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1 23:43:59| 人氣2,9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斯賓達電影回顧展」法斯賓達的男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我的記憶中,法斯賓達的電影裡,那些女演員的面孔總是佔去大部份的印象,而在這次回顧展中,我卻意外地一連看了三部以男性為故事主角的電影。



《瘟疫之神》Gotter der Pest

被法斯賓達暱稱為艾絲莎特Ilse Zott的哈瑞拜厄Harry Baer,是他創作生涯中極重要的工作伙伴(長期擔任他的助理導演,並和他一起編寫了《與四季交易的商人》的劇本),也一度是他的愛人。在法斯賓達的第三部作品《瘟疫之神》中,哈瑞拜厄接替了法斯賓達在前作《愛比死更冷》中的角色:法蘭茲,延續出一段更加虛無空洞的人生短篇。

這部片展現了法斯賓達在六○年代末期到七○年代初所著迷的風格(也類似高達早期的調調),仿作美國黑幫電影的人物與氛圍,卻刻意剝掉大部份的戲劇成份,淡然無表情的臉孔、稀落的語言、鬆動的因果關係、無疾而終的故事...再再都把觀眾推到銀幕之外,既疏離又冷漠。然後,他卻又再銳利地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去刺傷你,讓你看到,那已麻木的疼痛,以及被漠視的存在。

這其實是我很不喜歡的那類法斯賓達電影,少了高達的那種悍味十足的犀利與幽默感,充滿了德國式的冷與硬,對我來說實在是味如嚼蠟。不過哈瑞拜厄真不愧為法斯賓達的愛將,把整個姿態與表情控制得和影片的調性完美契合,也讓人感受到一點對殘酷人世中,孤絕生命的無奈欷歔。



《絕望》Despair

出身荒謬劇場又特愛賣弄典故的捷克裔英國劇作家:湯姆史托培,改編著魔於修辭音韻與詭辯巧計的俄裔美國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柯夫的小說,《絕望》實在不像是法斯賓達會想要去拍的一部電影,但奇妙的是,這三個人(納博柯夫在影片發行的前一年過世在瑞士)卻奇妙地融合出一種醜惡、瘋癲、浮誇卻又優美、精緻、哀傷的迷人情調。

這部英語電影時空背景是在戰間期的德國,納粹黨的催眠魔力正在苦悶德國人心中蔓延的時刻,然而在法斯賓達的鏡頭下,這個殘酷又醜陋的歷史陰霾,只在故事的周遭(或是底層)騷動著,真正翻動波瀾的是一個俄國裔的巧克力工廠老闆,他對身邊的一切(政治局勢、種族歧視、妻子出軌)都表現出視若無睹的漠然,只著迷於自己心理的奇妙狀態:他總是叨絮著童年時的父親與母親,也漸漸意識到自我已經分裂為二,更意外地在鄉間發現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於是他興起了一個做惡的念頭。

同樣身為逃避戰禍而一再流離的異鄉人,湯姆史托培和納博柯夫自然會將自我內在的那種無根、殘缺、不安全感投注在赫曼赫曼這個人物身上,而法斯賓達原本也就著迷於呈現扭曲、脆弱、分裂的人格(同一年他還拍了他最歇斯底里、最駭人的作品《一年十三個月亮》),大量鏡像、玻璃窗、暗影同樣精彩地使用在這部片中,斷裂的敘事、恍惚的幻境、無邏輯的言語,讓整個故事氣氛也跟隨著慢慢失去理性,和多數法斯賓達的通俗劇一般,觀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主角一步步走向已知的萬丈深淵,跌落無法逃脫的命運之中。

然而這部片最大的光彩還是屬於英國傳奇演員迪克鮑嘉,他曾演過維斯康堤的《魂斷威尼斯》,在《絕望》中他神奇地將這個角色的優雅自戀、愚眛盲目、自私兇暴與猥瑣卑微種種成份,調配得分毫不差。

在這裡,他既是納博柯夫,也是法斯賓達,更是獨一無二的赫曼赫曼。

台長: 牛頭犬
人氣(2,9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歐洲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法斯賓達電影回顧展」懺情錄
此分類上一篇:「法斯賓達電影回顧展」《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