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鋼琴獨奏曲,一開始就為兩台鋼琴譜寫的作品很少,拉赫瑪尼諾夫則創作兩套雙鋼琴組曲。除了原來就為雙鋼琴譜寫的作品外,倒有不少改編鋼琴協奏曲、管弦樂曲、室內樂曲等為雙鋼琴曲的作品。在沒有唱片、CD等音響器材的時代,要聆聽管弦樂曲或室內樂曲很不容易。因此彈奏改編為雙鋼琴曲的作品,是很不錯的事情。改編管弦樂曲時,通常由一台鋼琴擔任弦樂器部門,另一台鋼琴擔任管樂部門與敲擊樂器部門。
不過,這些改編作品純粹是鋼琴二重奏曲,而不能替代原來的管弦樂曲或室內樂曲。管弦樂的音色本來就跟鋼琴不一樣,鋼琴也無法彈出所有樂器的聲音。因此雙鋼琴曲是使用兩台鋼琴而有獨特聲音的另一種音樂。先是音量會加倍。一台鋼琴的音量已相當大,那兩台一起彈奏呢?第一次聆聽雙鋼琴現場演奏的人或許會嚇一跳。
兩台鋼琴能夠有各自不一樣的表現。聲音的強弱、滑奏、斷奏、堅硬的聲音、柔和的聲音、斷斷續續的樂句、以和弦開展而形成的抒情樂句等等,兩位演奏者可以自由自在操作。這一點跟兩位演奏者使用一台鋼琴彈奏的鋼琴聯彈完全不同。雙鋼琴有一種獨特音色的境地,那不同於管弦樂曲或室內樂曲,以及附有鋼琴的室內樂曲。這是鋼琴二重奏。有鋼琴參與的重奏曲大都配合弦樂器或管樂器,形成鋼琴三重奏曲、鋼琴四重奏曲、鋼琴五重奏曲等。由兩台鋼琴形成的二重奏,則難得聽到。
拉赫瑪尼諾夫在1900年12月到次年4月間譜作「雙鋼琴組曲第2號」作品17。由於第1號交響曲之失敗,他得了憂鬱症,以至於無法創作,因此從「樂興之時」作品16後大約5年之間沒有作品。等到克服憂鬱症後,他想到寫一部作品獻給當時交往的鋼琴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Aleksandr Borisovich Goldenveizer)。所寫的,就是這套「雙鋼琴組曲第2號」。在這段期間,他還譜寫傑作「鋼琴協奏曲第2號」(參閱本台「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2號c小調,作品18」一文)。這套組曲於1901年11月24日在莫斯科首演,由作曲家本人與亞歷山大·席洛悌( Aleksander Il'ich Ziloti)演奏。
「雙鋼琴組曲第2號」(Suite No.2 for two pianos)作品17共有4個樂章:
第1樂章 序奏。進行曲風格(Introduction. Alla marcia)C大調,2/2拍子。
(Martha Argerich · Nelson Freire鋼琴) https://youtu.be/WJMTlUcl7OU
雖説是進行曲風格,但聽來太性急了點。音樂一開始,兩台鋼琴以和弦敲出的樂句會讓聽者精神抖擻。不過不會是吵人的聲音,有時圓滑,有時有趣,緩急自在的樂音華麗的流下去。這種輕快音色的進行曲,聽來舒服而沒有威武感。在最後的樂句中,低音的8度音繼續作響。
第2樂章 圓舞曲。急板(Valse. Presto ) G大調,3/4拍子。
(Martha Argerich · Nelson Freire鋼琴) https://youtu.be/NcEdK1DR6cs
這算是圓舞曲嗎?圓舞曲不是讓一對對舞者打著圓圈優雅跳舞的舞曲嗎?用這種速度跳舞,必定會暈倒。但是不要給速度嚇倒,鋼琴所彈出來的非常纖細的音樂。更怪的是中間樂段,明明是三拍子的節奏,卻硬生生分割成兩拍子的樂句,然後奏出令人陶醉的抒情旋律。但這種陶醉感不會維持太久,忙碌的圓舞曲再回來,最後以高音簡單的結束。
第3樂章 浪漫曲。小行板(Romance. Andantino) 降A大調,6/8拍子。
(Martha Argerich · Nelson Freire鋼琴) https://youtu.be/XFHdnzubLeo
這是很抒情而浪漫的樂章,兩架鋼琴奏出美麗而纖細的音樂。那些音樂像是月光反射在湖面,產生獨特的顏色。這樂章會讓人想起很浪漫的光景。
第4樂章 塔朗泰拉舞曲。急板(Tarantelle. Presto) c小調,6/8拍子。
(Martha Argerich · Nelson Freire鋼琴) https://youtu.be/bDnonsWs0BE
