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1-26 21:12:47| 人氣3,5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馬影展筆記 2017:All about me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馬影展筆記(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關於小說

書名「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看似是纏綿時無所謂的戀人絮語,或是兩人間表達默契的暗號密碼,其實更是整部作品用以描述愛情的核心意念,它既暗示著我所愛的那個你、我所渴求的那個你,其實就是我自己(的投射、的幻覺、的完成),又有一種熱戀中情人們在心靈上、肉體上彷彿融合而為一體的狀態,所以既是極為理性世故而旁觀的,卻也同時是非常感性天真而沈溺的。 

正如同小說裡的那個以第一人稱敘事的男主角,一個飽讀詩書哲學的少年,明明是那麼不經世事,卻又同時知性敏銳得嚇人,在經歷這他未曾體驗過的衝動慾望時,他一方面不可思議清醒地反覆自省,一方面卻仍無可自拔地陷落忘我,在他滔滔不絕、峰迴路轉的內心自我論辯當中,透露出一種絕妙的複雜性,一種人心無盡的矛盾與苦痛。而相對應的那個被看、被想像的對象,最後被發現也同樣如此,雖然盡可能地擺出一副玩世不恭的不在乎態度,看似捉摸不定,事實上對感情也同樣充滿著擔心、脆弱與惶恐。作者奇妙地勾勒出這種外在與內在種種的雙重性,繪製出愛情中面目模糊又清晰的自我,也因此這個不太有波折的愛情故事才會如此真實、如此銳利。



作為一個普魯斯特專家,安德列愛席蒙仿用一種記憶的、想像的、感官燃發思想的筆觸來書寫,描述的是非常非常微觀、內在的,對於愛情慾望的感覺,故事裡的事件都小到不能再小,卻能一再地碰觸到愛情裡那種無以名狀的糾結,充滿了美得不可思議的朦朧感,而正是這種不清楚、不乾脆、不明說、不可衡量的空與輕,緊緊扣住作品內在,關於愛情和自我之間的曖昧與複雜。小說的最後一章寫得尤其動人,整個心都被緊緊地揪住了,卻沒有眼淚,只有一種很安靜的、很理智的內省和自我挖掘,毫不濫情、沒有誇大虛浮,反而更真情流露。

有些了不起的作品,是當你在閱讀的時候會覺得,啊,真厲害啊!他怎麼想得到,太有意思了,會覺得精采,但那樣的感觸往往是存在於自己身體之外的,與己無關,而有些偉大的作品,則是會讓人驚嘆道,他怎麼會知道,他怎麼能夠捕捉到那種感覺,是啊,真的就是那樣,我曾感受過,我曾體驗過,現在又透過這些文字回到我身上來了。我覺得這本小說就是後者,會勾起我發生時並不自覺其意義的某些經驗與感觸。



關於電影

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自然是無法涵蓋小說中豐沛的細節與意趣的,但它仍有其觸動人心的強悍優勢,一方面是視覺的,文字中抽象的義大利鄉間景致,落實成眼前美得教人屏息的山巒、草木、溪水、建築,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不時在情節推展中,將鏡頭拉向景物,停下來靜靜地凝視,再回過頭來繼續述說,有一種迴避的詩意,也有一種換個眼光重新看世界的美感。影像中的明亮,讓汗水、細毛、膚觸、肢體動作都異常性感,直接擾動起蕩漾著的慾望,而影像中的陰暗,則不時讓人沉進影子中,看不清楚,有種隱晦、幽微、私密、蠢動的不安,呼應著故事內在的雙重性。然後漸漸地,所有眼前的事物,都可以變成愛情與慾望的指涉,蜿蜒曲折的鄉野小徑、沁涼晶亮的池水、峻險奇突的山峰、轟然直下的瀑布,甚至是希羅文化Greco-Roman的雕像、16世紀的小說(【七日談】Heptaméron)、一條項鍊、一件襯衫(還有衣服上的顏色與條紋)、一顆桃子、一張字條、布紐爾的電影與腳……共同建構了一個具象的世界,藏著感情與記憶的物證。

而另一方面當然是聲音,特別是音樂,總是伴隨著記憶的碎片而來,所以可以無來由地出現,也可以唐突地斷裂,是真實耳邊的聲響,也可以是內心裡歌唱的旋律。這裡面最迷人的配樂使用是巴赫,男主角艾里歐用鋼琴為奧立佛彈奏起巴赫17歲時譜寫的「為摯愛兄長送行隨想曲」Capriccio sopra la lontananza del suo fratello dilettissimo第五樂章,用了三種風格(巴赫、李斯特改寫巴赫、布梭尼式李斯特改寫巴赫)來呈現送行時驛站馬車到達吹響起號角的情節,預示著最後的分離但現仍渾然未知,但在反覆把玩音樂過程中,強化了兩人在未知對方心意時,彼此間懸吊著的緊繃張力,那個有著八度跳耀音符的旋律遊走在低音部與高音部之間,也暗示著兩人反覆的試探與退縮、渴望與恐懼。



