高度落差不到400米,上去的路並不是很陡,而且是輕裝行進,按理是不難走才對,可是這趟行程走起來還是感覺很累人。 一出發又是鑽著比人高的竹林,橫越數個巨大倒木,然後越過一個個假山頭,每次都以為快到山頂時,卻又看到另一個山頭。 走到心情愈來愈,看到基點後,居然一點快感都沒有。 拍了張基點照,週邊的山頭還躲在雲霧中,只好悻悻然回程。

因水帶的不足,在攻帕托魯山時就幾乎快喝完,這下兩小時回程是無水可喝的窘態,這其中還因路跡不明,短暫迷了路,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一路走真是渴到不行。

回到2750營地已是下午三點多了,渴到沒胃口吃中餐,只想喝水。隨手拿起地上前人留下一瓶水中滿是懸浮物的寶特瓶,用濾紙把雜質濾去,煮沸後,猛灌800CC熱水,這下又搞得我滿頭大汗,失水不少,真是傷腦筋。

部份不走帕托魯山的人已在數小時前出發往12K工寮,因在回程中迷了路,大夥都已吃完中餐後我才回到營地。領隊擔心摸黑到工寮,決定先出發,留一名嚮導等我及另兩名隊員最後走。從別人的登山記錄看,這趟往12K工寮有比較好走,我們這四人卻是走的很辛苦。原因還是因為路太溼滑,且又是一路陡下,跌跌撞撞下終於在六點左右到達工寮。

這工寮就像個廢墟,勉強還能遮風避雨,每個小隔間可擠個三、四個人。找個棲身床位後,趕在天黑前要快去取水煮飯。拿了水袋及頭燈,問了取水路,就往芒草叢中鑽。這一路又是雙手猛撥比人高的芒草,因天還算亮,路還清晰可判,約略走了十來分鐘,路旁出現一個小瀑布,按往例,先擦洗個身體,然後取水。

正要離開取水處時,一位隊員正好到達,此時天色已經很昏暗,我已經開啟頭燈,順口問他:『你有帶頭燈嗎?』,『沒帶耶!』他答得漫不經心。『那我等你取完水後一起走好了。』,我好心的回應。天黑的真快,在他取水這一瞬間,周遭都暗了下來。

我帶頭燈走前面,路變得很難辨認。真奇怪!感覺多了好多條路,在找路中,危險悄悄上了你身邊。

啊!我身體在翻滾,一直在翻滾,我墜崖了?下意識拋出手中的水袋,空出一手胡亂去抓任何能讓我不再下墜的物體,幸運抓到一棵小灌木,止住下滑的身軀。此時雙腳還懸空擺盪,不斷嘗試去找踏點,終於在岩石凸出面找到立足點。

上頭傳來聲音:『你還好嗎?能自己上得來嗎?』,我頭燈往上一照,我的媽啊,大概跌下了有三、四樓的高度,『我試試看能不能爬上去。』,我大聲呼喊。 還好岩壁長了許多芒草及灌木,雙手及雙腳一點一點往上攀爬,最後隊友伸出雙手把我硬拉上來,結束了這次劫難,還好只有一些擦傷。

回到工寮,對墜崖這件事我避口不談。大夥吃完晚餐後,開始泡茶聊天聯誼,苦頭已近尾聲,這是第一次大家有心情相聚聊天。

其中有位余大哥,跟我聊得最久,也最深入,他向我說這幾天對我的觀察。因為我是一人吃住自理,面對緊湊的行程,還能有條理獨自打理一切,覺得很佩服,也改變他的既有看法。聽他報怨公糧及公共裝備過重,害他這幾天走的苦不堪言,看我背的重量能有效控制,他非常羨慕。我也很坦誠說這是要花功夫做功課,也要花金錢投資,有很多撇步也是向山友學來的。 後來我陸續把知道的裝備知識告知他,他表示這次登山過程是最艱苦但也學到最多東西。

今天晚上無風無雨,一夜好眠.
94/08/23 06:00
終於到最後一天,想到今天晚上能睡在自己床上,就興奮莫名。 連續五天的折磨,變得很珍惜山下一切事物。

出發前,領隊還是按往例,說明今天的行程概況。『雖然是最後一天,路也是不好走的,而且研海林道廢棄不用後,就只有少數登山客在維護。 目前是坍塌危崖處處,千萬不要忽略它的危險性。 還有今天要從海拔2300公尺,下切1900公尺,路比前幾天更陡更難走,對膝蓋的傷害很大,下坡路能慢走儘量慢走。』。相信此時大家只想快點下山,沒幾個人有在注意聽領隊的話。

