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0 18:28:32| 人氣1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記事本-生活智慧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活智慧類如下:
在線上遊戲裡表現良好的玩家,在企業裡,會比一般人多出五種優異特質:強調績效、瞭解多元力量、樂於改變、樂在學習、努力找優勢。
這份論文,被二○○八年的《哈佛商業評論》選為年度二十大創見之一。

史丹佛大學教授李夫茲(Byron Reeves)分析,未來工作環境越來越虛擬,你必須領導從未謀面的人,在網路上一起完成任務。
「我們預期未來企業環境的特色,和線上遊戲很像:員工流動性很高,人們自動自發結合,協力完成各項作業。領導採分權,不講層級……。」

因此,遊戲就像一個「領導力模擬器」,提供許多練習領導的機會。
進一步分析,在現實世界裡,主管的位階、資源、掌握的訊息,都比下屬豐富,只要拿出部分資源,就有籌碼讓員工按照既定的規則前進。

交換力是指,你能不能找出別人的需求,用你付得起的代價,透過不斷交換,換到更大的利益。
這就像有人可以在網路上,用一根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一樣,從小換到大。

電玩可以增加視覺選擇注意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這些研究發現,「電玩者透過觀察、假設、嘗試錯誤找出了遊戲規則,
因而增加數學符號表徵性質(一種高度的抽象能力)的了解,
他們能學習到組織(注意力集中、自我評估及自我監督)、記憶策略(組塊、想像及有結構的複習)及正確的猜測。」
此外,電玩也能增加大腦紋狀體中多巴胺的釋放(編按: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與學習、行為和感覺運動有關)。
洪蘭自己進行的實驗亦指出,打電玩行為與智力測驗中的「瑞文氏空間推理測驗」有高相關,
打電玩者的測驗分數遠高於不打電玩者,在「類比能力」(編按:用已知知識推論未知知識的能力)上也強很多。
元老級玩家、中原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許經夌認為,線上遊戲是讓孩子認識世界最好的機會。
孩子在那裡初識壞人、騙子、好人,體驗人性的善與惡,從自己與別人的競合廝殺中,學習進步與毀滅。
在深度訪談中,郭峰淵意外發現,流連網咖的小孩,在互動溝通、團隊合作、情緒管理、辨別是非的能力比一般孩子成熟。
南華大學社會所所長翟本瑞認為,讀書、上網是兩個不同能力,並不互斥,也都需要具備。讀書是靜止、思考、連續的,上網是跳躍、超連結的。他們對應人類大腦不同的部分,而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應有先後順序,「先閱讀、再電玩。」

詹宏志提醒,「一旦習慣了快節奏的事物,要他靜下來讀書、做事,就很難了。」
因此,他認為孩子在十歲前,應先培養閱讀習慣,有了這個能力,再讓孩子玩電玩,才能同時具備兩種不同的能力。

朱學恆提醒,孩子是有「有效期限」的,錯過了,你這輩子就很難影響他,
而缺乏父母的陪伴,等於錯失把電腦資源化為教育功能的學習機會。

回過頭來,你了解你的孩子在玩什麼嗎?
語言學與教育學者詹姆士‧保羅‧吉(James Paul Gee)做了許多研究,卻發現有一堆父母完全不知道孩子在電腦上玩些什麼。
等到他們訪談了孩子才發現,這些孩子有的重新設計、組裝家裡的電腦、有的設計新的模組、有的設計網頁、在網路上寫攻略、有的則在星海爭霸上和全球的玩家一同攻城略地。
在遊戲的世界,孩子會碰到很多挫折:破不了關、升級升不上去、人際關係問題、找不到線索、茫然失措等,挫折來自四面八方。
小孩有挫折卻無法或害怕和父母分享,因為講了一定被處罰。
「把線上遊戲妖魔化,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問題,把孩子推出學校、推出家庭。」郭峰淵說。

餐桌上是最好的對話時機,也許聊遊戲裡頭有些什麼花樣,講遊戲設定的故事背景,每個角色都有孩子的過去……,聽,但不先批判。

袁瓊瓊說,「一定要讓小孩知道,我在你旁邊,有什麼問題都來找我,我不會罵你,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事情。」父母最該擔心的是,孩子有問題卻不願說。

「你是要管制,還是開始培養他們面對問題的能力?」
網路家庭(PC 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這麼問。既然擋不住網路和遊戲,你可以透過線上遊戲這堂課,教孩子「學自制」,學如何分配時間、如何遵守約定。


然而,他們的父母卻只會說:「喔,他們就是在玩遊戲!」

詹姆士‧保羅‧吉(James Paul Gee),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的語言學與教育學者他想:「好遊戲會是絕佳的學習機器!」
於是,他投入此領域研究,並出版《電玩可以教我們關於學習和讀寫能力的事》一書,從電玩裡歸納出16個可學習準則。

1. 認同:須先認同角色,才可能深度學習。
2. 互動:遊戲會不斷丟出新問題,讓玩家和虛擬世界互動。
3. 產出: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能創造各式分工、合作模式。
4. 承受風險:遊戲的風險較低,會嘗試用新方法挑戰問題。
5. 客製化:玩家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遊戲的難度。
6. 自主性:玩家有強烈的自主性,並清楚這些行為帶來的影響。
7. 可累積的問題解決能力:遊戲是由淺到難的學習程序,經驗可累積成未來的工具。
8. 挑戰與合作:懂得合作才能打敗魔王,須重新思考並瞭解他人特性。
9. 即時並符合需求:遊戲裡的資訊永遠都是即時、必要的。
10. 因時制宜:遊戲中的語句不會單獨存在,必然與某行動、影像、或對話連結在一起。
11. 愉悅的挫折:能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挑戰,又能激發學習動力。
12. 系統思考:要能以「關係」思考,而非單一事件、知識和技能,才能做出最佳決定。
13. 探索、全面性思考、重新修正目標:要進行完整探索後再做決定,是用全面思考而非線性的。
14. 善用工具與傳播知識:須知道在何種遊戲角色時,何時該用何種能力,才能將知識傳播出去。
15. 跨部門團隊:玩家彼此透過對其個性、技術和興趣的瞭解,可產生信任與合作。
16. 表現先於能力:玩家還沒養好能力時,可透過遊戲和其他人的協助先表現。

台長: Mike
人氣(1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