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鋼琴家保羅·維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1887-1961),誕生在維也納的猶太實業家家庭,他的弟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維根斯坦家常有著名的文化人來訪,其中有作曲家布拉姆斯、馬勒、理查•史特勞斯等人,年輕的保羅也曾跟這些作曲家聯彈鋼琴。
1913年保羅初上舞台,其演奏大致獲得好評。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保羅入伍,並在波蘭戰場受傷,成為俄軍俘虜。這次受傷使他失去右臂,讓他決心以左手單肢繼續他的演奏活動。
戰爭結束後,他開始行動,加緊練習,把各式各樣的作品改編為只用左手彈奏的樂曲。還學習其師約熙•拉波爾(Josef Labor,盲目作曲家,鋼琴家)為他譜寫的作品。經這些努力而重上舞台後一躍成名,也獲得許多人的喜愛。
於是他邀請許多有名的作曲家為他譜作樂曲。於是布瑞頓、辛德密特、康果爾德、拉威爾等人為他寫以左手彈奏的鋼琴曲。其中較為有名的作品如下:
•左手鋼琴協奏曲(拉威爾)
•左手鋼琴協奏曲,作品17(康果爾德)
•兩首為小提琴、大提琴與左手鋼琴的組曲,作品23(康果爾德)
•兩首鋼琴五重奏曲(1932年、1938年)(左手鋼琴、單簧管、弦樂三重奏)(弗朗茲·施密特)
•觸技曲(鋼琴獨奏曲)(弗朗茲·施密特)
•左手鋼琴與管弦樂的貝多芬主題協奏變奏曲(1923年) (弗朗茲·施密特)
•左手鋼琴與管弦樂的降E大調協奏曲(1934年)(弗朗茲·施密特)
•家庭交響曲附錄(左手鋼琴與管弦樂)(理查‧史特勞斯)
•潘•雅典娜神的大祭典,作品74(左手鋼琴與管弦樂) (理查‧史特勞斯)
•附有管絃樂的左手鋼琴音樂,作品29(1923年)(辛德密特)
維根斯坦沒有演奏過此曲,辛德密特遺族也沒有公諸於世,直到2003年拍賣他的手稿時才被發現出版,2004年首演。
•左手鋼琴變奏曲,作品21(左手鋼琴與管弦樂) (布瑞頓)
維根斯坦認為所有委託譜曲的作品當中,此曲最佳。
•鋼琴協奏曲第4號(浦羅柯菲夫)
維根斯坦沒有演奏過此曲。到作曲家去世,由在二次大戰失去右手的鋼琴家拉普發現,聯絡作曲家遺孀後,於1956年首演。
這些作品當中,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最為有名,維根斯坦也因演奏此曲而留名於後世。不過在首演時,維根斯坦大幅改寫鋼琴部分,因而與拉威爾發生爭執,後來聽到別人演奏此曲而承認己非,認為作曲家的判斷正確。維根斯坦不喜歡浦羅柯菲夫所寫的「鋼琴協奏曲第4號降B大調」,雖然寫過道謝的書函給作曲者,但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演奏過此曲。對理查‧史特勞斯的「家庭交響曲附錄」,則認為「以一隻左手,能抵擋四管編制的管弦樂嗎?」
今天,一般鋼琴家也常常演奏上列為左手鋼琴家的作品。當然,這些作品是失去右手的左手鋼琴家的重要演奏曲目。
