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大將:克勞德夏布洛於九月12日過世了,在他數量驚人的創作中我看的其實不算多,而且多半也都喪失記憶了,要寫篇文章悼念他,絕對是遠超乎我能力之外的事。不過,多年前,在金馬影展他的一個小小的導演專題之後,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他最早期與(當時)最新作品的文章,又把它從暗無天日的BBS站精華區裡挖出來,擺在這裡,為對已遠去的大師曾經給予我的感觸與啟發,留下些許紀念。
夏布洛的新作《謊言的顏色》是一部極端優雅、充滿知識份子氣質的懸疑片,細膩又渾厚的程度,足以讓他向世人證明,即使他不是希區考克風格的最佳繼承人,也絕對是這掛追隨者中最懂得人性心理,也最富有人文關懷的一個。
《謊言的顏色》開始於一樁發生在法國北方小鎮的殘暴姦殺案,一個十歲的女童在上完繪畫課後返家的途中遭人殺害,在警局女探長積極追查下,發現跛腳又孤僻的畫畫老師何內涉有重嫌。消息一傳開,所有的家長都不敢再讓孩子到他的海邊小屋去上繪圖課,而鎮上更是流言四起,讓這個落魄的畫家更加頹喪。唯一能支持何內的,只有他的妻子薇薇安,她堅強地幫助丈夫抵抗著外面的風風雨雨,然而自己的心防卻鬆動了。一個知名的作家主持人,和往年一樣地在這個時節造訪了小鎮,用他的翩翩風采,輕易地將在謠言漩渦中脆弱又疲憊的薇薇安給擄獲了,讓他在紛雜的羅曼史裡又添上了一筆。大家都吞下了秘密,吐出了謊言,使謀殺案更顯得錯綜複雜,然而,小鎮裡另一樁謀殺案的來襲,則讓情況又更弔詭曖昧...
在夏布洛的鏡頭下,激烈的戲劇性衝突、潛伏的懸疑詭譎,總是最能吸引人注意的,然而夏布洛最著重的,卻不是事件本身的發展,而是對事件中每個角色心理的細心鑽研。所以你別指望在這個懸疑故事裡,看到像福爾摩斯或白羅這樣的古典推理的神探,將蛛絲馬跡拼組為迷宮的全貌,而甚至,夏布洛也不需要像錢德勒或漢密特小說中的冷硬派偵探,介入各個層面,將獨立事件擴大為整體的社會意識(影片中的女探長並非貫串影片的核心人物,反倒以嫌疑犯和他妻子做為敘事中心)。他要的只是讓人物彼此交會、談話,然後一點一點地攤開角色的生活背景,以及迂迴的心路,而又更提升到群體意識層面去看,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彼此認識、彷彿沒有秘密能夠存在的純樸鄉下小鎮中,其實飽藏著更多幽暗的隱私、閃爍的謊言,以及更為強勢的道德暴力。
性、謊言、謀殺、複雜的道德性,夏布洛在《謊言的顏色》中,氣定神閒地交揉了這些豐富的戲劇元素,然後將之回歸於平淡的生活點滴,法國知識份子的那股沉靜、憂鬱,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堅持,全在這兒表現無疑,是部成熟而體大的傑作。
夏布洛對故事中人物個體的尊重,其實早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好男賽吉》就已經很明顯地展露出來了。我覺得《好男賽吉》和他的第二部作品《表兄弟》(獲柏林影展金熊獎)可以視為一組完美的對比,前者描述一個巴黎人重返鄉間後的歷程,後者則是一個鄉下男子到巴黎去寄宿表哥家的故事,有趣的是,在兩部片中,巴黎人與鄉下人的角色,都分別是由尚克勞布萊利和傑哈布藍飾演。
