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是出生於普萊斯堡(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的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父親是指揮家、弦樂器演奏者。童年,受父親的音樂教育。8歲時,隨父親移居維也納,住莫札特家學鋼琴兩年。
1789年開始,跟父親在歐洲各地旅行演奏,被認為神童而受大眾喝采。1793年回維也納,就學維也納音樂學院,就阿爾布雷希茨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學對位法,就薩里耶利學聲樂作品,就海頓學風琴,還跟貝多芬交往。
1804年,海頓推薦胡梅爾就任埃施特哈齊家的樂團首席,海頓退休後胡梅爾升任宮廷樂長,直到1811年。在這段時間,他譜寫戲劇作品以及教堂用的宗教作品,並指導少年聖詩隊與指揮樂團。辭職後回維也納,專心創作鋼琴作品、室內樂曲、戲劇作品,1814年回歸鋼琴演奏家活躍於樂壇。1816年在司徒加特、1819年在威瑪擔任宮廷樂長,還繼續作曲、演奏,與哥德一齊對藝術之都威瑪之發展有所貢獻。1830年在巴黎、倫敦舉行演奏旅行,最後的演奏旅行是1834年在維也納。胡梅爾在1837年去世。
生前他被認為是歐洲最高的作曲家與鋼琴家之一,是與貝多芬並稱的大師。他與舒伯特、孟德爾頌、徹爾尼、蕭邦等人交往,並給他們很多影響,也透過弟子們給19世紀的鋼琴演奏法許多影響。
胡梅爾的作品除了交響曲外擴及其他各種範疇,數達200曲以上。但在他生前出版的只有127曲,鋼琴曲佔其半數以上。其作品偶有從別的音樂借用主題的情形。例如「鋼琴奏鳴曲第2號」作品13的第1樂章使用格雷果聖歌的「阿肋路亞」,「鋼琴奏鳴曲第3號」作品20的終樂章則以復格展開他老師莫札特的交響曲第41號終樂章的主題。
胡梅爾的創作以鋼琴音樂為中心。其作品風格雅致,曲調優美,早期類似莫扎特風格,後期作品較為接近浪漫主義。旋律多用半音變化,富於裝飾性。胡梅爾的演奏和創作活動多影響蕭邦、舒曼、李斯特等作曲家。
胡梅爾也創作了著名的「小號協奏曲」(Concerto a Trombe Principale ),其知名度僅次於海頓的同類作品。與海頓的「小號協奏曲」一樣,此曲也是為當時維也納有名的小號手安東•魏丁格(Anton Weidinger)譜作。魏丁格也是鍵控小號(keyed trumpet)的發明者。魏丁格基於演奏技術的理由,在胡梅爾的「小號協奏曲」第2樂章做了些改變,這些改變是否得到作曲者的同意則不清楚。原曲是E大調,但為了適應現在的降B調小號,常常降半音而以降E大調演奏。
這首有名的明朗輕快小號協奏曲,與同時代的貝多芬的音樂有不很一樣的曲趣。此曲共有3個樂章:
第1樂章 很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rito) E大調,4/4拍子。
(Tine Thing Helseth小號 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 ) https://youtu.be/TfrtR0d_jtE
樂曲以興高采烈的快板開始。這些樂句寫得特別能展現演奏者的技巧以及新創造的樂器。管弦樂的協奏也充滿活力,木管樂器運用得特別有效。
依當時的慣例,這樂章也有很長的導奏,之後小號提出主題。這樂章的管絃樂部分很像莫札特第35號交響曲「哈夫納」。
第2樂章 行板(Andante) a小調,4/4拍子。
(Tine Thing Helseth小號 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 ) https://youtu.be/L9pLaGi572w
接下來是一首哀傷的行板。從開頭過一陣子的地方開始,管絃樂部分很像莫札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第2樂章。音樂直接進入第3樂章。
第3樂章 輪旋曲。快板(Rondo,Allegro) E大調,2/4拍子。
(Tine Thing Helseth小號 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 )https://youtu.be/paQjDbiEnNU
從第2樂章直接進來的輕快的樂章,獨奏小號可以充分發揮其技巧。
(Håkan Hardenberger 小號Neville Marriner指揮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https://youtu.be/_g-W6NDdd84 有樂譜
(Robert Frear小號Johannes Müller-Stosch指揮Cole Conservatory Symphony Orchestra) https://youtu.be/902St2UAmfA
(Maurice André小號Miguel Martinez指揮) https://youtu.be/33T5MfQek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