塔朗泰拉是極快的3拍子活潑舞蹈,盛行於義大利南部的拿坡里。民間傳說,「14世紀中葉,義大利南部城市塔蘭托城一帶出現一種奇怪的傳染病,是由名為塔蘭圖拉的毒蜘蛛咬傷所致。受傷者只有瘋狂地跳舞,直至全身大汗淋漓,才能排出體內毒素。塔蘭泰拉之名由此而得」(引自維基百科「塔朗泰拉」條)。不過,真的瘋狂地跳舞,好像會促進血液流動,導致毒素快速跑到全身,反而不利排毒。閒話少說,要用鋼琴不斷彈奏像吉他震音似的塔朗泰拉舞曲音型一定很難,那必須要有超高的鋼琴演奏技巧才行。
(Martha Argerich, Nelson Freire鋼琴) https://youtu.be/wYLasmJdeEg
(Vadim Rudenko, Nikolai Lugansky鋼琴) https://youtu.be/5g3sD7tOKb4 有樂譜
(Yuja Wang, Nikolai Lugansky鋼琴) https://youtu.be/xkzdITLMh3U
「雙鋼琴組曲第1號」(Suite No.1 for two pianos) 作品5
拉赫瑪尼諾夫在1893年還寫一套雙鋼琴組曲,這就是「雙鋼琴組曲第1號g小調」(Suite No.1 for two pianos)作品5。這作品又稱為「幻想繪畫」( Fantaisie-tableaux)。這次就順便談一下。
這作品的首演是1893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演奏者是拉赫瑪尼諾夫本人與另一位俄國鋼琴家帕普斯特(Pavel Pabst)。柴可夫斯基本來約定要來聽首演,可惜在首演的5個星期前去世。這作品獻給柴可夫斯基。
全曲包括4個附有題詞的樂章,這對拉赫瑪尼諾夫來說是很少見的事情。音樂可以說是描述這些題詞,也從這些題詞得到作曲靈感。
第1樂章 「船歌」。稍快板(Barcarolle. Allegretto)g小調,3/4拍子。
(Martha Argerich, Alexandre Rabinovitch鋼琴) https://youtu.be/w-OlG3fnxvA
「船歌」題詞 (米哈伊爾·萊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
黃昏的涼波,輕打小舟的槳,
吉他一次又一次,彈奏的又是那首歌。
遠處傳來古老的船歌聲,時而憂鬱,時而快樂……
小舟滑過水面,時間與愛情飛散。
水面又恢復平靜,激情不會再上升。
第2樂章 「夜…愛…」。持續的慢板(La nuit... L'amour... . Adagio sostenuto)D大調,3/4拍子。
(Martha Argerich, Alexandre Rabinovitch鋼琴) https://youtu.be/Uam3HWWXjLk
「夜…愛…」題詞 (拜倫,Lord Byron)
在樹枝間傳出夜鶯高音呢喃時,
情人的甜美細聲誓言,
還有微微的風聲與附近的水聲
傳到孤獨的耳朵裡成為樂音。
第3樂章 「眼淚」。極為廣板(Les Larmes. Largo di molto) g小調,4/4拍子。
(Martha Argerich, Alexandre Rabinovitch鋼琴) https://youtu.be/6fllhtYpmL8
「眼淚」題詞 (費奧多爾·秋切夫,Fyodor Tyutchev)
眼淚,人的眼淚,你早晚都在流——
你流得無人知,你流得無人見,
無限的,無盡的,
你流得像傾盆大雨,在秋天深夜裡。
第4樂章 「復活節」。壯嚴的快板(Pâques. Allegro maestoso) g小調,4/4拍子。
(Martha Argerich, Alexandre Rabinovitch鋼琴) https://youtu.be/P-VUraRLK_c
「復活節」題詞 (阿列克誰·赫密亞科夫Aleksey Khomyakov)
巨大的鐘聲響遍大地,
洶湧的大氣像大海般搖晃。
銀色的雷聲傳出令人歡欣鼓舞的
神聖的勝利消息。
這套雙鋼琴組曲後來被美國女作曲家蕾貝咖·哈克妮絲改編為鋼琴與管弦樂演奏的版本。
(Vadim Rudenko, Nikolai Lugansky鋼琴) https://youtu.be/QfXKKLqpVi4 有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