在《好男賽吉》中,布萊利所飾演的是個從巴黎返回鄉下老家養病休息的男子法蘭斯,意外見到由布藍飾演的昔日摯友賽吉,但發現到他絲毫不見過去的英姿煥發,而變成了一個墮落自卑的酒鬼。在法蘭斯離開的幾年裡,賽吉因為弄大了女友的肚子而結婚,不料生出的小孩竟是個畸形的死胎,賽吉因而雄心盡失,藉酒澆愁。而今妻子的再度懷胎被眾人視為另一個夢魘,充滿都會氣息的法蘭斯回來了,更帶給他難熬的心理衝擊。
在這部片中,夏布洛早期對於封閉小鎮中的人性觀點,和《謊言的顏色》中似乎有著顯著的差異。在當時嚴重的城鄉差距之下,鄉下的世界其實充滿著好死不如歹活的糾結苦悶,而法蘭斯的回鄉,則剛好將這股原本因生活擠壓而淡忘了的積怨與苦痛給拉了出來。特別是曾經胸懷大志要離開這塊泥淖的賽吉,更是毫不保留地將對自己對於生活的忿怒,藉由糟蹋自己也糟蹋別人,不斷地宣洩出來。而法蘭斯懷有著都市中產階級的罪惡感,一直等待著機會要奉獻出自己,幫助賽吉掙脫出痛苦,以獲得救贖,而那一刻比預料中的還更早一步到來...
夏布洛的第一部電影,確實是超乎我所想像的精采,不僅對於人性心理的轉折,以至於在行為情緒上的爆發,描繪得細緻又精確得讓人驚訝,而對於在一個特殊環境(鄉下小鎮)中群眾心態的觀察與處理,更是既詭異難解,卻又彷彿洞悉其情,了然於心。當最後看到法蘭斯像是抓到了汪洋中的浮木般,為了救贖自己也救贖別人而奔波,那股義無反顧的傻勁,最後換來賽吉滿足的眼淚與微笑,在前面大篇幅的角色心理敷陳下,到這裡大氣揮毫一氣呵成,把夏布洛的人文訴求傾瀉而出,實在是充滿激盪震撼的收筆。
說到震撼人心的收筆,《表兄弟》的結局又更為驚人。布藍在片中飾演一個從鄉鎮到巴黎讀法學院的青年查理,寄住在同為大學生的表哥保羅家裡。布萊利飾演的表哥保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褲子弟,縱情聲色,成天和一票狐群狗黨泡妞鬼混,扯一些似是而非的瘋狂生活理論。而鄉下來的表弟查理則與他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既拘謹害羞又律己甚嚴,在巴黎紙醉金迷的浪蕩世界裡顯得特別的格格不入。不過道德與善良在真實生活中,並非達到快樂與成功的必要條件,查理的生活中除了讀書外什麼也沒有,雖然靠著愛護他的表哥,在巴黎大學生勢利的社交圈中他也能通行無阻,卻總還是感到無立足之地;他所傾慕甚至已表達愛意的女孩,居然也不顧一切地偎向了瀟灑又有錢的表哥保羅;甚至不讀書的表哥能夠輕易通過的考試,用功的他竟然也失敗了...真是好不殘酷的人生,而更殘酷冷冽得刺骨的,還有那個教人意外的結局...
夏布洛在這部作品一反美式「天真萬歲」的信仰與論調,製造了一個危疑而困惑的道德觀,挑戰觀眾的心理,提供了一個猛烈的價值激盪。在這裡,人道與情操似乎更失去了意義,因為《好男賽吉》中的法蘭斯至少還知道喪失自己後還可能可以挽回什麼,而《表兄弟》中嗜讀巴爾扎克(法國最富社會意識與人文關懷的文豪,也是夏布洛的偶像)的查理卻是這樣不明不白地殞落了。為什麼要拿法蘭斯和查理做類比呢?因為在影片中,這兩個角色都是屬於進入故事環境體系中的外來者,他們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們與斥性極強的環境間的爭戰,正是導演所要的人性探索與戲劇張力。而從情節發展分析,來自巴黎的法蘭斯最後終於被小鎮的困頓與怨尤給吞噬,而來自鄉下的查理最後也被城市的功利與嬉鬧給摧毀,夏布洛對於城市或鄉村各成一種獨特屬性的體系,彷彿也有著深沉的戒慎恐懼。
同場加映:《儀式》La Ceremonie
雖然本屆「跨年」的台北電影節,時間訂得真不是普通的糟,
(像去年卡到期中考也就算了,今年乾脆和期末考對撞,
分明意思就是只想放映給不怕二一的學生、無業遊民和媒體記者看的嘛!)