剛開始的路是鑽著比人高的芒草叢,走著沿山腰開的路,還算平緩好走。大家的速度就像急行軍,真是歸心似箭,巴不得能立刻滾下山,遠離這苦難地。

領隊在休息中還開玩笑問大家:『今年還有人想再走一次東稜嗎,完全免錢!有人想現在報名嗎?』,瘋了嗎!這種痛苦都還沒解脫,還計劃下次往裡跳,沒有一個人說『我要』,此刻要是有人說要再來,我會問他是不是發燒,腦筋燒壞了!領隊在每次休息中問,真是沒人有意願在短時間內再去碰這條路線,這種痛苦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忘卻。我是很不甘心,這一連五天壞天氣,讓我看不到好風景,心中蘊釀明年或許會再走這一遭。

山腰路繞完後,接下來是一段下切路,接到OK工寮,這路算是登山客闢出來的捷徑,不用去繞冗長的林道,可節省不少時間。

OK工寮以上的路其實都算明顯好走,路面也比較寬。過OK工寮的路就坍塌的很嚴重,直接垂直下切路徑也愈來愈多,部份路面還不斷落石,路面坑洞處處,有些洞可看到下方路基已嚴重流失。昨天的墜崖事件就是因此造成,踩進路邊一個空洞,整個人跌入下方懸崖,白天只要小心點是可以清楚看到,若是晚上走這條路,在視線不清的狀況,後果難以想像。

走到中午時刻,因林像已出現中海拔的灌木林,氣溫也比較高,下切的路是愈走愈痛苦。膝蓋漸漸以疼痛表示抗議,汗一直猛流,電解質失衡情形,讓人身體感覺到很燥熱。許多人因水帶不足,整個人出現輕度中熱衰竭現象,臉部潮紅卻沒什麼汗,大家的腳步變得有快有慢,整個隊伍距離愈拉愈長。

我的午餐也因水帶不足,只能以一條花生棒解飢,後來離終點前三小時路程,是無水可喝的狀況。大家的狀況都差不多,汗流到味道都不太鹹了,整個人變的昏沉沉,腳步也有點蹣跚,意志仍不斷鼓勵自己,快到了!快到山下了!

一直走著無止境的路,信心也慢慢在動搖,身體正處於嚴重失水狀態,感覺體力逐步衰減中,開始擔心自己會走到昏倒。 我還沒有昏倒過,但是第一次千萬不要在這裡。 我現在是一個人獨走,萬一滾下山崖,是不會有人立即發現,也可能從此人間蒸發。 不要倒下,你還有很多事還沒體驗,撐下去,無論如何要挺住,腦裏突然浮現親人、朋友(德哥、甜酒王子及ira帶的義大利國寶酒)的影像,不斷鼓勵我走下去。

終於解脫了!再遠的路,腳未停終必達。當看到中橫路面那一剎那,我得救了!信心大振,心理可能影響體力吧,腳步變得輕盈,心情好到開始吹口哨。 再走一小段看到溪流,當時心情,我難以形容,只能說『爽到暴!』,把肚子喝到漲是一定要的啦,第一次感覺溪水是甜的。 最後還是按慣例,洗個小澡,善待一下疲憊的身驅。

最後路程就以散步的心態慢慢踢,當看到岳王亭前吊橋,我禁不住放聲大叫『’啊!』,情緒很激動,這才是真正解脫,六天的苦難終於劃下句點。

走在吊橋上,腦海竟浮現這幾天點點滴滴的人事物,我會永遠記得這体驗,但不會讓我退卻,『I will come back!!』 。

後面的人陸續到達終點,看看大家的外表,頹廢的神情,像遊民的衣著,這六天在很多心中應該烙印下難以磨滅的記憶。我是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回到家後,是驗傷及療傷的開始,瘀青、腫脹、結疤、化膿及痠痛散見身體各處。家人消遣我是花錢買罪受,我也懶得去說明了。 乾脆就記錄下這過程及心得,讓人體會這過程是怎麼回事。 爬山有快樂回憶,但也有它艱辛的一面。 這次旅程是老天不幫忙,給了我難忘的記憶,也算是一種考驗吧! 這過程中我有咒罵上天,但事後我還是以正面的角度看它,這樣的狀況都能渡過,以後要難倒我的行程,應該是很有限了,至少更有信心去面對南三段10天行程,期待下一個考驗!







Photo by Allen Wu
Digital photo effect by .ira

台長: .ira
人氣(2,08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生活、雜物、時尚、藝文 |
此分類下一篇:煩!
此分類上一篇:這是PSP

小G
好好看唷.
其實這篇文章我看過不下5遍,可每次都覺得好看的要命
佩服登山家的精神
2007-05-24 00:25:55
.ira
這文章不是我寫的。
作者Allen應該會很高興聽到你的稱讚。
2007-05-25 13:10: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