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明義
「沛啪」者,「paper」也。這裡所知的沛啪,不是寫字用的紙,不是報紙,更不是衛生紙,而是scientific paper,是用來溝通科學觀念,傳遞科學知識的科學文獻。
我想討論的範圍侷限在以英文寫成的文獻,理由是:
一、以英文寫成的文獻流通最廣,是目前學術交流的主流。世界上各領域的重要期刊,目前都是以英文作為發表的共通文字。
二、英文文獻經過數世紀的歷練,已經演進出成熟的格式,比較有一致的規則可供遵循。
三、英文文獻結構嚴謹,可以提供腦力訓練。由於以往的語文教育,中式論文往往流於長篇大論,灌了過多的墨水,偏離了立論的基礎而不自知,在邏輯的推演上反而模糊了焦點。
四、目前學術領域的現實要求,多半以英文SCI文獻為採計績效的依據。
用中文撰寫科學文獻有時都已經很傷腦筋了,用不熟悉的英文來寫,對大多數人來說,難度又更高一層。我想,每個決定要動筆寫英文沛啪的人,一定要下很大的決心,吃平常人不願意吃的苦。
問題是:什麼是你自我折磨的理由呢?
一、在目前的學術氣氛下,寫SCI論文(或是SSCI論文)似乎是評斷一個科學研究者、一個科系、一個學校、一個研究機關,甚至一個國家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在此洪流之下,似乎大多數學者也沒有太多抵抗的能力。要升等?要申請研究計畫?要拿錢?要取得學位?先弄幾篇SCI來看看吧!如從前的文章所述,即使在我們這個把學術掛在嘴邊,卻總搞不懂學術研究是怎麼回事的封閉機關裡,SCI還是會成為長官嘴裡偶爾唸唸卻並不真正介意的名詞。話說回來,要建立一個研究機構的學術聲譽,沒有足夠的論文發表,還真是沒辦法提升自己的能見度呢!
二、科學文獻的發表本來就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數個世紀下來,科學文獻已經成為人類知識累積的重要方式。全人類的研究成果,只要有發表的,幾乎都可以用某些方式查閱得到。尤其是身處電子媒體發達的現在,電子期刊幾乎是研究者獲取新知的最重要管道。想讓自己的研究讓全世界知道,發表文獻應該是最快的方法之一吧!
三、科學論文的發表應視為研究的目標,至少是重要的目標之一。「除非研究結果公開發表並被眾人充分理解,否則研究不能算是結束 (”A scientific
experiment is not complete until the results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understood.”-Robert A. Day-)。」
四、投稿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在這裡強調的,不只是撰稿過程中磨練英文、重新咀嚼研究數據的學習過程,而是投稿本身就是一種收穫。由於較佳的期刊大多是使用「同儕審閱(peer-review)」的方式決定稿件是否被採用,而所謂的審稿者,通常不只是「peer」而且是該領域內有頭有臉的學者,甚至是大師級的人物。不論稿件被接受與否,審稿意見(reviewers’ comments)通常都很有參考價值。詳細思索審稿意見,可以說是直接向大師請益的難得機會,幾回投稿下來,見解與觀點一定會有所增進。
五、身為學術界的一員,理當用發表文獻為這個領域盡一份心力。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打高空、唱高調,可是回頭想想每個研究者成長的過程,我們不都也是K著前人發表的文獻一路過來的嗎?現在有能力成為研究者,是不是也該回饋給哺育我們的搖籃呢?人類的科學演進就像一堵高牆,能夠越築越高,靠的就是每個身在其中的人在牆上放上一塊塊磚頭,然後讓其他的人能疊更多的磚頭上去。
六、虛榮一點,古人稱立徳、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如果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文獻上,不也是挺有趣的事情嗎?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研究結論被後人證實是錯誤的話,爛結果也會流傳千古,抽不回來了。
所以,你逼自己寫沛啪的理由是...............?不管理由是什麼,動機一定要夠強,強到你為沛啪廢寢忘食,強到明知道過程滿是煎熬卻仍然甘之如飴;然後,「accepted for publication」這個字眼才會屬於你。
----- 後記 -----
引述2007年3月7日中國時報副刊臺大外文系張小虹教授「文字的柔軟度」一文的內容:「..........而寫論文真正最好玩的地方,恐怕還是在只做一件事的專心一意。當生命的能量都聚集在一篇論文的構思與寫作,世界化瀪為簡,存而不論,生命變得如此簡單,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不論題目是大是小,是經事治國還是瑣碎詩學,是純粹的本文分析還是衝反社會批判與文化介入的力作,學術論文寫作過程的底蘊,都還是或多或少殘留著知性自戀、情感自虐、性格自閉的徵候,不足為外人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