但難得地在歐洲幾個文化辦事處協助下,讓我們得以看到幾部一直
無緣相見的名導之作,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夏布洛和法斯賓達的幾部舊片
(雖然都沒有中文字幕,但這些片實在難得一見,英文爛也是得進戲院
硬生生地看,還好翻譯的英文不算太難)。
夏布洛96年參加威尼斯影展競賽的《儀式》,是我就算冒著書讀不完的風險也
非得看到不可的作品,除了有電影界的犯罪心理大師「夏布洛」V.S 英國犯罪
文學女王「露絲藍道兒」這兩塊大招牌外,以這部片同獲威尼斯影后頭銜的伊
莎貝拉雨蓓及桑德琳波奈兒,更是讓我激動到奮不顧身的原因。
意外地,我還看到了八○年代的性感小貓阿姨賈桂琳貝西,依然是一頭蓬鬆
飛揚的捲髮,不停地賣弄風騷。賈桂琳貝西飾演一個溫柔美麗的女主人,和脾
氣怪異又暴躁的丈夫,以及天真可愛的兒子,住在鄉間一棟豪宅中。她還另又
一個聰明又善體人意的繼女(維吉妮拉朵嫣飾),偶爾會來探望他們。在前任女
傭被趕跑了後,他們急切地尋找替代的人來為他們料理家務,剛好這時,因為
原本雇主家中發生變故而失去工作的蘇菲(桑德琳波奈兒飾),答應到這偏遠孤
立的大宅子裡,為這家人幫傭。
起初似乎一切都非常地順利,安靜又伶俐的蘇菲讓這家人都很滿意,只是她陰
沉怪異的脾氣,還有一些外面的風言風語,讓他們感到有些不安。蘇菲常會從
大宅子散步到鄰近的小鎮去辦些事,在那兒她認識了一個在郵局工作的女孩瓊
安(伊莎貝拉雨蓓飾),瓊安熱情大膽的性格,正好與蘇菲的怯懦安靜形成互補,
兩人很快地變成了好友。只是,蘇菲的某個私人小秘密開始讓這家人發生困擾,
而愛刺探又粗魯的瓊安時常進出他們家,更讓脾氣不好的男主人感到不悅。於
是,蘇菲終於還是被開除了。憤怒與痛苦盡往肚裡吞的蘇菲,碰上了瘋狂的瓊
安,災禍的引線一旦點燃,似乎就必然會演變成不可收拾的野火...
一如以往地,夏布洛依然在寧靜美麗的鄉間小鎮、閒情優雅的平凡生活中,透
視出人內在蠢蠢欲動的犯罪因子,而且在看似不加渲染的筆觸中,暗伏下危機
的陰影。而他更指出犯罪的形成,在於心底的秘密(晦暗的過去)所導致人與
人之間的猜忌(特別是在親密中帶有殘暴的小鎮中),甚至不惜以傷害他人做為
自保的手段。另外,夏布洛所偏愛著墨的同盟與敵對關係,也在本片中幾個女
性複雜的情誼與利害中,有了微妙又奇特的陳述。
桑德琳波奈兒陰鬱的表演縱橫全場,與伊莎貝拉雨蓓的點綴形成對比,兩人出
色的搭唱,讓影片危疑的氣氛越來越升高,也讓簡潔又具衝突性的最後一場戲,
有了驚人的情緒爆發力。
謝謝你的巧克力。晚安了!夏布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