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D大調(Le Concerto pour la main gauche en ré majeur )是他的第1首鋼琴協奏曲,當他接受維根斯坦的委製時,正在構想寫一首鋼琴協奏曲G大調。於是他決定同時譜寫兩首鋼琴協奏曲。關於這件事,他說「是一件很有趣的經驗」。在喜歡拉威爾的樂迷間。把這兩首協奏曲稱呼為「單手」與「雙手」。拉威爾在1929年冬天開始作曲,在大約9個月後的1930年完成。作曲時,他研究聖桑的「6首左手練習曲」作品135,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的「依蕭邦練習曲的練習曲」,徹爾尼的「左手學校」作品399與「24首左手練習曲」作品718,阿爾堪(Charles-Valentin Alkan)的「單手與雙手大練習曲」作品76之1,史克里亞賓的「兩首左手小品」作品9等作品。
此曲於1931年11月27日在維也納由維根斯坦首演,但維根斯坦無法依樂譜演奏,就自做主張更改彈奏,還説鋼琴部分太拘泥於演奏技巧之困難性,沒有音樂性。於是拉威爾與維根斯坦交惡,直到1933年1月27日,法國鋼琴家菲烏利耶(Jacques Février)依譜演奏,才成為正式的首演。此曲的管弦樂配器相當大,還使用許多敲擊樂器,以免鋼琴只有單手而聽起來聲音單薄。
此曲只有一個樂章,但採3段架構,因此可視為由3個樂章構成。此曲有鋼琴編曲管弦樂聲部的手稿,其封面寫著「混存的繆思們」(musae mixtatiae)一詞,暗示這首協奏曲並含抒情音樂、爵士、詼諧曲、進行曲等不同樣式的音樂。
第1段音樂開始於緩板(Lento) D大調 4/4拍子。低音提琴與大提琴的和聲以及倍低音管,以極端最弱音開始響起。那聲音小得很難感覺到音樂已開始。這好像草原在清晨薄霧中,逐漸現出其全貌。音樂逐漸高潮,躲著的管弦樂從各方竄出。旋律移到弦樂器,全樂器一齊爆炸後,鋼琴登場。鋼琴奏出有東方氣氛的裝飾奏似的旋律,其和弦飄浮著爵士樂的韻味。這段鋼琴獨奏以單手很豪爽的自由自在跑遍高音和低音。
管弦樂承接鋼琴的旋律,還加上定音鼓,發展得更有動態。銅管樂器奏出豪爽的號曲,把接在後面的鋼琴之最弱音獨奏,襯托得清靜美麗。剛才那雄猛的音樂,竟帶有清流似的面貌。不久,管弦樂擔任主角,鋼琴轉為配角。
第2段是有現代進行曲風格的音樂。快板(Allegro),6/8拍子。這段給人的印象與第1段完全不同,鋼琴很像是在演奏爵士樂。雖然其中會出現令人想起第1段的音樂,但充滿幽默感。雖然説是有爵士樂風格,其實鋼琴在這裡獨奏的旋律,獨特得無法歸於古典或爵士。不久,鋼琴以分解和弦轉為配角,木管樂器蹦蹦跳跳歌唱。有些樂器靜靜演奏第1段的主旋律,鋼琴則悄悄奏出第2段的快活旋律。兩種音樂逐漸擴散,加入敲擊樂器而呈現得雄壯,節奏與旋律形成旋渦。
第3段2/4拍子,回到第1段的主題,但馬上進入鋼琴很長的裝飾奏,鋼琴只用左手演奏驅使拉威爾獨特的精緻技巧的超級音樂。這裡的音樂(其實不只這裡),聽眾會懷疑真的只用左手演奏的嗎?在這裡,旋律與琶音交錯,音域也廣。不事先知道曲名,一定會覺得這是用雙手彈奏的。鋼琴主宰場面幾乎一直延續到最後,終於木管樂器從低音加入,再加上弦樂,最後會同敲擊樂器和銅管樂器形成極為短促的高潮而結束全曲。
(Hélène Tysman鋼琴Nicolás Pasquet指揮Orchestra of the University of Music FRANZ LISZT Weimar) https://youtu.be/KJTUUKAdZDU
(Yuja Wang鋼琴Lionel Bringuier指揮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in Rome) https://youtu.be/ZbEtk1kdYx4
(Samson François鋼琴André Cluytens指揮Orchestre de la 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 https://youtu.be/gjiSSWubIuU (有樂譜)