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濁送氣的分別,這邊各舉一字讓各位体會:
飛(pe)批(phe)馬(bé)
乾(ta)塔(thah)
早(chá;tsá)差(chha;tsha)
加(ka)腳(kha)牙(gâ)
在日語法語中不分送氣音,而是清濁音,有鶴佬話的背景來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另外,在母音方面,鶴佬話與法語一樣有所謂鼻化母音(以母音上標 ⁿ 來表示,在新版的台灣羅馬字中也可表為nn).我下面各舉一例:
安(an)餡(āⁿ;ānn)
應(īn)圓(íⁿ;ínn)
皮(phê)彭(phêⁿ;phênn)
鶴佬話中的母音其音標基本與英語一樣,除了鼻化母音,尚有一個例外,那就是 o 所表示的實際上是 [ə] ,而我們一般知道的 o [ɔ]卻是用 o’ (在新版的台灣羅馬字中也可表為oo)來表示,原因是在鶴佬話中一些方言對 [ə]的字有時其實發的是 o,例如:
做(cho;tso)
除了上面提到的重點,鶴佬話的發音最大的難點則在聲調,事實上,所有的語言都有聲調,差別只在大部份語言的聲調差異不會造成字義的差別,東亞許多語言都有聲調,包括漢藏語系(如漢語),台-卡岱語系(如泰語),南亞語系(如越南語).
鶴佬話有七個聲調,而漢語只有四個聲調,這也是造成學習障礙的一個原因.
先前,我說過母語會影響外語的學習.
事實上,我們所說的漢語已經被台語化了.在漢語裏,四個聲調是一聲(55,聲調的表示法以1到5的數字表示,數字愈大,聲調愈高),二聲(35),三聲(214),四聲(51).
但我們所發的並不是這樣.
台灣人實際發的二聲是24,三聲是21,四聲是53.
鶴佬話中的七個聲調是一聲(不標調號,如獅(sai),55),二聲(由左右上,如虎(hóo),53),三聲(由左右下,如豹(pà),21),四聲(字尾有無聲子音,如鴨(ah),32),五聲(左上再右下,如熊(hîm),13),六聲(已變成二聲,傳統鶴佬話有八聲),七聲(母音上加一橫,如象(chhiūⁿ;tshiūnn),33),八聲(字尾有無聲子音,母音上加一豎,目前unicode無法顯示,如鹿(lok8),55).
請注意,在台語化後的漢語中,台式漢語的一聲實際上就是台語的一聲,三聲就是台語的三聲,四聲就是台語的二聲.
七個聲調一下子我們就解決了三個.
而台式漢語中的二聲(35)受台語的五聲(13)的影響,發成了(24),有些甚至發成台語的五聲(13),所以想把握這個聲調,只要發成台灣國語的二聲就可以了.
這樣,我們又解決了一個.
剩下三個聲調,四聲與八聲都附有無聲子音尾,並不難分別,但八聲較四聲音調較高.
這樣,我們又解決了兩個.
最後,我們只要用排除法,就可以知道不在上面六種聲調的字音一定是七聲.
這樣,我們幾乎解決台語主要的發音拼字難點.
接下來,要再討論另一個鶴佬話更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轉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