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5 23:07:21| 人氣2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決定性語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一場小組會議的討論中

為了一個舉辦說明會的議題
較為資深的我與較資淺的J互相動了肝火
彼此口氣越來越加重
我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
事後當然就公事歸公事,養心一下即可順利代謝掉
畢竟如果公事上的情緒來影響平日的生活作息
實在不需要

不過事情既然發生了
依照自己的個性一定會進一步探討
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今後若在發生的因應之道
我將今天的衝突發生原因定義以下幾點:
1.專案任務的了解程度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主管為了凝聚大家的共識與團隊的互動
通常會將大家各自負責的專案提出並徵求大家的意見
這本是組織內知識傳授以及年老提攜年幼的做法

我卻在從出差大陸兩個月之後
參與一個薪資結構化專案的討論
雖然我發表了一些意見
卻發現因為我對於人資的經歷與歷練並不透徹
發表了這些言論之後
反而更凸顯出我對於這領域專業知識的不足
並在事後感到
我並沒有因為發表這些看法意見而感到高興
相反地,我思考著我的心裡為什麼急於表現自己那有如野人獻曝的知識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成功有約」這本書
在虛心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中裡面提到
如果學生不肯發問,不肯暴露自己的無知,不肯讓老師知道他真正的程度,
那麼絕對學不到東西,也無法成長。
而且偽裝實非長久之計,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承認自己的無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梭羅(Thoreau)曾說:
「如果我們時時忙著展現自己的知識,將何從憶起成長所需的無知?」

因為我們團隊除了主管之外,其餘大多數都是較為資淺的晚輩
所以之後我在專案會議的討論上,只要不是我有經驗處理過的案子
我通常只是聆聽再聆聽
並不讓自己急於發表意見或是看法甚至下結論
對於自己經驗可以詮釋的案子,與專案了解的程度,
會議中我才會促使自己進行發表言論的動作。
(不過缺點就是讓自己晃神或是亂在講義上畫畫)

2.缺乏較為資深同仁臨時發表決定性語言
另一點是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
通常較為資深的同仁,會在雙方意見有衝突的時候
適時地發表決定性的語言讓雙方不同的意見有所緩和
或是停止這較無任何交集的爭論

這點,是我這次在這場會議中
所發現到因為資深的前輩早一步離開
所以變成其餘的同事都只是聽著我們雙方不同意見的你來我往

我在想自己給自己的階段成長任務是若升上了管理職之後
我也要期許自己在組織衝突時扮演著這樣子的角色
我知道這當然不容易而且屬於較為成熟的性格
可能你的一個決定性的發言
讓這場因為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爭論有所終結
多點和氣,多點時間進行其他議題的討論。

你可以在人與人的衝突中扮演著發表決定性語言的人嗎?
話語要不多不少而且精闢概要是比較高深的個性喔

這點我還想要分享一個也是最近才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為這點關於溝通或是決定性語言最個最真實的例子

組織之間的溝通本來就會因為不同立場而有所小對立
這點我想只要人與人的團體應該很難避免
老實說,我本來試圖不去理會這些
不過也無法做的很完整

一天,因為D單位的N因為身分證字號又發生被公佈的主要原因
(這件事讓我覺得這世界上真的百百種人,更驗證事件影響行為的論點)
造成兩個團隊上的不開心與衝突
主要過程如下:
H團隊希望我們可以主動地協助平息D的不滿
B在電子郵件上的言語讓人感到好像是我們O團隊的作業疏失
O團隊的主管J希望我可以去信給H團隊澄清
這個錯誤有點讓我的同事W「有點揹黑鍋」的感覺
殊不知
因為這五個字
引來了H團隊一位同事Y的大發雷霆

我當然成為被指責的對象之一
其實,每次看到別人大發雷霆的時候
我都會連結學理告知自己Y大腦裡的杏仁核已經完全變紅
別在去招惹,讓Y情緒發洩完畢即可
所以我在第一次火爆的場合中
將這次問題的發生點說明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本以為順利結束這場紛爭

五分鐘過後沒有想到還有第二場火爆場合
對二次的場合
只剩下我與Y
Y很生氣地對我說:因為我這五個字的關係,讓Y非常的不高興
因為他覺得否定Y的不專業或是不認真都是不公平的

事後我慶幸著我先打斷了Y的大聲責罵
先說這次事件我所學到的工作心得
才免於Y生氣的火爆場合

至於這個工作心得又是什麼呢?
其實當初主管J要我向H團隊澄清的時候
我就因為W同事也不怎麼在意先前所發生的事情
所以就不太想多惹事生非的進一步幫W同事澄清
不過既然答應主管J,還需信守誠諾

但因我想要與我主管J不同的想法做些區隔
我在電子郵件中採用了主管J原本對話的語言(揹黑鍋)
為了只是自清地
從我角度思考出發的做了意識區別上的發言
卻沒有思考到站在不同組織的高度上
應該戮力避免任何會引起對方不滿會是不開心的言語
應該說
我不只是單單從我的立場做思考與周全性
應該是站在既然同時處在H團隊與O團隊之間的溝通橋樑與傳聲管道
就應要求自己站在雙方立場做發言
思考著怎麼樣的言語可以讓H團隊知道J主管的想法
更同時思考著讓H團隊可以接受的語言
達到雙贏的競合境界
這點,若不是發生這場衝突
我是無法參透不拉高自己高度處理事情的眉眉角角
將會造成組織上多餘的無謂紛爭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平步青雲的在組織內順利的做溝通

當然我感謝這場紛爭的發生
我還記得,當初Y大聲地對著我說:
「為什麼我近公司快兩年了
這種的事情為什麼還會讓它發生呢?
其實它的善良與認真,都會因為這樣子讓它打了很大的折扣」
的確,思考高度不同的時候
處理事情上本來就會有差異

所以藉由這次事情,我會更身體力行提醒自己處理上的高度
與發表決定性語言的關鍵時間。

台長: Mike
人氣(2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