而更精彩的是,影片再使用了巴赫清唱劇「醒來吧,守望者的聲音」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裡一首歡愉喜悅合唱曲的鋼琴改編版,來鋪陳兩人間悶燒著的情愫,其中用以創作這曲音樂的對位法,正是這段感情最完美的隱喻。平行的旋律線看似可以各自獨立,卻能毫不衝突地彼此唱和,和諧地共構出具有厚度與層次的美好聲音來,這裡面當然有著處心積慮的複雜計算,卻也同時有著存在於宇宙自然裡最神秘微妙的感應(辨識什麼是和諧?什麼是好聽?是種本能),而在不同音部的兩條旋律之間,又還有著某種衝突性的張力,我既甘於成為附屬,配合著另一條揚聲歌唱著的旋律,我也應該是主角,拉著另一條旋律低緩地為我和聲,卻往往沒有意識到,其實所有旋律都是自己,自戀、自虐、自我否定、自我陶醉……在愛情之中,特別是暗戀,我們將自己分裂成不同的旋律,相互追逐著,是主動亦是被動,在極樂與極悲之間擺盪,享受折磨、享受存在的疑惑所帶來痛苦。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也將回應以我的名字,最終,一切都是「我」。無論小說或電影,都是動人無比的天才之作。



金馬影展筆記(二)《花嬌男孩扮裝秀》Freak show

在那些俗濫又不知所云的勵志標語中,我最無法認同的就是「做自己」Be yourself,因為能夠去選擇去「做自己」的前提是,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要的是什麼?但這是多麼龐大而且艱難,或許一輩子都找不到答案的人生課題啊,連「自己」都還沒能搞懂就想要做自己,那不過就是恣意妄為、任性而行罷了(就像電影裡高舉著「人生只有一次」口號的Muv,由傳奇女星也是Gay Icon的Bette Midler演出)。另一方面,如果還真有一種叫做「自己」的本質確實被找到了,那麼要堅持去做「自己」,不顯然也是把自己設限在自己畫下的框框裡頭嗎?困在自己所畫下的框框中,和囚禁在他人訂定的框框裡,又有絕對而且天壤之別的不同嗎?

《花嬌男孩扮裝秀》是關於一個青春期男孩努力試圖「做自己」的故事,當然是俗氣的,當然是陳腔濫調,但我卻在電影裡意外看到了某種特別的趣味,甚至為之激動不已,那是當男主角決定要競選返校皇后之後,他的死黨blah blah blah(兩人無所不談但男孩卻不知道她的名字)找來了一支影子軍團來幫忙搖旗吶喊,為什麼要叫做影子,因為這些人平時都躲在背景裡,盡可能藏起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努力配合著社會群體所要求的規範,讓自己表現得平凡「正常」,於是才能安靜穩定地生存下去。

而喜愛以扮女裝的方式來展現個性的男孩,也才從這些原本不被看見的影子中,意識到自己身上那種刻意張揚的異態,其實可以是一種工具,呼喚著人們大膽地去正視,那個躲藏於內在、可能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小怪物,也因此能開發出生命中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因而,我便更進一步地去理解,接納與容忍世界上的多元與異態,並不只是為了公理正義,不只是為了保護弱勢,更不是因為政治正確,而是當生活與生命的面貌越見繽紛多樣,當一切被視為異態的都可以被視為常態時,人便無需逼著自己去藏在背景的保護色中,而可以不斷嘗試內在所渴望需要的多樣可能,或許才有機會探索到更值得去活的人生(或許蘇格拉底所說「未經檢驗過的人生不值得活」也可以如此解讀)。



而當我們願意接受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不一樣,當原本的異態變成了常態之後,對於生命中原本看似平凡無奇、刻板無趣的東西(像是男孩的父親,校園裡的橄欖球隊員),我們也或許能反過頭來以一種較異態的眼光去觀看理解,並發現其中偏斜、脆弱、怪誕的情感趣味,更可能探尋到些許詩意,生活或許也因此變得不那麼貧乏枯燥(一如男孩在競選後眼中柳暗花明的世界)。

此外,這也是一部描寫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介在童年與成年交接之間的青少年時期,生命掙扎於角色混淆與認同危機中的電影。其中最有趣的是它的原著小說作者:James St. James,本身就是個知名的變裝皇后,同樣成長在富裕家庭,雙親離異後和母親同住數年,而後就被帶到父親家中,和小說中的男孩經歷非常相似,而他在成長後為自己所取的那個藝名(將自己的姓改成和名一樣,再加上個聖人化的Saint)似乎正是他強烈自我認同、甚至棄絕家族血緣影響的象徵(我就是我自己的族裔),堅決特異獨行,不願意被身分定義。

而這種將自己聖格化崇拜的極端個人主義,看似誇張過火,但透過了這個故事裡半自傳式的一次次成長認同危機,彷彿告訴我們,這或許正是他克服成長苦痛的自我療癒方式。而矯枉必須過正,在當前這個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高度撕裂的處境之下,這種高舉唯我獨尊的個人精神,渴望社會接納每個人的各種可能性,進而讓每個人發現自己更多可能性的「做自己」呼喚,雖然俗氣做作而且張牙舞爪,卻也或許能提供了一種讓社會在衝突後自我療癒的方式吧。



台長: 牛頭犬
人氣(3,56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展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鮑伯佛西:舞台是我要的真實
此分類上一篇:《失控的晚餐》&《不過就是世界末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